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盲视中的突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变化盲视中的突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

人们通常难以觉察视觉情景或客体发生的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就是变化盲视。不同的研究者创设了多种视觉干扰条件引发变化盲视现象,由此形成了迫选范式、闪烁范式、眼跳范式、mudsplash范式、电影剪辑(cut)等多种研究范式,同时这些研究范式也从注意和表征的不同角度揭示了变化盲视的认知加工机制。但现有研究对注意在变化盲视中的作用仅涉及到视觉干扰破坏自下而上加工过程,对于更深入的注意具体机制尚缺乏探索和印证。纵观前人研究,笔者认为突现注意捕获引起了自下而上加工过程中的注意转移,这可能是变化盲视产生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低通高斯滤波技术改变图片属性,证明了在mudsplash范式下,变化盲视现象存在突现效应。本研究通过实验一证实了这个假设。其次,本研究探讨了在变化盲视现象中突现效应的两个影响因素:突现客体的视觉对比度和突现客体的量(面积和数量)。实验二和实验三采用低通高斯滤波技术,通过改变图片的空间频率来调节突现客体的视觉对比度,考察了整体空间掩蔽和局部mudsplash掩蔽是否也能够引发变化盲视现象;并探讨了在这种新的实验范式下,变化盲视的发生是否受掩蔽水平和掩蔽时间规律性的影响。结果证明视觉对比度和掩蔽时间共同影响变化侦测的绩效。在实验三的基础上,实验四通过改变mudsplash的掩蔽量来调节突现客体的量(面积、大小),结果发现突现客体的量是影响变化侦测绩效的重要因素。实验五在mudsplash研究范式中恒等掩蔽面积,将其切分成不同的色块数量以解决实验四中掩蔽量的色块数量和面积之争,进一步证明突现客体数量是突现进行注意捕获的关键因素。此外,本研究结论还支持变化盲视记忆表征假说中的“覆盖说”,并进一步支持了注意聚光灯模型的分割理论,即注意的聚光灯可以分割为4-5个光束,同时追踪4-5个客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变化盲及其分类
  • 1.2 变化盲视及研究范式
  • 1.2.1 变化盲视
  • 1.2.2 变化盲视的研究范式
  • 1.3 变化盲视的理论
  • 1.3.1 记忆表征假说
  • 1.3.2 注意理论
  • 1.4 国内外变化盲视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的变化盲视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的变化盲视研究现状
  • 1.5 突现和空间频率
  • 1.5.1 突现
  • 1.5.2 空间频率
  • 第二章 研究构思
  • 2.1 问题提出
  • 2.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3 本研究的框架
  • 2.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实验一:mudsplash 掩蔽能够引发变化盲视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5 小结
  • 3.2 实验二:不同空间频率的整体掩蔽对变化侦测绩效的影响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5 小结
  • 3.3 实验三:不同空间频率mudsplash 掩蔽对变化侦测绩效的影响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结果
  • 3.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5 小结
  • 3.4 实验四:不同mudsplash 掩蔽量对变化侦测绩效的影响
  • 3.4.1 研究目的
  • 3.4.2 研究方法
  • 3.4.3 研究结果
  • 3.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5 小结
  • 3.5 实验五:mudsplash 掩蔽色块数量对变化侦测绩效的影响
  • 3.5.1 研究目的
  • 3.5.2 研究方法
  • 3.5.3 研究结果
  • 3.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5 小结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一 实验一、三、四、五的指导语
  • 附二 实验二的指导语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道德盲视的形成机理及道德教育对策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2)
    • [2].情绪盲视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3(01)
    • [3].变化盲视研究及其应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01)
    • [4].思想引导对于全盲视障生的重要性分析[J]. 山西青年 2020(11)
    • [5].变化盲视现象的研究述评[J]. 社会心理科学 2012(05)
    • [6].护士非注意盲视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 2019(21)
    • [7].护士非注意盲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09)
    • [8].请别“盲”中出错——班级管理中“盲视效应”规避[J]. 中国教师 2009(24)
    • [9].避免班级管理中的“盲视”[J]. 教学与管理 2009(32)
    • [10].超导可视下无痛人流与常规盲视下无痛人流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18)
    • [11].请别“盲”中出错——规避班级管理中的“盲视效应”[J]. 班主任 2009(11)
    • [12].情绪对变化盲视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1)
    • [13].超导可视下无痛人流和常规盲视下无痛人流临床效果的对比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7)
    • [14].被忽略的信息仍影响你[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5(03)
    • [15].从信息竞争视角看变化盲视现象中的信息加工问题[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6].超导可视下无痛人流和常规盲视下无痛人流的疗效对照[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5)
    • [17].拉康结构主义与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希区柯克电影[J]. 电影文学 2013(10)
    • [18].《盲视》内心的群戏[J]. 三月风 2014(12)
    • [19].手术治疗腹膜后巨大肿瘤15例临床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09)
    • [20].盲视现象首次得到实验证实[J]. 现代物理知识 2009(02)
    • [21].洞见与盲视:勒克莱齐奥《诉讼笔录》简论[J]. 外国文学 2009(06)
    • [22].哲学视阈下的日本人战争责任认识之“道德盲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4)
    • [23].《盲视》:无光的颜色[J]. 现代青年(细节版) 2013(06)
    • [24].盲视困难路也宽[J]. 初中生必读 2015(03)
    • [25].注意和工作记忆提取对变化盲视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 2009(04)
    • [26].透明质酸在眼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06)
    • [27].在重症监护、急诊及围手术期情境下,非注意盲视与病情恶化患者的抢救失败:4例病案报告[J]. 中国护理管理 2017(07)
    • [28].《推拿》:“盲视觉”与“看得见黑”的电影美学[J]. 电影艺术 2015(01)
    • [29].盲视下微创侧切肛门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66例[J]. 社区医学杂志 2013(07)
    • [30].三导丝盲视置入鼻空肠管在重症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

    标签:;  ;  ;  ;  ;  

    变化盲视中的突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