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存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基于生存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教育的危机实质是教育意义的危机,而教育意义的危机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知识论哲学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昌盛,但也使现代人沦为技术人、工具人;它遵循本质主义的路线,用一种主客二元对立的理性思维方式来研究教育、言说教育,放弃了教育本体的追问,拒斥了教育的本体价值,使教育实践陷入异化状态,教育和教育中的人都成为一种物性的存在。教育的意义被知识论哲学遮蔽了,教育中的生命、课程与教学、学习等都陷入严重的意义危机之中。当代生存论哲学是我国哲学理论界在深入研究西方传统哲学以及现代和后现代哲学、创造性的理解和解释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上,融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立足当代人的生存状态,进行哲学理论升华的结晶。在生存论哲学看来,意义是我们生活所遇到的事物与我们生存的关系,即事物与人之生存的相关性。生存论哲学上的意义是人之存在的意义,指的是人在生存实践活动中克服一切障碍、创造属人世界中的自我理解和自我确证。它表现为精神上的充盈、生命活力的迸发、自我素质的超越以及人之主体性发挥的自由创造感等。生存论哲学确证了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主张从本体论高度上重建教育,回归教育的生存本体,以拯救教育的意义。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代教育意义危机的状况引出生存论哲学的必要性,并明确了本文的核心概念:生存、生存论哲学和意义。第二部分考察了生存论哲学思想的学理资源,分别回顾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人性生存观,西方现代哲学的个体生存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道生存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观。第三部分阐述了生存论教育哲学的基本思想。论述了教育回归生存本体的可能性,揭示教育本体的生存具有时间性、意义性和体验性,然后重点论述了生存的意义性对于教育意义建构中的启示。第四部分用生存论的思想对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状态进行了批判,直指教育异化的背后是由于知识论哲学造成的意义迷失。第五部分思考生存论如何从根源上拯救教育的意义。提出主要通过倾听精神之言说、关怀生存之需要、体悟教育之真义、创造完整之生命的方式来拯救意义和价值,使教育走向本真状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教育的意义危机
  • (二) 教育遗忘了自身的本体
  • (三) 遗忘了生存本体的教育陷入了异化状态
  • 二、选题意义
  • (一) 追寻教育的生存论意义
  • (二) 澄明教育的本体论价值
  • (三) 促进教育思维和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关于生存与教育的关系研究
  • (二) 关于教育意义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教育现象学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生存
  • (二) 生存论哲学
  • (三) 意义
  • 第二章 生存论的学理资源
  • 一、西方传统哲学的生存论思想
  • (一) 关注人的生存
  • (二) 知识与"善"的内在一致性
  • (三) 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 二、西方现代哲学的生存论思想
  •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存论思想
  • (一) 天人合一论
  • (二) 已达达人论
  • (三) 性情修养论
  • 四、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思想
  • 第三章 生存论的教育本体
  • 一、教育本质论的困境
  • 二、教育生存本体论的彰显
  • 三、生存的意义性
  • (一) 筹划可能生活
  • (二) 重建精神家园
  • (三) 提升生命境界
  • (四) 哲学解释学的理解
  • 第四章 生存论对教育的批判
  • 一、生存意义的迷失——非本真的教育
  • (一) 科学化教育
  • (二) 功利性教育
  • (三) 竞争性教育
  • (四) 官僚化教育
  • 二、生存意义迷失的背后
  • 第五章 生存论的意义拯救
  • 一、学会关怀
  • (一) 关怀的意蕴
  • (二) 关怀的教育价值
  • (三) 关怀的教育实践
  • 二、学会倾听
  • (一) 倾听的意蕴
  • (二) 倾听的教育价值
  • (三) 倾听的价值实现
  • 三、学会体悟
  • (一) 体悟的意蕴
  • (二) 体悟的教育价值
  • (三) 体悟的实现
  • 四、学会创造
  • (一) 创造的意蕴
  • (二) 创造的实现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众知识论的当代发展:常识智慧与理性旨归[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论证言的默认接受权利[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08)
    • [3].知识论析取主义的根据难题与典型情况[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11)
    • [4].知识论中的“辩护”与“辩解”[J]. 哲学分析 2020(05)
    • [5].道德知识论的核心问题及其争议[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6].比较视野下的中西知识论概观[J].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5)
    • [7].中国知识论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综述[J].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2)
    • [8].历史唯物主义对传统知识论的超越——兼论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方式[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9].知识论视角下西方教师学习研究的变迁及趋势[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0].教师应该教什么——读《教什么知识——对教学的知识论基础的认识》有感[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02)
    • [11].基于知识论视角的士官任职培训教学方法研究[J]. 考试周刊 2016(A5)
    • [12].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的优化探微——做好知识论与价值观的结合问题[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4)
    • [13].知识论视野下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小技”与“大器”[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7(02)
    • [14].求真社会知识论是否是真正的知识论?[J]. 东南学术 2013(06)
    • [15].宋明理学伦理知识论的学理批判[J]. 哲学动态 2013(10)
    • [16].大数据知识论的当代价值[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9(03)
    • [17].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永恒”和“不朽”谈起[J]. 世纪桥 2019(08)
    • [18].体育教育学科知识论基础及价值选择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11)
    • [19].知识论能否被自然化?——论当代自然化知识论辩护策略[J]. 哲学动态 2018(05)
    • [20].论女性主义知识论视域中的知识本性[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05)
    • [21].中国哲学的“力行”知识论[J]. 学术月刊 2014(11)
    • [22].历史性知识论与科学实践哲学[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03)
    • [23].信念的本性:从知识论谈起[J]. 中国德育 2015(12)
    • [24].《犯罪学基础:新维度》知识论述评[J]. 刑事法评论 2016(02)
    • [25].废体存用──Ward Shelley跨界创作的知识论背景[J]. 世界建筑导报 2013(06)
    • [26].朱熹知识论的建构与儒学知识论的内在发展[J]. 文史博览(理论) 2013(09)
    • [27].知识论的超越与实践哲学的当代阐释[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8].从“直观”到“概念”——论克罗齐对康德知识论的改造[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9].陷入问题与可靠主义知识论[J]. 黑河学刊 2013(02)
    • [30].确证还是可靠——知识论视域下科学知识问题再思[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0(02)

    标签:;  ;  ;  

    基于生存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