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葡萄糖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氨基葡萄糖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论文题目: 氨基葡萄糖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物分析学

作者: 冷艳霞

导师: 孙毓庆,孙璐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衍生化,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生物利用度

文献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氨基葡萄糖的专属、灵敏的质量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CE-LIF)测定两种制剂中氨基葡萄糖的含量;又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了人血浆中的氨基葡萄糖的含量,并应用于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的生物利用度试验中。一、CE-LIF法测定氨基葡萄糖制剂的含量建立了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氨基葡萄糖制剂的CE-LIF法,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两种制剂中氨基葡萄糖的含量。详细地优化了荧光衍生化的条件及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条件。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为衍生化试剂,与氨基葡萄糖样品在室温下暗处放置14h,进行衍生化反应。以荧光素钠为内标,15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9.2)为背景电解质溶液,输出电压为20kV,重力进样30s,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发波长为473nm,发射波长为520nm。该法线性范围为8.8~87.6μg/mL,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6.5%,精密度RSD为3.2%。二、LC-MS/MS法测定氨基葡萄糖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氨基葡萄糖的血浆样品很难测定。这是由于氨基葡萄糖作为一种内源性物质可以迅速地被用于其它成分的生物合成。因此,要求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本文建立了简便、灵敏、专属的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氨基葡萄糖的浓度。以法莫替丁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乙腈-水(70∶30,v/v)为流动相,流量0.5mL/min及Luna NH2(150×4.6mm,I.D. 5μm)色谱柱分离,通过电喷雾离子化串联四极杆质谱,以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和正离子方式进行检测。以m/z 180→m/z 162和m/z 338→m/z 259的离子反应,分别对氨基葡萄糖和内标法莫替丁进行定量分析。氨基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20.0~1000 ng/mL,定量下限为20.0 ng/mL。样品的提取回收率大于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小于9%,准确度(RE)在±4.5%范围内。本文用该法,对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的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剂量口服给药。18名受试者口服480 mg盐酸氨基葡萄糖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3.1±0.7 h,Cmax为636.5±310.1 ng/mL,t1/2为0.9±0.2 h。用梯形法计算,AUC0-t为1896±809.7,AUC0-∞为1940±807.2 ng·h/mL,以AUC0-t计算,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的生物利用度为96.8±9.7%。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氨基葡萄糖制剂的含最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溶液的配制

2.4 毛细管电泳条件

2.5 样品衍生化方法

2.6 含量测定方法

2.7 衍生化条件考察

2.7.1 衍生化试剂的选择

2.7.2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考察

2.7.3 加入吡啶的影响

2.7.4 FITC加入量的考察

2.7.5 硼砂缓冲液(衍生介质)浓度的考察

2.7.6 pH值的变化

2.8 毛细管电泳条件的考察

2.8.1 工作电压的影响

2.8.2 背景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2.8.3 pH值的影响

2.9 分析方法确证

2.9.1 系统适用性试验

2.9.2 方法专属性

2.9.3 方法精密度试验

2.9.4 稳定性考察

2.9.5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2.9.6 加样回收率

2.9.7 含量测定

2.10 讨论

第三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氨基葡萄糖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3.1 药品与试剂

3.2 仪器与设备

3.3 质谱与色谱条件

3.4 血浆样品分析方法

3.5 分析方法确证

3.5.1 方法专属性

3.5.2 基质效应考察

3.5.3 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3.5.4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3.5.5 提取回收率

3.5.6 稳定性考察

3.6 盐酸氨基葡萄糖片人体生物利用度的测定

3.7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14

参考文献

  • [1].基于实证分析的江苏省医疗机构制剂现状研究[D]. 王赛男.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 [2].四川医疗机构制剂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张静.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 [3].右美沙芬咀嚼制剂的初步研究[D]. 刘娟.重庆医科大学2010
  • [4].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对盐酸苯海拉明和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促渗性能的研究[D]. 卞希慧.天津大学2008
  • [5].光合细菌成分的研究及光合细菌制剂降血脂药效学初步筛选[D]. 秦娟.山西医科大学2009
  • [6].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制剂的制备及功效研究[D]. 邰文.清华大学2010
  • [7].百草益肤制剂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李永慧.扬州大学2012
  • [8].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于海宁.青岛大学2015
  • [9].口服胰岛素制剂检测方法及吸收机理的研究[D]. 马二利.清华大学2006
  • [10].氨基葡萄糖普通栓剂和中空栓剂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D]. 吴德敏.安徽医科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氨基葡萄糖类药物质量控制的研究[D]. 但晓梦.华中科技大学2012
  • [2].氨基葡萄糖普通栓剂和中空栓剂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D]. 吴德敏.安徽医科大学2013
  • [3].氨基葡萄糖拟肽类衍生物的合成[D]. 刘俊朋.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3
  • [4].氨基葡萄糖及其美拉德反应衍生物生理功能研究[D]. 唐杰.宁波大学2012
  • [5].氨基葡萄糖的氧化研究[D]. 肖静静.江南大学2012
  • [6].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D]. 朱琼艳.浙江工业大学2011
  • [7].盐酸氨基葡萄糖口崩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D]. 李璟.河北科技大学2009
  • [8].人血浆中氨基葡萄糖和维力波糖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 钟声.沈阳药科大学2007
  • [9].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的研制及不同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D]. 杨岚.四川大学2006
  • [10].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性质的研究[D]. 黄紫洋.福建师范大学2002

标签:;  ;  ;  ;  ;  ;  

氨基葡萄糖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