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0型拖拉机部分零部件维修经验

上海——50型拖拉机部分零部件维修经验

一、上海—50型拖拉机部分零部件维修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胜[1](2020)在《适用于果园作业的中型拖拉机改进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果园种植面积的增大,农民对果园动力机械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果树品种、种植模式、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影响了果园规模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当前提高果园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成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降低劳动强度,促进果园规模化发展的最佳途径。作为动力机械,果园型拖拉机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本文是基于我公司“果园拖拉机项目”,在现有中拖TS404基础上进行的整车改进设计;主要围绕整机适应性、可靠性及安全性进行优化。目的是通过整机适应性改进、传动系可靠性提升、驾驶安全性提升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比果园拖拉机与现有中拖的区别,找出现有中拖改进方向:通过调整轮辋辐板的偏距来降低整车宽度尺寸;通过调整油箱高度、散热器高度、空滤器高度、消音器的高度、车身覆盖件高度、轮胎尺寸规格来降低整车高度尺寸;通过更换发动机、改进动力系统零件来提升整车动力系统;通过调整液压系统压力和加大油缸直径来增加提升能力;针对传动系统、安全防护装置,通过UG、PROE、KISSSOFT、HYPERMESH等设计软件和分析软件进行设计和计算分析,完成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改进,解决了现有中拖存在的问题;最后完成了果园拖拉机的改进样机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王林[2](2020)在《40马力拖拉机传动系优化设计》文中指出拖拉机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拖拉机的研发过程中,过去多凭经验、类比进行设计,在零部件强度上留有较大的安全余量,存在着大量的冗余设计,尤其是在铸造壳体方面。这些设计冗余往往会造成了大量的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在拖拉机设计中,体现材料利用率的一个关键指标是拖拉机的结构比质量,即拖拉机结构质量与发动机标定功率之比。目前中国制造的拖拉机结构比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产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逐步应用,相同体积的零部件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这为拖拉机传动系承载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各企业纷纷提高拖拉机传动系匹配的发动机功率。最终实现了发动机动力与传动系的最佳匹配,有利于拖拉机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污染。本文选取了常用的一款中拖传动系,对离合器壳体、变速箱体、齿轮、轴承等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对拖拉机经常出现的八种工况进行了定义,并利用Hypermesh软件,将变速箱体和离合器壳体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强度薄弱的部分通过更换材料、改变形状等方式提高强度,使壳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将整个传动系在KISSsys中建模,对齿轮、轴、轴承的承载强度和寿命进行分析,并通过优化结构、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等方法提高传动系的承载能力。通过以上措施的改进,最终实现了在基本不增加传动系重量的基础上,将原本传动系的匹配功率由30马力升级到40马力。通过提高传动系承载能力,提升了动力系统的输入功率,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同时降低拖拉机整车的结构比质量,通过实际使用效果来看,优化后的拖拉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销售后使用效果较好。

冯兵兵[3](2020)在《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工作,一度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和政治目标。中国农业机械推广最初是从增补旧式农具开始,发展到改良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最后才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机械,这是一个曲折而艰辛的历史过程。为了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国家先后投入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能够彻底地改善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经济面貌。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1949-1984年,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坚定地落实中央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实现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而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快速提高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专业技能的农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促进了农业产出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生物化学技术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而地广人稀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劳动力资源。这其中暗含着中国人多地少,在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时候,应当考虑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农业生物化学技术,而不应当大规模推动农业机械化。