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二入”真体验一山一水醉诗情

“三读二入”真体验一山一水醉诗情

——农村初中山水古诗鉴赏教学问题与对策

商弘治

摘要:本文就目前农村初中山水古诗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初中山水古诗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了三年的探索对策的实践尝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比较切合农村实际的农村初中山水古诗教学有效策略——“三读二入”。“二入”就是“入景”和“入情”,这是我们山水古诗教学的目标要求;“三读”就是“读背景”、“读文本”、“读体验”,“读背景”走近作者,“读文本”走进文本,“读体验”走出文本;三者递进助推,螺旋上升,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三读二入”;体验;山水古诗;共鸣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山水古诗,其实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画就是一首动情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农村学校的学生生活在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但是农村初中大部分语文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优势资源,也不知道如何利用,因此直到今天,存在严重山水古诗教学问题。针对此现状,笔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三读二入”体验式山水古诗鉴赏教学法。

一、问题聚焦

笔者根据山水古诗的教情和学情,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把山水古诗的教学问题分为教学方面、学生层面。

1.教方面的问题

(1)重应试题目训练讲解,轻生活体验的链接

由于应试,许多语文教师追求功利,而轻视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然后归纳解题方法,把山水古诗教学格式化。

例如,上《春望》,教师讲授这首诗的背景和大意之后,就把事先设置好的几个与中考题型相似的题目给学生,如:题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歌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题2.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完成解题,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大讲特讲题1描写景物类怎么解,题2思想情感类怎么解,并把不同类型题的解法进行方法归集,到此就算把这首诗鉴赏完毕。

作为中国古典山水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中所包含的自然美、艺术美、语言美等等。诗歌教学应把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作为根本,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山水风光来加深对古典山水诗歌的主观体念,这才是学习成功之道。

(2)“以本为本,就诗讲诗”,一讲到底

“以本为本,就诗讲诗”是指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参怎么写,我们就怎么教;对诗歌仅仅停留在句子的翻译;很少对重点字词进行有效的梳理;很少对古典山水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细致分析;很少把山水诗歌中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的联系起来;很少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感悟;很少让学生与作者思想形成共鸣。例如,在教《过故人庄》时,有的教师完全照搬教参,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没有教师独特的理解,没有教师的创作;没有学生的自主思考,没有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也很迷惑;课堂静悄悄,学生昏昏然。

2.学方面的问题

(1)仅仅停留在“识记”学习层面

95%的学生对山水古诗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识记”层面,远没有达到“鉴赏”这一层面;9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懂鉴赏;仅有5%的学生明白了“意象”这个概念,10%的学生领会了“情景交融”这种表现手法。

(2)读不懂诗,畏诗如虎,更无体验

93%的九年级学生连比较简单的山水古诗都读不懂,仅仅停留在“山是山,水是水”这一层面,更别说链接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意境的领会了,于是出现畏诗如虎的惨状也不足为怪了。总之,目前农村初中山水古诗教学已走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之中。农村初中山水古诗鉴赏教学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路在哪里?

二、理性思考

1.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作祟

应试教育把中考成绩作为教学成果,导致教师为了追求学生考试成绩,而采取许多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通过格式化的做题,拔高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2)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诗歌本质脱离

“诗言志,歌咏言”,这是前人对诗歌本质的概括和总结。什么是志?《毛诗序》解释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可见,所谓的“志”,就是诗人内心的感情的抒发。诗歌是思想的反映,感情的产物。但是目前初中诗歌教学方法要么是完全以行为主义机械训练,急功近利地追求分数;要么教师一讲到底,把自己的认知和体验灌输给学生,代替学生的体验,完全背离了诗歌的本质和诗歌鉴赏这一心灵之学的教学规律,完全抛弃了培养语文素养的语文教学真谛。

