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对同种移植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皮质醇的影响及意义

黄芪对同种移植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皮质醇的影响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意义糖皮质激素(GC)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抑制剂,但是它只有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才能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近年来,随着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BA, Radioligang Binding Assay)的完善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GR的研究日趋活跃。研究表明,测定移植受体的GR对阐明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作用。皮质醇是内源性糖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机体GR密切相关,在研究移植受体GR的同时,分析血清皮质醇的变化,对于了解移植受体糖皮质激素的代谢状况,指导抗排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治疗的发展,同种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理想的免疫抑制剂应该既能消除移植受体的排斥反应又不会造成免疫缺陷。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化学药物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胞素A等)和抗体类生物免疫抑制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其毒副作用较严重(如:骨髓抑制、严重的肝肾毒性等),往往因为患者不能耐受而停止用药,而且这些药物价格昂贵,经济上亦难以承受。因此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剂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中药黄芪可以补气益气。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黄芪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同,黄芪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的双重调节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体内应用可以明显延长同种移植物生存时间,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尤其是对糖皮质激素代谢的影响尚不清楚。本课题在成功建立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探讨了中药黄芪注射液(AMI)体内应用后糖皮质激素受体和血清皮质醇的变化及对同种移植物生存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黄芪注射液抗移植排斥奠定实验基础。方法1、建立同种移植小鼠模型;2、体内应用中药黄芪(AMI)后,逐日观察同种移植小鼠移植物生存状况;3、应用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测定同种皮肤移植后不同时间脾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位点;应用RT-PCR测定GRmRNA水平;4、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皮片移植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1、同种移植早期小鼠脾细胞GR结合位点数和血清皮质醇明显升高,此后逐渐下降,在排斥高峰期(第14d)达到最低值。2、单用AMI(60g/kg)或环磷酰胺(CTX, 100mg/kg)及二者联合应用均可显著延长同种移植物的生存时间,二者联合应用组小鼠的生存状态明显优于单一环磷酰胺组。3、AMI单独或与CTX联合应用可以明显上调排斥高峰期受体小鼠脾细胞GR位点数、GRmRNA表达和血清皮质醇水平,AMI可以逆转CTX引起的GR结合位点数的下降(P<0.05)。结论:1、AMI可明显抑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与CTX联用可明显提高移植物存活率。2、AMI可以上调GR结合位点数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促进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发挥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材料
  • 1. 建立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模型的材料
  • 2. 制备脾细胞悬液的材料
  • 3. GR测定的材料
  • 4. 提取组织总RNA的材料
  • 5. RT反应材料
  • 6. PCR反应材料
  • 7. DNA电泳材料
  • 8. 血清皮质醇测定
  • 9. GC-911放射免疫计数器
  • 10. 实验过程中所用药物
  • 实验方法
  • 1. 制备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模型
  • 2. 制备脾细胞悬液
  • 3. 测定脾细胞GR位点数
  • 3.1 饱和曲线的制备
  • 3.2 样本测量-单点法
  • 3.3 复合物与游离配基的分离
  • 3.4 GR测定
  • 4 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的总RNA
  • 5 RT-PCR反应
  • 5.1 RT
  • 5.2 PCR
  • 5.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6 测定血清皮质醇
  • 7 实验动物分组
  • 7.1 黄芪不同剂量研究分组
  • 7.2 不同处理方式研究分组
  • 8 统计学处理
  • 实验结果
  • 1. AMI对同种移植皮片生存期的影响
  • 1.1 不同浓度AMI对同种移植物生存的影响
  • 1.2 不同处理组对同种移植物生存时间的影响
  • 2 移植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
  • 2.1 移植受体脾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饱和曲线
  • 2.2 移植后不同时间受体脾细胞GR结合位点数的动态变化
  • 2.3 AMI体内应用对排斥高峰期受体脾细胞GR结合位点数的影响
  • 2.4 AMI体内应用对排斥高峰期受体脾细胞GRmRNA表达的影响
  • 3 同种移植后受体小鼠血清皮质醇的改变
  • 3.1 同种移植后受体小鼠血清皮质醇动态变化
  • 3.2 AMI对移植后第14天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同种移植炎症因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7)
    • [2].杂色鲍同种移植炎症因子1的克隆及其在应激下的表达[J]. 水产学报 2013(06)
    • [3].牦牛同种移植炎症因子AIF-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J]. 中国兽医科学 2009(10)
    • [4].大鼠供肝缺血预处理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07)
    • [5].~(125)I-rFlic及~(125)I-rFlicΔ180-400的制备及其在同种移植排斥监测中的作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10)
    • [6].受体小鼠诱导一氧化碳延长同种移植心存活时间实验研究[J]. 重庆医学 2010(14)
    • [7].黄芪注射液对同种移植小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及移植物生存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7)
    • [8].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九)[J]. 中国美容医学 2014(17)
    • [9].Cy7.SE标记ICOS-Ab荧光示踪技术评估小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2(07)
    • [10].齐口裂腹鱼同种移植炎症因子AIF-1的克隆及蛋白质结构预测[J].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2)
    • [11].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5(01)
    • [12].不用免疫抑制剂的短期冷冻保存气管同种移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 2010(05)
    • [13].同种与异种心脏瓣膜的生物力学及免疫反应的比较[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04)
    • [14].IL-16在小鼠同种移植的皮肤组织中表达增强[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5(09)
    • [15].同种移植小鼠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相关性[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06)
    • [16].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6(12)
    • [17].移植免疫与器官再生的研究进展[J].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02)
    • [18].大鼠腹腔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进[J]. 器官移植 2011(01)
    • [19].建立小鼠腹腔心脏移植模型的方法改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53)
    • [20].T细胞疫苗抑制了Flt3-L介导的小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03)
    • [21].Rapamycin和cyclosporin A对同种排斥过程中TLR5及Foxp3表达的影响[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01)
    • [22].犬异体肾移植术的施行[J]. 养殖技术顾问 2013(05)
    • [23].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进[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03)
    • [2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概述[J].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7(01)
    • [25].DAD1和AIF-1细胞因子在鱼类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产科学 2011(01)

    标签:;  ;  ;  ;  ;  

    黄芪对同种移植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皮质醇的影响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