但历史与实践证明,1949-1984年,尽管在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遭遇过不少挫折,中国农业机械化仍旧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显然,集体化时期中国农业机械化实践与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是相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失败的。相反,这恰恰说明了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理论不足以解释清楚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历史过程。因此,本文研究认为,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得以在较大规模上持续不断推进,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具有巨大、广泛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这种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或低估。本文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作者观点如下:本文除了导论以外,一共分为四章。导论是全文的导入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描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史过程。纵观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1949-1957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时期,1958-1965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时期,1966-1978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时期,1979-1984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时期。第一个时期,湖北省在落后的传统农具占主导地位、广大农村农具匮乏的窘境之下,首先通过实施农具贷放政策、加强旧式农具生产以增补旧式农具,快速恢复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其次,湖北省广泛推广了双轮双铧犁、马拉播种机、摇臂收割机、新式步犁等十几种新式农机具,通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也存在新式农具缺乏科学鉴定、技术传授工作滞后、不少产品粗制滥造、新品试制过程中情绪急躁、农具生产指标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再次,湖北省通过试办国营农场、国营排灌站、国营拖拉机站,广泛开展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工作,充分显示出现代农业机械的巨大威力。第二个时期,在农业“大跃进”的推动下,当阳县跑马乡的“车子化”革新直接推动湖北省农具改革运动的兴起。农具改革运动为广大农村创造了大量耕作、提水、运输、加工等方面的新式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使农具改革运动脱离了科学的发展轨道,以致于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一时期,国营拖拉机站起初下放到公社和生产队经营,但是,由于拖拉机利用率较低、机器损坏较多、经济效益不高,下放的国营拖拉机站又重新收归国营,短期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壮大,并在1965年达到发展高峰。国营机电排灌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先是在农业“大跃进”过程中快速发展,之后遭遇了严重危机与发展困境,经过全面整顿之后取得了显着成效,电力排灌事业得到快速兴起。在第三个时期,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新洲县的召开,确立了国家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进程。此后,湖北省大规模开展拖拉机大会战、饲料粉碎机大会战、水田“三机”大会战,三次“大办”使得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一时期也是湖北省农业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时期,一大批大型提水灌溉泵站得到兴建,极大地提升了农业抗击特大旱涝灾害的能力。第四个时期,湖北省成立农业机械局,通过农业机械工业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调整、管理农机使用责任制和户营农业机械,从而推动了户营农业机械的快速兴起,极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经营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第二章重点论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经营形式和经营效益。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主要有国家、集体(包括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和个人。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发挥作用的效果有所不同。具体说来,1949-1965年以国家投资为主,1966-1978年以集体投资为主,1979-1984年以农户投资为主。其中,国家投资包括示范性投资、扶持性投资、管理性投资。示范性投资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此时兴建的国营拖拉机站、国营排灌站都是属于示范性投资的范畴,该项投资为农业机械化深入推进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人员。扶持性投资属于国家“支援人民公社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了支援穷队购买农业机械,极大地推动了穷队生产力发展。管理型投资又称农机事业费,对提高了农机人员业务和技术素质、扩大了农机服务领域、降低农机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以后,兴起了集体投资农业机械的热潮,此后湖北省绝大部分农业机械由集体投资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实施以后,农户逐渐取代集体成为农业机械的主要投资者。这一时期,湖北省农业机械使用经营体制发展的总脉络是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户有户营,经历了由单一经营形式向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发展历程。1949-1984年,国营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集体经营农业机械较之更高,户营农业机械由于产权和经营权相统一,使得农民经营积极性大增,故而经济效益最好。第三章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条件和有利因素。