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新基因msid2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

小鼠新基因msid2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

论文题目: 小鼠新基因msid2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免疫学

作者: 陈留存

导师: 沈倍奋,邵宁生

关键词: 基因,基因表达,细胞定位,原位杂交,细胞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植物和线虫中,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涉)可以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这种现象被称为系统性RNAi(systemic RNAi)。线虫sid-1基因(systemic RNAi interference deficient)是Wiston等人于2002年在研究线虫RNAi现象时发现的与线虫的系统性RNAi相关的一个新基因,如果该基因突变,线虫将丧失系统性RNAi。 迄今为止,已在小鼠、大鼠及人等多种生物中发现sid-1基因的同源基因存在,但是关于其功能的研究尚未见报导。为研究哺乳动物细胞中RNAi的机制及该类基因的功能,我们克隆了小鼠的sid-1同源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我们所扩增的序列较GeneBank所公布的BC025888序列多出15个bp,其编码的蛋白较公布序列多出5个氨基酸,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编码基因,命名为msid2,并在GeneBank登录,序列号为AY562214。然后我们分析了其功能域、基因组结构、染色体定位及表达谱特征。基因组分析表明,该基因定位于小鼠16号染色体,基因组序列大约为26kb,含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353bp,编码450氨基酸残基的碱性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SID2蛋白可形成2个亮氨酸拉链(110-131,117-138氨基酸),1个DED结构域(82-145氨基酸),1个cyclin结构域(334-409)。RT-PCR方法证明msid2基因在成年及新生小鼠的大脑、小脑组织表达明显高于非神经组织;原位杂交显示msid2基因在10.5及12.5天小鼠胚胎的端脑、间脑及后脑中表达高,其他组织表达不明显;另外在成体的大脑皮层、海马及脊髓的神经元胞体中均有明显表达。 利用pEGFP-N1载体融合msid2全长基因及其不同片段瞬时转染CHO细胞及COS-7细胞发现,mSID2蛋白定位于细胞的内膜系统,而且其C-端(400-450aa)的最后一个跨膜区对其正确定位有重要作用。形态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msid2全长基因及其不同片段于CHO细胞及COS-7细胞发现,24小时可导致细胞G0-G1期阻滞,48小时、72小时可导致部分细胞凋亡。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msid2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三部分 mSID2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研究及诱导凋亡的初步观察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四部分 msid2基因对P19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附录

发布时间: 2005-09-05

相关论文

  • [1].人类新基因MAGE-H1/Apr-1与APMCF1结构与功能的的初步研究[D]. 晏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
  • [2].RFP13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D]. 叶中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3].Ccd1基因发育表达谱和初步功能研究[D]. 景孝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4].c-Abl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调节C/EBPβ转录活性的研究[D]. 李晓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5].利用基因打靶制备生产人血清白蛋白转基因猪的初步研究[D]. 孙世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6].非编码RNA克隆分析及其功能初步研究[D]. 付汉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7].斑马鱼平滑肌特异性基因SM22α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D]. 杨雪艳.复旦大学2005
  • [8].斑马鱼发育调控基因DRG1和DRG2的克隆、表达谱分析及功能研究[D]. 魏东旺.复旦大学2005
  • [9].BTB基因家族成员BTBD8、KLHL7和KLHL9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 徐坚.复旦大学2005
  • [10].小鼠新基因Biot2的克隆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 王春婷.四川大学2007

标签:;  ;  ;  ;  ;  

小鼠新基因msid2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