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居民对亚运举办民生举措的知觉和满意度及其对凝聚力的影响

广州居民对亚运举办民生举措的知觉和满意度及其对凝聚力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自编的亚运社会效益知觉量表对亚运举办城市当地居民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广州亚运会举办背景下当地居民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与凝聚力等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假设,了解广州居民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及凝聚力的变化特征,挖掘出影响居民凝聚力的关键性因子,为政府今后科学办赛,实现体育惠民宗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文献分析和广州政府办赛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民生举措,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调查法、追踪研究法等心理测量学方法,并注重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有效结合,对广州居民的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及居民凝聚力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所开发与设计的亚运背景下的居民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量表及居民凝聚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居民在赛事举办中所知觉到的民生举措及其满意度是影响居民凝聚力的重要因素。3、亚运前后当地居民的民生举措知觉存在差异,赛后知觉比赛前要高;亚运前后当地居民的民生满意度存在差异,赛后民生满意度比赛前要高;亚运前后居民凝聚力存在差异,赛后居民凝聚力比赛前要高4、亚运举办下当地居民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身份、家庭收入、婚姻状况、户籍性质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差异。5、亚运举办下,当地居民的凝聚力在年龄、户籍、地区、社会身份、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人口变量上的存在差异,在性别和婚姻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在研究赛事举办对居民凝聚力的影响中,要注重年龄、户籍、地区、社会身份、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人口变量因素,使得各个层面的大多数群体享受赛事举办带来的好处,从而增强他们的凝聚力。6、在排除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下,居民民生举措满意度与民生举措知觉、居民凝聚力之间呈两两相关关系。居民的民生举措知觉可以有效预测其民生举措满意度;居民的民生满意度对居民的民生举措知觉与凝聚力起到中介作用。这启迪人们,在今后的赛事举办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能够提高当地居民民生举措满意度的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对民生举措知觉和居民凝聚力起中介作用的民生项目建设,使得当地居民的凝聚力在赛后较长时间内能够得以保持。研究表明,居民的住房保障满意度、全民健身满意度、娱乐休闲满意度、民生服务满意度是居民凝聚力的主要预测源;居民的住房保障举措知觉,能源保障举措知觉,就业举措知觉、安全举措知觉是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主要预测源;娱乐休闲满意度和生态环保满意度对居民凝聚力起到间接影响作用。民生举措满意度对娱乐休闲、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举措知觉与认同感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民生举措满意度对就业、安全、娱乐休闲、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举措知觉与归属感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居民民生举措满意度对全民健身、娱乐休闲、生态环保和民生服务等举措知觉与居民力量感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民生满意度对居民的就业保障举措知觉和安全保障举措知觉与居民认同感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大型体育赛事
  • 1.1.2 民生举措
  • 1.1.3 居民对民生举措的知觉和满意度
  • 1.1.4 居民凝聚力
  • 1.2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对当地居民凝聚力影响的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综合述评
  • 1.3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所采取的民生举措及居民对其知觉和满意度的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3.3 综合述评
  • 1.4 广州亚运与民生举措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工具
  • 2.6 研究意义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的设计
  • 3.1.1 研究工具设计的原则
  • 3.1.2 研究工具设计的流程
  • 3.2 研究技术设计
  • 3.3 研究设计涉及的基本层面
  • 4. 研究一:研究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 4.1 研究工具的设计
  • 4.1.1 亚运举办下居民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预测量表的设计
  • 4.1.2 亚运举办下居民凝聚力预测量表的设计
  • 4.2 研究工具的开发
  • 4.2.1 亚运举办下居民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量表的开发
  • 4.2.2 广州亚运举办下居民凝聚力量表的开发
  • 4.2.3 研究工具的最终形成
  • 5. 研究二:居民亚运举办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的追踪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5.2 研究工具与被试
  • 5.2.1 研究工具
  • 5.2.2 研究被试
  • 5.3 研究结果
  • 5.3.1 居民民生举措知觉的追踪研究
  • 5.3.2 民生举措满意度的追踪研究
  • 6. 研究二:亚运举办下的居民凝聚力追踪研究
  • 6.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6.2 研究工具与被试