集体化时期,尽管湖北省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使用,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成就,但这一段历史过程并不符合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主张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为什么湖北省能够违背西方经典农业经济学理论而能够持续、大规模地进行农业机械推广呢?这是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制度变迁、国家战略、政府政策、经济效益、工业发展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洪灾、涝灾、旱灾、生物灾害为主要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和农业发展的安全性需求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客观原因。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等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为湖北省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化战略对农村劳动力、粮食、农业剩余的需要,要求广大农村广泛推广农业机械以增加粮食产量、节省农业劳动力,这是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内在要求。以拖拉机、内燃机、排灌机械、水田“三机”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工业发展与壮大,为大规模推广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城市石油工业、电力工业以及农村小水电为代表的能源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是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重要支撑。然而,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巨大外溢效应才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根本经济动因。第四章主要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能够持续大规模进行的根本原因,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广大农村推广农业机械的外在压力、外在条件、外在动力。实际上,若要探寻农业机械得以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我们应当深入到农村内部,从农业机械发挥作用的机制中去发掘。本文认为,湖北省农业机械能够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存在着巨大的外溢效应,这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也就是说,客观评价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考虑农机推广主体经营效益的好坏,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农业机械推广对农业抗灾害能力的提升、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巩固、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完善以及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重塑,等等。由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农村、农业、农民的积极作用十分广泛,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统计,因此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没有予以充分重视。但事实上,1949-1984年农业机械推广产生的外溢效应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农业机械推广经济效果的时候,应该对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给予充分重视并深入详细考察,只有完全解读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才能理解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

过妍[4](2019)在《农机保险赔付对缓解事故经济负担的影响 ——基于江苏省理赔农户的问卷调查》文中认为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逐渐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力度。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大力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进程”“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等指导意见。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推进,我国农业机械数量显着增加。截止到2017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到9.88亿千瓦1,农机的持有和使用量剧增,使得农机事故频发问题备受关注,为了保障农机使用者和持有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分散农机事故风险,农机保险便应运而生。2013年3月1日,《农业保险条例》提出“经营有政策支持涉农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参照适用本条例相关规定”,这一规定将农机保险纳入涉农保险的范畴,为我国农机保险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至此我国农机保险开始步入了试点试行的新阶段,并于2005年在上海率先开始农机具的综合保险试点。但地区间农作物种类因各地区经济发展、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从而导致我国各地农机保险需求不同,农机保险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随之而来。此外,我国农机保险发展时间尚短,各地区试点试行效果还有待考究。由于农机保险旨在缓解农机事故经济负担,维护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在发展农机保险的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各地区农机保险发展经验,衡量农机保险实施效果,才能不断完善和落实我国的农机保险政策。江苏省是少数几个率先开展农机保险试点政策的地区,2015年江苏省颁布了全国第一个有财政补贴的农业机械专用条款——农业机械综合保险。近年来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较为迅速,截止到2017年,全省农机保有量达106.73万台2。