纳豆菌发酵产纳豆激酶及与红曲菌共培养的初探

纳豆菌发酵产纳豆激酶及与红曲菌共培养的初探

论文摘要

从不同产地的纳豆样品中分离得到10株纳豆菌,对所得纳豆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及菌体特征进行观察。其中纳豆菌BN-7产纳豆激酶活力相对最高,测定其生理生化特征后,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研究BN-7种子的生长曲线,确定接入发酵培养基的种龄为18h。由单因子实验可知:纳豆菌BN-7液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相对最佳碳源为木糖,相对最佳氮源为大豆蛋白胨,培养温度为30℃,发酵周期为3d。Plackett-Burman法优化实验表明:木糖浓度、大豆蛋白胨浓度以及Na2HPO4浓度对纳豆激酶的酶活力有显著影响作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木糖2.02%、大豆蛋白胨3.06%、Na2HPO40.67%、NaH2PO40.1%、MgSO40.05%、CaCl2 0.02%,初始pH值为7.0,转速150 r/min,30℃培养72h。按照此条件发酵,纳豆激酶活力可达1025IU/ml,比优化前提高了约40%。纳豆菌BN-7相对最佳固态发酵工艺:黄豆含水率50%,物料厚度2cm,添加1%葡萄糖和0.05%FeSO4,接种量为8%,发酵12h后补加0.05%聚乙二醇,35℃培养24h。此条件下纳豆菌BN-7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活力可达1426IU/g。对纳豆菌BN-7和红曲菌GM011共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红曲菌GM011不能在纳豆菌发酵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在红曲菌发酵培养基中混合培养,红曲菌GM011菌丝体生长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纳豆菌BN-7不能正常生长。在红曲菌发酵培养基中,于GM011发酵15天后以4%的接种量接入BN-7种子液,继续培养3d,采用此种培养方式,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Monacolin K含量为339mg/L,纳豆激酶活力为113IU/ml。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豆激酶的研发现状
  • 1.1.1 纳豆激酶的分子生物学
  • 1.1.2 纳豆激酶的生理生化特性
  • 1.1.2.1 纳豆激酶的分子结构
  • 1.1.2.2 纳豆激酶的底物特异性
  • 1.1.2.3 纳豆激酶的稳定性
  • 1.1.3 目前常见纳豆激酶活力测定方法
  • 1.1.3.1 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
  • 1.1.3.2 纤维蛋白块溶解时间法
  • 1.1.3.3 四肽底物法
  • 1.1.3.4 血清板法
  • 1.1.3.5 酶联免疫吸附法
  • 1.1.4 常见溶栓剂作用机理的比较
  • 1.1.4.1 血栓的形成和溶解
  • 1.1.4.2 常见溶栓物质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 1.1.5 纳豆激酶发酵过程研究现状
  • 1.1.6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 红曲菌概述
  • 1.2.1 红曲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1.1 红曲菌的生活史
  • 1.2.1.2 红曲菌的分类
  • 1.2.2 降血脂红曲的研究进展
  • 1.2.2.1 红曲菌产降胆固醇物质的简介
  • 1.2.2.2 红曲菌产Monacolin K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产纳豆激酶纳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2.2.4 实验方法
  • 2.2.5 种子的生长曲线
  • 2.2.6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尿激酶标准曲线
  • 2.3.2 所分离纳豆菌菌落形态及菌体观察
  • 2.3.3 产纳豆激酶纳豆菌的筛选
  • 2.3.4 BN-7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 2.3.5 BN-7的生长曲线
  • 2.4 小结
  • 第三章 液态发酵产纳豆激酶工艺条件的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菌种
  • 3.2.2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3.2.3 纳豆激酶活力的测定
  • 3.2.4 不同碳源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3.2.5 不同氮源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3.2.6 培养温度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3.2.7 培养时间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3.2.8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碳源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3.3.2 氮源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3.3.3 培养温度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3.3.4 培养时间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3.3.5 Plackett-Burman法筛选影响产酶的重要因素
  • 3.3.6 最陡爬坡实验
  • 3.3.7 中心组合实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工艺条件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菌种
  • 4.2.2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4.2.3 固态发酵纳豆激酶的提取
  • 4.2.4 纳豆激酶活力的测定
  • 4.2.5 物料含水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2.6 基质厚度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2.7 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2.8 不同后熟时间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2.9 添加不同碳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2.10 金属离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2.11 表面活性剂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物料含水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3.2 基质厚度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3.3 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3.4 不同后熟时间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3.5 添加不同碳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3.6 金属离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3.7 表面活性剂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纳豆菌和红曲菌共培养的初探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菌种
  • 5.2.2 培养基
  • 5.2.3 纳豆菌BN-7和红曲菌GM011共培养方式的确定
  • 5.2.4 纳豆激酶活力的测定
  • 5.2.5 Monacolin K的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Monacolin K标准品液相色谱图
  • 5.3.2 BN-7和GM011种子液同时接入纳豆菌发酵培养基中
  • 5.3.3 GM011种子液接入BN-7发酵液中
  • 5.3.4 BN-7种子液接入GM011发酵培养基中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验所用试剂
  • 附录二: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纳豆菌发酵产纳豆激酶及与红曲菌共培养的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