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负责行为研究

游客负责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突出的经济和社会现象。随着其快速发展,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旅游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游客不负责任行为直接相关,且集中表现为对目的地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为了最大程度地消除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扩大其积极作用,要求人们采用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负责任旅游。负责任旅游与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可持续旅游、大众旅游、替代旅游有关联,但有区别。负责任旅游一经提出便在游客、旅游组织和企业中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负责任旅游的主体是游客,以负责任方式进行旅游活动的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有一种使命感,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即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尤其是在旅游目的地,把旅游活动在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引发的负面作用降低到最小,并且最大程度地推动旅游的积极贡献,使目的地居民和社会整体受益。世界许多旅游组织和企业制定了相关的游客负责任行为规范。负责任旅游行为的反面是不负责任旅游行为。这种行为在不同的客源国和目的地表现各不相同。中国公民国内和出国旅游中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是我国游客不负责任行为的集中表现。游客不负责任行为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根源。跨文化冲突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此外,游客不能适时置换空间认识也会导致其不负责任的行为。针对游客不负责任行为出现的原因,本文提出了游客负责任行为的跨文化管理策略。其中非常重要的对策是结合目的地社会文化背景制定游客负责任行为规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者提出了规范制定的具体建议。为了了解我国游客对负责任旅游概念的理解以及游客负责任行为的认识,本文作者对来上海的国内游客做了问卷调查。我国绝大部分游客还不知道《公约》和《指南》。游客已经意识到旅游对目的地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种认识只停留在表层上,并且对旅游的负面作用认识不够全面,认为旅游主要影响目的地的环境,而对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影响认识不足。此外,大部分游客并不知道如何从自身做起来消除或减少这种消极影响。游客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责任感认可度较低。游客越来越注重更大范围的旅游社会环境质量,事实上,这种旅游质量呈现出下滑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旅游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因此,减少旅游负面影响的新型旅游方式的出现显得紧迫而重要。一些游客开始认识到游客和旅游企业应该对目的地承担一定的责任和贡献的作用。针对我国游客负责任行为的调查分析,作者提出了消除游客不负责任行为的具体措施的建议,并强调,提高全民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最终使我国旅游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现状和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二章 概念术语
  • 2.1 负责任旅游概念及游客负责任行为规范
  • 2.3 负责任旅游和其他类型旅游的关系
  • 第三章 游客不负责任行为理论分析
  • 3.1 游客不负责任行为表现
  • 3.2 基于跨文化理论的分析
  • 3.3 基于空间理论的分析
  • 第四章 游客负责任行为管理对策
  • 4.1 游客负责任行为跨文化管理策略
  • 4.2 我国游客负责任行为规范制定建议
  • 第五章 我国游客负责任行为概况调研
  • 5.1 问卷市场调查准备概况
  • 5.2 我国游客负责任行为现状
  • 5.3 我国游客不负责任行为原因分析
  • 5.4 消除我国游客不负责任行为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游客行为展望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负责任旅游的五大误区[J]. 人与生物圈 2011(02)
    • [2].大学生负责任旅游的理论及行为探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1)
    • [3].国内“负责任旅游”研究综述[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4(01)
    • [4].国内“负责任旅游”研究综述[J]. 绿色科技 2013(12)
    • [5].南非负责任旅游的兴起及其意义[J]. 世界地理研究 2008(01)
    • [6].“负责任旅游”对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启示[J]. 中国外资 2012(08)
    • [7].中国负责任旅游政策发展研究[J]. 中国商贸 2010(06)
    • [8].村落遗产地负责任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湖南省芋头侗寨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9].民族地区负责任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与实现路径[J]. 商讯 2019(02)
    • [10].国外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维度述评[J]. 旅游论坛 2010(05)
    • [11].负责任旅游之游客行为守则[J]. 人与生物圈 2011(02)
    • [12].基于负责任旅游的政府管理行为[J]. 旅游科学 2012(02)
    • [13].文献综述视角下负责任旅游的实践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7)
    • [14].“负责任”旅游感知对目的地贡献度的影响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5(03)
    • [15].基于“负责任旅游”理念的国内进藏游客教育体系构建[J]. 科技和产业 2012(07)
    • [16].埃里克·富尼埃:负责任旅游,感受更天然的霞慕尼[J]. 西部广播电视 2012(Z3)
    • [17].“负责任旅游”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 旅游论坛 2012(03)
    • [18].多元视角下健康旅游发展路径探析[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08)
    • [19].“负责任旅游”视角下的大山包旅游开发研究[J]. 绿色科技 2014(04)
    • [20].旅游环境解说研究述评[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2(01)
    • [21].水利风景区游客管理研究——基于负责任旅游[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08)
    • [22].旅游思想汇——扶贫与旅游[J]. 旅游研究 2017(05)
    • [23].三亚本科大学生负责任旅游的认知调查研究[J]. 中国市场 2014(16)
    • [24].旅行社社会责任与游客满意度和重复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以兰州游客为例[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5].山西旅游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研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 [26].遗产责任:概念、特征与研究议题[J]. 旅游学刊 2014(11)
    • [27].基于“涵化”理论的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探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8].生态旅游、负责任旅游与低碳旅游辨析[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9].印第安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J]. 拉丁美洲研究 2012(05)
    • [30].旅游地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1(04)

    标签:;  ;  ;  

    游客负责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