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事故率居高不下,为了保障农户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农村经济发展,江苏省近年来大力落实农机保险政策,因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探究农机保险理赔对缓解农机事故给农户造成经济负担的影响。首先对我国农机保险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保险发展的政策背景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我国农机保险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我国农机保险目前的发展模式以及各模式的试点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各种模式的优劣性进行对比分析;接着对江苏省农机保险参保、理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江苏省发生农机事故并获得理赔的328户农户进行调研,探究农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对农户经济负担的影响;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农机保险理赔满意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对江苏省农机保险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发展农机保险提供经验基础,力图为我国农机保险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促进我国农机保险政策工作的落实。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不同地区农机保险的实施进展和实施成效存在显着差异、各保险公司间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农机事故给农户造成的经济负担与事故伤亡情况、保险公司赔付比例及其赔付速度有关;在政府财政补贴后,农户对自缴保费的满意度较高;对农机保险赔付挽回损失、保险公司勘查定损及赔款支付速度总体比较满意;但认为保险理赔证明材料比较复杂,且较多的农户对保险条款理解程度欠佳,因此保险公司应对条款内容进一步加以明确或解释,简化理赔手续,提升服务水平。政策建议:提高政府重视程度,缓解地区间不平衡;持续稳定加大投入,提高续保和投保率;改进保险产品设计,完善农机保险制度;简化定损赔付手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加大保险宣传力度,增强农户保险意识;明确信息报送机制,加强投保理赔数据管理。

周运超[5](2018)在《东方红LX904拖拉机变速箱故障诊断解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内各个行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国家政府一直以来高度正视三农工作,实施一系列直接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农民作业使用的农机具进行了大力补贴,农用机械化得到了大力发展。特别是拖拉机的使用,极大改善了农业的发展。并且由于拖拉机能够适应很多丘陵山区的地形,而且能够自由改变速度,机动性强,性价比高等优点,特别是农忙季节播种施肥运载货物等一系列的作用体现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拖拉机能够带给他们轻松便利,创造更多的财富。本文针对东方红拖拉机变速箱在发生故障时如何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分析,降低农业工人的经济损失,提出了东方红拖拉机变速箱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东方红拖拉机变速箱LX904齿轮箱故障过程的研究,阐述了故障诊断全过程,并提出了故障诊断的分析方法,最终实现了故障诊断。本文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拖拉机变速箱故障,共分为绪论、变速箱概述、变速箱的齿轮和路径传动、变速箱的常见故障、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为提高拖拉机变速箱的使用年限,给农业工作者带来便利,本文通过东方红LX904这款拖拉机变速箱为例,为更加方便变速箱的检修,介绍拖拉机变速箱的组成以及构造、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变速箱档位及路线传递分析、变速箱的拆装,重点介绍变速箱的换挡困难、异响、乱挡、跳挡等故障,从故障现象、故障原因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分析,学习拖拉机变速箱的故障维修手段,从而掌握变速箱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延长拖拉机变速器的使用寿命,为农业工作者带来福利。

杨延超[6](2018)在《纯电动拖拉机模块化整机匹配及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国内外农业生产活动中,拖拉机作为主要农作工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要求拖拉机向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推动现代化绿色农业的进程。传统拖拉机由于尾气污染,操作繁琐,以及结构相互关联带来的维修拆解不便和互换性较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绿色农业的发展。本文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撑下,根据《双电机耦合驱动电动拖拉机(35马力)整机集成创制与试验考核》(2016YFD0701005)的国家重点研发课题,针对传统拖拉机的不足,摒弃传统的内燃机驱动的方式,以SF400E为原型,设计一种基于模块化思想的35马力双电机驱动的纯电动拖拉机来代替传统拖拉机,弥补现阶段电动拖拉机的市场空白。根据SF400E型拖拉机结构组成,按其功能将整机划分为驱动模块、电池模块、前桥转向模块、耦合器模块、后桥模块以及悬挂提升模块;以充分利用原有零件进行模块设计,同时增强模块的柔性化设计,使各模块具有独立性又相互协调,缩短设计周期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给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案,设计了用于连接前桥与耦合器的连接构件,完成了整机的匹配设计。构建了整机的三维装配模型,以实现对各模块干涉情况的检验以及对整机物理参数的测量。分析了现有电动车辆的驱动构型,采用双电机耦合驱动代替内燃机驱动的驱动方式;提出了一种采用主电机进行额定输出,利用辅助电机进行速度调节与功率补偿的工作方式;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拖拉机使用的双电机驱动、双独立输出的分汇流驱动构型;分析了该构型的多种驱动方式;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动力耦合器设计。针对设计的耦合器传动系统,模拟了驱动方案中动力输出转速540 r/min、动力输出转速750 r/min、主电机单独驱动以及辅助电机单独驱动四种拖拉机的基本工况。