  • 6.2.1 研究工具
  • 6.2.2 研究被试
  • 6.3 亚运举办前后居民凝聚力测评指标
  • 6.4 亚运举办下广州居民凝聚力总体变化趋势
  • 6.5 赛后居民凝聚力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6.6 分析与讨论
  • 7. 研究三:广州居民的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及其对凝聚力的影响
  • 7.1 亚运举办下当地居民民生举措知觉、民生举措满意度及凝聚力的关系
  • 7.2 亚运举办下当地居民民生举措知觉对居民民生举措满意度的预测作用
  • 7.3 亚运举办下广州居民民生举措满意度对居民凝聚力的预测作用
  • 7.4 居民民生举措满意度对民生举措知觉与居民凝聚力的中介作用
  • 7.5 讨论与分析
  • 8. 总体讨论与分析
  • 8.1 亚运举办前后当地居民民生举措知觉动态变化的原因探讨
  • 8.2 广州居民对亚运举办前后民生举措满意度变化的探讨
  • 8.3 亚运举办下影响当地居民凝聚力的关键性要素探讨
  • 8.4 居民凝聚力在抽取样本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的探讨
  • 8.5 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与居民凝聚力关系的探讨
  • 8.6 赛后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及居民凝聚力得到普遍提高的原因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10.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10.1 研究的局限性
  • 10.1.1 研究样本数量选取存在不平衡性
  • 10.1.2 调查时间的仓促性
  • 10.1.3 空间局限性
  • 10.1.4 量表设计的局限性
  • 10.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DOGAN GURSOY K.W.KENDALL'S MEASUREMENT SCALE PROPERTIES ONATTITUDES TOWARDS MEGA EVENTS
  • 附表2:KNEZ'S PLACE IDENTITY AND ATTACHMENT MEASURE SCALE
  • 附表3:李洪涛等人社区归属感量表
  • 附表4:章建成等人市民凝聚力量表
  • 附表5:广州居民亚运社会效益知觉预测量表
  • 附表6:广州居民亚运社会效益知觉测评量表
  • 附表7:居民凝聚力访谈提纲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留守儿童个体歧视知觉在被忽视和自尊间的中介作用[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2].对知觉经验的一个形式分析[J]. 哲学动态 2020(01)
    • [3].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学业求助与学业拖延的关系[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知觉与空间”: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 装饰 2020(01)
    • [5].知觉压力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01)
    • [6].探测任务知觉负荷对注意促进效应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 2020(01)
    • [7].疼痛和不公正知觉的相互关系[J]. 医学与哲学 2020(11)
    • [8].医学高职生生涯阻碍知觉现状调查与分析[J]. 科技视界 2020(29)
    • [9].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学报 2020(11)
    • [10].精品赏鉴[J]. 营销界 2019(04)
    • [11].知觉表征论视角下的知觉环境依赖性特征[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9(06)
    • [12].降低消费者购买知觉风险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3)
    • [13].从未知到已知-超感体验对先验知觉的创新设计[J]. 创意与设计 2018(05)
    • [14].情景知觉中的信息界定:从主观预期到“惊奇”算法[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06)
    • [15].从语义学角度分析知觉经验表征[J]. 社科纵横 2017(03)
    • [16].知觉经验与知觉信念之第三条道路——基于戴维森与麦克道尔之争[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4)
    • [17].认知可渗透性与知觉辩护[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18].知觉辩护的直接性与不可错性[J]. 学术月刊 2015(12)
    • [19].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1)
    • [20].建筑空间与心理知觉[J]. 科技展望 2016(04)
    • [21].聋生个体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3)
    • [22].谈知觉基本特性在生活中的体现[J]. 现代装饰(理论) 2014(12)
    • [23].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隐瞒的中介作用[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4].留守儿童个体歧视知觉与应付方式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03)
    • [25].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问题行为——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3)
    • [26].指示性思维与知觉经验[J].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9(01)
    • [27].探析书法艺术中的知觉[J]. 大观 2020(06)
    • [28].贫困地区高中生歧视知觉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抑郁倾向的中介作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21)
    • [29].少数民族地区3~6岁幼儿知觉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基于拉萨7所幼儿园的调查[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05)
    • [30].尽享自然,绿色“养”吧 纯净喂养ABC之追根溯源宝宝餐[J]. 父母必读 2014(05)

    标签:;  ;  ;  ;  ;  

    广州居民对亚运举办民生举措的知觉和满意度及其对凝聚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