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及其发展

试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及其发展

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5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加大,很多高校在对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与社会的发展需求错位的情况,人才培养是需要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不断的改变。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应用型人才的缺乏是比较严重的,很多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也更加倾向于应用型人才,实际的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大都忽视了这一点,这对人才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加强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问题;策略

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人才紧缺的问题出现,在这种人才紧缺的情况下,我国高校加大了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但却出现了人才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尽管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似乎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建设上还存有一定的问题。一直以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都分为理论知识与实验两大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将理论知识作为重点部分进行讲授而忽视实验操作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间接的体现出专业建设的不全面性。

一、目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目前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来分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课程设置问题,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相较于电子信息工程以及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专业的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模式与课程的设置不相符,培养模式向高层次发展,而专业特色却不够明显。其次是师资队伍强,担任此专业的教师大都是刚毕业的硕士或研究生,缺少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再次是不够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很多院校在实验环节中都是在进行验证型的实验,缺少研究型和设计型的实践内容。最后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上的问题,很多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尝试从多方面去解决问题,要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

二、对当前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建设及发展具体策略展开简要分析和探讨

(一)整合及优化相关课程构建起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以往的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课程知识内容较为单一严重缺乏全面性,导致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无法满足当前社会行业发展实际需求。为此,就应对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的优化和整合,应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专业实训有机融合,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新知以及切实提升学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也更加全面。应努力构建起健全完善的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帮助和推动学生对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知识的强化和理解。除此以外,也应重视学生专业各项能力协调统一发展、以及专业各学科内容的良好衔接,应构建起独具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充分依据社会和行业发展实际需求对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课程进行细化突显专业特点,使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特点和优势获得充分发挥。按照专业实际教学需求和特点将专业课程细化成必须课及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选择的空间切实推动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二)应重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和专业教学总体水平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前提,为此要求学校应对当前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熟悉,将提高专业教师素养和师资力量建设当做主要工作和任务来抓,健全和完善专业教师聘用机制,引入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教学经验以及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本校原有专业教师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定期组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展开培训和学习,继而有效提高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要求专业教师自身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积极进取通过互联网展开自主学习等多种途径,及时学习和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保证把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继而保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和有效丁的不断提升,切实推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持续发展和进步。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应采取专业实验教师与专业理论课教师合一的形式,具体来讲就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理论课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同时采取和落实“六个一”机制,具体为每个星期组织开展一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活动,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学具体情况进行聪姐汇报和交流等;每两个星期组织开展一次专业公开课,教师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个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准也座谈会,让学生充分表达对专业课程和专业学习的建议和想法;各学期与其他院校联合开展一次专业学术探讨交流会;各学期假期指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当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每两年开展一次专业重点课程建设。

(三)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对培养目标的达成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措施包括:

(1)删除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性小的课程,适当减少部分对本专业而言过多的课程学时,新开设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或实践,增加与本专业相关性大的课程学时。

(2)在课程组织上,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突出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课程的关联性,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形成了信息处理理论、信息处理软件设计和信息处理硬件设计三个课程群。

(3)制定完善的、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四)应重视专业实践教学,有效培养和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由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身具备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专业,为此在专业实際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这对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同时也能有效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满足当前社会行业发展对高素质综合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更加有助于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及专业综合素养为专业教学最终目标,构建起独具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保证各项基础性设备设施,转变陈旧的实验考核方法,对学生给予充足的实验室开放时间有效激发学生实验实践兴趣;学校也可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的形式共同成立专业实验实训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实训平台,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获得有效激发,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1]刘东旭,刘洋洋.浅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发展[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317-00317.

[2]刁其龙.试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低碳世界,2015(23):256-257.

标签:;  ;  ;  

试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及其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