基于ADAMS对驱动系统通过step函数约束四种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对比分析各组的仿真结果,得出了各齿轮的运动状态与辅助电机控制的减速比具有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分析了齿轮角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以及行星轮带来的偏载影响,结果证明转速越高,系统稳定性越差。并提出了主、辅电机的驱动控制方法,验证了本文设计的驱动构型与耦合器的合理性。针对整机驱动方式改变引起的零部件具有强度隐患的问题,仿真分析了耦合器与前桥的连接构件以及前桥在单倍载荷下的应力作用效果,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机械设计要求,分析了其在施加三倍载荷时的应力分布,以预防冲击造成的过载失效。结果表明,原有前桥在横梁与转向轴筒连接处产以及垂直于横梁的连接套筒连接处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应采用10 mm厚的Q275结构钢并使用至少8 mm倒角方可满足使用要求;连接板件在结构拐角处、焊接连接处以及螺栓孔处产生应力集中,最终确定连接板件应使用双层10 mm Q650结构钢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秦志斌[7](2013)在《东方红·新农村》文中研究说明葛义芳:承包千亩地,认准"东方红"葛义芳,家在山东省莱西市,这里是整个中国除东北平原以外少有的黑土地平原。依靠这片黑土地谋生的葛义芳,是当地率先实现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户之一。初买"东方红"如今,作为拥有20hm2(300多亩)地的种粮大户,葛义芳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买东方红拖拉机时的情形。

焦智慧,张金库[8](2010)在《如何正确使用《零件图册》和《使用说明书》》文中指出

杨建平[9](2009)在《江苏省拖拉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过程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拖拉机作为农业机械的主要动力机械,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未来农民收入、城镇化水平、农业集约化水平提高的潜力很大,农机市场前景广阔,给拖拉机行业带来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现状和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总结出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农用拖拉机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而且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同,对农业技术装备需求也不同,采取的发展思路和策略也不尽相同。农用拖拉机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制约,在小规模经营和工业反哺农业初期,政府通过补贴、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农用拖拉机发展的根本在于技术创新,根据中国目前农机化发展现状,构建农机科技创新体系,解决农机化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用拖拉机使用的标志在于农业技术装备能否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因而农机制造业在资金、产品结构调整,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适应性,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是推动中国农机化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总体情况和拖拉机发展现状,分析江苏省机械化及拖拉机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实践和理论依据。江苏省地处华东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从地域上看,苏南、和苏北的农业生产的情况、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农村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是直接影响大中小型拖拉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各地拖拉机发展水平详细调查研究,如拖拉机总动力数量和拖拉机功率的分布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获取大量资料和统计材料的基础上,以战略管理基本理论为指导,对为翔实地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江苏拖拉机发展的新思路,对江苏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起指导作用。

刘振营[10](2005)在《大中型轮式拖拉机战役分析与展望》文中指出大中型轮式拖拉机战役及进展40多年来,中国的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以上海-50、铁牛-55和江苏-50型等少数几个产品一统天下。随着近几年秸秆还田机、青饲收获机、牧草机械和农村工程机械等作业机具的发展,对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出现了新的需求。特别是农场系统近两年完善了经

二、上海—50型拖拉机部分零部件维修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50型拖拉机部分零部件维修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适用于果园作业的中型拖拉机改进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果园型拖拉机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现有中马力拖拉机分析
    2.1 果园用户需求
    2.2 果园机型标杆情况及现有中拖的不足
    2.3 整机改进方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整车外形尺寸改进及动力升级
    3.1 整车外形尺寸改进
        3.1.1 整车高度尺寸调整
        3.1.2 整车宽度尺寸调整
    3.2 动力系统改进升级
        3.2.1 散热面积计算
        3.2.2 空滤器额定空气流量计算
        3.2.3 油箱容积计算
    3.3 液压提升系统改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动系计算、建模分析及改进
    4.1 传动系输入参数设定
    4.2 传动系KISSSOFT建模分析
        4.2.1 离合器校验计算
        4.2.2 变速部分零件强度计算分析
        4.2.3 动力输出部分零件强度计算分析
    4.3 传动系箱体强度建模分析
        4.3.1 传动系箱体建模
        4.3.2 果园型拖拉机工况设定
        4.3.3 箱体受力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果园拖拉机防翻架设计及建模分析
    5.1 果园拖拉机防翻架设计
    5.2 防翻架建模
