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肛肠科410006)

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8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便秘、头晕乏力、失眠焦虑、胃寒腹痛腰酸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安全性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给予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穴位温灸;温阳补气汤;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非器质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症状为排便改变相关的腹疼及不适情况,其特点为排便紊乱,且会反复发作,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较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容易发生变化,西医治疗只能改善患者部分症状,治疗存在局限性,治疗效果不佳[1]。为了提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在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8例,研究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19岁至66岁,平均年龄(45.38±4.72)岁,病程9个月至11年,平均病程(4.7±5.32)年。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1岁至68岁,平均年龄(46.27±4.65)岁,病程10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4.5±5.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匹维溴铵(AbbottHealthcareSAS国药准字H20120127规格:50mg*15s)1天3次,1次50g;培菲康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规格0.12g*24粒/盒)1天2次,1次420mg;乳果糖(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730)1天1次,1次30ml,治疗1月。

观察组给予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温灸取穴:三阴交、天枢、神阙。使用温灸器,将约4cm的艾柱放入,如果在灸的过程中教堂,可以将两层棉布放在温灸器下面,也可以改变温灸器位置,早上、下午各一次,每个穴位灸15分钟。温阳补气汤,处方:柴胡9g,枳实12g,当归12g,熟地黄12g,肉苁蓉15g,炒白芍15g,桃仁15g,乌药15g,川牛膝18g,炒麦芽30g,生白术60g,黄芪60g,1天1剂,煎2次,水500ml,煎至150ml至200ml,早上、晚上空腹各1次[2]。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便秘、头晕乏力、失眠焦虑、胃寒腹痛腰酸评分,安全性。疗效评价标准:患者症状、体征消失,2天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有了好转,3天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不畅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无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统计软件版本采取SPSS20.0,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检验计数资料,将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3安全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血尿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患者有1例肝功能损伤,1例血象改变,不良情况发生2例,发生率5.88%,但是对治疗的影响较小,t=2.0606,P=0.1511。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

3讨论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与遗传及心理因素相关,患者较多的表现为脾肾阳虚、气血亏虚,西医治疗只能缓解患者部分症状,总体效果不理想[3]。中医学认为便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年老体弱、气血两亏、气滞,导致大便传送失司,血虚导致大厂不能得到有效的滋润,进而导致便秘。也可能是患者阳气不足,阴寒内盛,阳气不同,津液不能下行,进而大便艰涩,行便不畅[4]。

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便秘、头晕乏力、失眠焦虑、胃寒腹痛腰酸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安全性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单纯药物治疗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无论中西,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给予患者穴位温灸及温阳补气汤,能提高治疗效果。神阙穴具有温脾肾、调阴阳、补气血的作用,艾灸天枢能对胃肠气机起到调理作用,三焦元气通达,使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正常,艾灸三阴交能起到调补气血的作用[5]。温阳补气汤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作用,柴胡、白芍、麦芽、枳实能缓解精神抑郁,具有疏肝柔肝作用,熟地补肾养血,肉苁蓉温肾益精,暖腰润肠,乌药顺气温肾,川牛膝补肾肝,、壮腰膝,桃仁、枳实、白术、麦芽行气健脾消食[6]。通过中医内服外灸,标本兼治,不仅能温阳补气益肾,还能润肠通便疏肝理气,进而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所以,给予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熊娜,王彬,闫冬,等.八味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4):387-389.

[2]黄越前,丁飞跃,钟冬梅,等.气滞胃痛颗粒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2):279-281.

[3]黄斌,刘仍海.温阳健脾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4):826-828.

[4]潘志欣,程旭锋,沈秀华,等.温阳健脾理气汤联合穴位注射防治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10):1442-1444.

[5]石伟松.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9):32-34.

[6]于秀云.穴位注射联合黄芪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3):61.

标签:;  ;  ;  

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