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主义分析

东亚地区主义分析

论文摘要

冷战后,随着东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东亚国家间合作日益紧密,这使得东亚地区成为了国际舞台上升起的一颗新星。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有其独特的性质:从内涵上看,新时期东亚地区主义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安全领域合作的旧地区主义内涵中,它开始向经济社会领域横向扩展,即新地区主义内容的提出。从发展模式上看,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又有着特殊的模式。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是至上而下,由政府主导;而东亚区域合作的模式确是自下而上,仅仅停留在非政府层面,国家仅仅作为地区合作的参与者,而非决策主体。从大国因素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影响上看,无论是区域外的美国还是区域内的中国、日本、韩国、东盟等国家或国际行为体,由于它们自身所追求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不同,直接导致它们对东亚区域合作所作出的战略决策不同。这直接决定着东亚地区主义未来的发展合作方向,对东亚地区主义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地区主义的理论综述,主要对地区主义的概念、特征、分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为理解东亚地区主义的特性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东亚区域合作的内容。把东盟“10+3”、东盟“10+1”以及东盟峰会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实证进行阐述,并分析了他们存在的特点及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东亚地区主义特点分析。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现实主义等理论分析了东亚地区主义存在的特点、特殊的发展模式、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坚持的发展原则。这为中国如何应对东亚地区主义发展,制定战略决策提供现实依据。第四部分是中国对东亚地区主义政策的应对。通过解读美国、日本、中国在东亚存在的利益,分析大国因素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影响,从而为中国制定东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2 选题研究现状综述
  • 0.3 选题研究方法
  • 0.4 研究难点、创新与不足
  • 1 地区主义理论综述
  • 1.1 地区主义概念
  • 1.1.1 地区主义
  • 1.1.2 东亚及东亚地区主义
  • 1.2 地区主义的特征
  • 1.2.1“多样性”表现突出
  • 1.2.2 走“开放性”道路
  • 1.3 地区主义的分类
  • 1.3.1 旧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 1.3.2 软地区主义与硬地区主义
  • 2 东亚地区主义的内容
  • 2.1 东盟“10+3”为主导
  • 2.1.1 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 2.1.2 影响及意义
  • 2.2 东盟“10+1”为支柱
  • 2.2.1 东盟+中国
  • 2.2.2 东盟+日本
  • 2.2.3 东盟+韩国
  • 2.3 东盟峰会为平台
  • 2.3.1 首脑会议主要进程
  • 2.3.2 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影响
  • 3 东亚地区主义的特点
  • 3.1 居于主导地位的“软地区主义”
  • 3.1.1 市场导向为主
  • 3.1.2 机制作用缺乏
  • 3.1.3 区域认同薄弱
  • 3.2 开放性和竞争性表现突出
  • 3.2.1 开放性
  • 3.2.2 竞争性
  • 3.3 小国合作推动大国参与的特殊模式
  • 3.3.1 小国合作推动大国参与的历史选择
  • 3.3.2 小国合作推动大国发展的原因分析
  • 3.4 纵向加深一体化程度,横向扩展一体化维度
  • 3.4.1 多层次的综合一体化发展迅速
  • 3.4.2 地区内多种形式的次区域合作活跃
  • 3.5 坚持民主、平等与协商一致原则
  • 4 中国应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对策
  • 4.1 综合分析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大国因素
  • 4.1.1 美国因素
  • 4.1.2 日本因素
  • 4.1.3 中国因素
  • 4.2 推进中国与东亚的全方位合作
  • 4.2.1 推进东亚各国经济互动与合作
  • 4.2.2 探索支撑东亚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
  • 4.2.3 加强中国与东亚的安全合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冠疫情与东亚区域合作[J]. 国际政治研究 2020(03)
    • [2].新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东亚区域合作[J]. 理论观察 2016(02)
    • [3].新形势下的东亚区域合作[J]. 云大地区研究 2019(01)
    • [4].新东亚地区主义:探索、挫折与出路——兼论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的政策摇摆[J]. 东北亚学刊 2014(06)
    • [5].东亚区域合作的瓶颈问题与中国[J]. 现代国际关系 2014(02)
    • [6].东亚区域合作新态势及中国的战略调整[J]. 特区经济 2012(04)
    • [7].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探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09)
    • [8].影响东亚区域合作的美国因素[J]. 中外企业家 2012(14)
    • [9].东亚区域合作中的南北互动[J]. 国际问题研究 2011(02)
    • [10].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绝对获益与相对获益[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 [11].试论东亚区域合作及其前景[J]. 国际问题研究 2010(03)
    • [12].区域性公共产品:东亚区域合作的新动力[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3].试析冷战后韩国的东亚区域合作政策[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4].东亚区域合作问题研究[J]. 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8(09)
    • [15].中日和谐与东亚区域合作[J]. 东南亚纵横 2008(08)
    • [16].新功能主义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启示[J]. 知与行 2016(03)
    • [17].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国际研讨会在沪成功举行[J]. 当代韩国 2010(04)
    • [18].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趋势[J]. 当代亚太 2009(04)
    • [19].欧洲与东亚区域合作动因的比较分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3)
    • [20].东亚区域合作逢“大年”[J]. 人民周刊 2017(22)
    • [21].主持人的话[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2].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调整——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思考[J]. 国际贸易 2011(02)
    • [23].积极应对世界格局变化 务实推进东亚区域合作[J]. 新远见 2011(11)
    • [24].东亚区域合作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研究[J]. 世界农业 2018(11)
    • [25].对东亚区域合作“开放性”的再认识[J]. 当代世界 2011(08)
    • [26].构建东亚区域合作架构的挑战[J]. 创新 2010(06)
    • [27].“东亚合作论坛2013:东亚区域合作困境与出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教学与研究 2014(03)
    • [28].浅析东亚区域合作的问题[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9(03)
    • [29].东亚区域合作中的公共产品问题探究[J]. 东南亚纵横 2017(05)
    • [30].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J]. 国际贸易 2008(03)

    标签:;  ;  ;  ;  

    东亚地区主义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