    5.3 拖拉机翻车工况设定
    5.4 防翻架整体强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样机试制与试验验证
    6.1 样机试制及整机参数测量情况
    6.2 样机试验验证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40马力拖拉机传动系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拖拉机传动技术国际现状
        1.2.2 拖拉机传动技术国内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传动系设计输入参数的确定
    2.1 原车型整车及传动系参数
    2.2 功率升级后整车及传动系参数选择
        2.2.1 市场调研及数据分析
        2.2.2 产品配置设计
        2.2.3 传动系设计输入参数的确定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UG的箱体建模及受力分析
    3.1 UG及Hypermesh技术简介
    3.2 基于UG的箱体建模
    3.3 基于Hypermesh的箱体受力分析
        3.3.1 拖拉机工况及边界条件设定
        3.3.2 网格划分及材料参数设定
        3.3.3 离合器壳体强度分析
        3.3.4 变速箱体强度分析
        3.3.5 半轴套管强度分析
        3.3.6 箱体改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KISSsoft的传动系建模及校核
    4.1 KISSsoft技术简介
    4.2 基于KISSsoft的传动系建模
    4.3 变速箱内零部件强度计算
        4.3.1 各零部件输入参数的确定
        4.3.2 齿轮强度计算
        4.3.3 轴及轴承计算
        4.3.4 离合器选择及校验计算
    4.4 变速箱优化方案
    4.5 优化后传动系的实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拓展研究及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文献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1949-1957 年
        一、增补旧式农具
        二、改良旧农具、推广新式农具
        三、农业机械化示范
        四、起步阶段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1958-1965 年
        一、开展农具改革运动
        二、国营拖拉机站的下放与回收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跃进”与整顿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1966-1978 年
        一、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湖北的召开
        二、农业机械推广的三次“大会战”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1979-1984 年
        一、调整农业机械工业
        二、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
        三、调整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第二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和经营体制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
        一、国家
        二、集体
        三、农户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一、国家经营
        二、集体经营
        三、农户经营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一、国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二、集体经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三、户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
        一、湖北省的自然灾害
        二、自然灾害威胁农业生产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促进
        一、土地改革与农业机械推广
        二、农业合作化与农业机械推广
        三、人民公社体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第三节 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内在要求
        一、满足城市和工矿人口区的粮食需求
        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产品销售市场
        三、有利于重工业从农业抽取发展资金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的建立
        一、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二、排灌机械工业
        三、拖拉机及内燃机制造业
        四、水田“三机”制造业
    第五节 湖北省能源工业的壮大
        一、石油工业的建立
        二、城市电力工业的发展
        三、农村小水电站的兴建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作用
    第一节 增强农业抗灾害能力
        一、减轻旱涝灾害破坏
        二、抑制病虫害
    第二节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一、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二、能够抢季节、保农时
        三、增加粮食产量
        四、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第三节 增强治理山河能力
        一、兴修水利
        二、促进农田改造
        三、扩大农田面积
    第四节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一、改善种植业结构
        二、繁荣农村副业生产
    第五节 重塑农村劳动力市场
        一、节省农村劳动力
        二、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
        三、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
结语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评析
    一、成效与失误
    二、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农机保险赔付对缓解事故经济负担的影响 ——基于江苏省理赔农户的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农业机械
        1.2.2 农机风险
        1.2.3 农机保险定义及理论基础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
        1.3.2 关于农机保险发展的研究
        1.3.3 现有文献对本文的启示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图
    1.8 章节结构
    1.9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9.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1.9.2 本研究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我国农机保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1 我国农机保险发展历程
        2.1.1 起步发展阶段
        2.1.2 萎缩停滞阶段
        2.1.3 试点试行阶段
    2.2 我国农机保险发展的政策背景
    2.3 我国农机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2.3.1 法规条例设计有待完善
        2.3.2 地区发展不平衡
        2.3.3 保险公司缺乏积极性
        2.3.4 农户参保意识不强
第三章 我国农机保险运行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3.1 政府主导下专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农机保险模式
    3.2 政府扶持下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农机保险模式
    3.3 农机互助保险模式
    3.4 农机保险运行模式的特点
第四章 江苏省农机保险发展现状和理赔情况分析
    4.1 江苏省农机保险发展现状
    4.2 农机保险参保及理赔情况分析
        4.2.1 农机保险参保情况
        4.2.2 农机保险理赔情况
    4.3 农机事故与农机保险的描述性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农机事故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
    4.4 农机保险赔付与农户经济负担研究
        4.4.1 农机保险赔付对减轻事故经济负担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对农机保险理赔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户对农机保险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5.2 农户对农机保险理赔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的选择
        5.2.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东方红LX904拖拉机变速箱故障诊断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变速箱故障诊断发展现状
        1.2.1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发展
        1.2.2 变速箱故障诊断发展现状
2 变速箱概述
    2.1 东方红拖拉机变速箱的组成及结构
        2.1.1 变速箱的组成
        2.1.2 变速箱的构造
    2.2 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2.2.1 齿轮传动类型
        2.2.2 变速箱齿轮传动比
        2.2.3 变速箱变速原理
        2.2.4 变速箱齿轮旋转方向
        2.2.5 同步器
3 变速箱挡位及路线传递
    3.1 变速箱挡位
        3.1.1 齿轮名称
    3.2 挡位传递路线
        3.2.1 主、副变速杆简介
        3.2.2 变速箱结构图
        3.2.3 挡位及路线
    3.3 变速箱拆装
        3.3.1 变速箱拆卸
        3.3.2 检查
        3.3.3 变速箱的装配
4 变速箱常见故障
    4.1 自适应滤波技术
        4.1.1 自适应滤波原理
        4.1.2 自适应滤波器模型
        4.1.3 试验及数据采集
        4.1.4 变速箱振动信号的频率分析
        4.1.5 振动信号的调制解调分析
    4.2 变速箱异响
        4.2.1 故障现象
        4.2.2 故障机理分析
        4.2.3 故障诊断过程
    4.3 变速箱挂不上挡
        4.3.1 故障现象
        4.3.2 故障机理分析
        4.3.3 故障诊断与排除
    4.4 变速箱换挡困难
        4.4.1 故障现象
        4.4.2 故障机理分析
        4.4.3 故障诊断与排除
    4.5 变速箱乱挡
        4.5.1 故障现象
        4.5.2 故障机理分析
        4.5.3 故障诊断与排除
    4.6 变速箱自行脱挡
        4.6.1 故障现象
        4.6.2 故障机理分析
        4.6.3 故障诊断与排除
        4.6.4 实例1:高一挡脱挡
    4.7 变速箱摘不掉挡
        4.7.1 故障现象
        4.7.2 故障机理分析
        4.7.3 故障诊断与排除
    4.8 变速箱漏油
        4.8.1 故障现象
        4.8.2 故障机理分析
        4.8.3 故障诊断与排除
    4.9 变速箱轮齿断裂
        4.9.1 故障现象
        4.9.2 故障机理分析
        4.9.3 预防措施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纯电动拖拉机模块化整机匹配及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电动拖拉机的发展过程及其相关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电动拖拉机整机模块化匹配研究
    2.1 动力模块匹配
    2.2 电池模块匹配
    2.3 前桥转向模块匹配
    2.4 后桥模块匹配
    2.5 耦合器模块匹配
    2.6 悬挂提升模块匹配
    2.7 整机三维模型建立
    2.8 本章小结
3 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研究
    3.1 电机驱动构型分析
    3.2 双电机驱动方案研究
    3.3 分汇流双电机耦合器设计
    3.4 分汇流双电机耦合器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ADAMS的驱动系统运动仿真研究
    4.1 建立传动系的ADAMS模型
    4.2 动力输出540 r/min运动仿真
    4.3 动力输出750 r/min运动仿真
    4.4 主电机单独驱动仿真
    4.5 调速电机单独驱动仿真
    4.6 本章小结
5 纯电动拖拉机关键部件强度分析研究
    5.1 连接构件的强度分析
    5.2 前桥转向横梁强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东方红·新农村(论文提纲范文)

葛义芳:承包千亩地, 认准“东方红”
焦同生:“东方红”帮我盖起小洋楼
李树兰:依靠科技致富的“女汉子”
    忆往事, 不堪回首
    买农机, 大显身手
    学农技, 助推生产
梁善鸿:带领众人实现脱贫的“90后”拖拉机手
    儿时记忆
    赚钱购农机
    开着东方红走出的致富路

(9)江苏省拖拉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及拖拉机研究现状概述
        1.2.1 国内农业机械化及拖拉机发展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国外农业机械化及拖拉机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技术线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外拖拉机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分析
    2.1 全球拖拉机发展概况
        2.1.1 拖拉机发展简史
        2.1.2 农业用拖拉机分类
    2.2 美国的拖拉机发展概况
        2.2.1 美国农业概况
        2.2.2 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2.2.3 美国拖拉机发展状况
    2.3 法国拖拉机发展概况
        2.3.1 法国农业概况
        2.3.2 法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2.3.3 法国拖拉机发展状况
    2.4 日本的拖拉机发展概况
        2.4.1 日本农业概况
        2.4.2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2.4.3 日本拖拉机发展状况
    2.5 韩国的拖拉机发展概况
        2.5.1 韩国农业概况
        2.5.2 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2.5.3 韩国拖拉机发展状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拖拉机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分析
    3.1 中国农业生产概况
        3.1.1 中国粮食生产情况
        3.1.2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分布
        3.1.3 中国农业发展情况
    3.2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现状
        3.2.1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3.2.2 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3.2.3 中国拖拉机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拖拉机发现状的调查分析
    4.1 江苏农业生产概况
    4.2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4.3 江苏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成绩
    4.4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分析
    4.5 江苏省无锡市农业机械化概述
        4.5.1 无锡市农业生产概况
        4.5.2 无锡市农机化发展历程
    4.6 无锡市锡山区农机化发展与现状
        4.6.1 无锡市锡山区农机化现状
        4.6.2 锡山区农机化发展历程
    4.7 锡山区拖拉机的发展与现状
        4.7.1 锡山区拖拉机的发展历程
        4.7.2 锡山区拖拉机基本情况
        4.7.3 2003年-2007年锡山区拖拉机基本情况
        4.7.4 锡山区拖拉机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4.7.4.1 锡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4.7.4.2 锡山区拖拉机发展的制约因素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探讨江苏省拖拉机发展模式
    5.1 江苏省各区域拖拉机发展情况
    5.2 国外拖拉机发展经验对江苏省的启示
        5.2.1 日本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5.2.2 其他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对江苏省的启示
    5.3 促进江苏拖拉机发展的对策
        5.3.1 对促进江苏省拖拉机整体发展水平建议
        5.3.2 江苏省各区域拖拉机发展的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之处
        6.1.3 不足之处
    6.2 回顾
    6.3 当前拖拉机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上海—50型拖拉机部分零部件维修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适用于果园作业的中型拖拉机改进设计[D]. 李永胜. 山东大学, 2020(02)
  • [2]40马力拖拉机传动系优化设计[D]. 王林. 山东大学, 2020(11)
  • [3]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D]. 冯兵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4]农机保险赔付对缓解事故经济负担的影响 ——基于江苏省理赔农户的问卷调查[D]. 过妍.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东方红LX904拖拉机变速箱故障诊断解析[D]. 周运超.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6]纯电动拖拉机模块化整机匹配及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研究[D]. 杨延超.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7]东方红·新农村[J]. 秦志斌. 农业机械, 2013(30)
  • [8]如何正确使用《零件图册》和《使用说明书》[J]. 焦智慧,张金库.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0(01)
  • [9]江苏省拖拉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 杨建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10]大中型轮式拖拉机战役分析与展望[A]. 刘振营. 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二集), 2005

标签:;  ;  ;  ;  ;  

上海——50型拖拉机部分零部件维修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