2.诗歌教学的出路

(1)农村丰富的山水资源为山水古诗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体验条件

农村学生本来就生活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春看山花烂漫、草长莺飞,夏看绿树成荫、碧波千里,秋看层林尽染、瓜香果熟,冬看银装素裹、残荷芦荻。这为我们农村学生学习山水诗歌作了厚实的体验铺垫,教者就应该把学生的厚实体验与山水诗歌意境链接起来,这样就能让学生更深地走入山水诗歌的“景”与“情”中。

(2)山水古诗鉴赏教学出路——链接学生体验与诗之意境

山水古诗鉴赏教学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即用“三读”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二入”的教学要求。

因为农村的山山水水、四季更替、花草虫鱼、民风民俗、农桑劳动等,不仅为农村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体验资源,所以在教这些山水古诗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三读”策略),就可以把学生的体验与诗歌意境链接起来,走入文本、透过形象、建构出一种新体验。因为体验是一种建构,只是体验这种建构不是以达到某种外在的实体结果来进行的,而是通过改变学生的意识和心理世界来进行的。学生在顺应或同化或共鸣古人的体验的时候,就动态生成一种全新的体验,走出了文本。这就达到我们的山水古诗鉴赏教学的要求——“二入”,即“入景”和“入情”。

3.“二入”与“三读”的内涵

(1)所谓“二入”就是“入景”和“入情”,这是我们山水古诗鉴赏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入景”是指我们在山水诗歌教学中,唤醒学生对身边所见到的优美风景的体验,感受并再现山水古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入情”说到底就是要求学生能准确细腻的把握作者在古典山水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能实现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思想共鸣。

(2)所谓“三读”是指“读背景、读文本、读体验”。这是针对农村初中山水古诗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探索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走出山水古诗鉴赏教学困境的有效的教学策略。①读背景:读背景读诗人写作背景,就是教师在鉴赏教学山水古诗的时候,让学生了解背景材料,以引导学生走近作者。②读文本:读文本就是教师在鉴赏教学山水古诗的时候,首先运用比较教学法,联系生活体验,品味诗中关键字词,初步感知全诗;其次从个别意象入手,联系生活体验,整体俯视,把握意象群,初步体悟诗之意境;最后促进学生领会诗情,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实现引导学生走入文本③读体验:读体验就是教师在鉴赏山水古诗教学的时候,课前采用探究性作业或集体组织体验活动等形式,观察体验,为鉴赏某诗作好准备;课中运用联想,以类似的景和类似的情,巧妙提问唤醒学生体验,对接形象,产生共鸣,升华体验——实现引导学生走出文本。④读背景:读文本与读体验的逻辑联系读背景是为了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生活体验,进而走近作者;读文本是为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体验是为了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读背景、读文本与读体验三者递进助推,螺旋上升,实现教学目标。

4.“二入”与“三读”的关系

“二入”是我们山水古诗鉴赏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三读”是达到山水古诗鉴赏教学目标要求具体策略。依托“三读”走进文本,实现“二入”,走出文本。

三、应对策略

1.以“二入”作为我们的教学要求

“二入”就是“入景”和“入情”。古典山水诗歌中的意象,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与诗人的主观情思巧妙结合创造出“意与境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意境。在这些山水诗中,诗人捕捉到的意象与他的艺术技巧相得益彰,使诗中山水成为“情中之山”、“情中之水”,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作家所创设的情境中,体验诗人通过各种景物的描写而形成的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建构新体验,真正走出文本。

2.以“三读”作为我们的教学手段

(1)读背景——引导学生走近作者

①读什么——诗人写作背景

读诗要读写作背景、诗人生平思想风格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知人论世,才能走近了作者,才能走进或走出作品文本。每一篇作品,都有产生特殊的背景,因此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际遇以及对诗人的性格、思想等做一些必要的介绍,这有利于诗歌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这是学生进入“诗境”的前提。例如,上《江雪》,学生会认为它是一首写雪景的诗歌,其中蕴含了一些淡淡的愁,但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愁,学生无法体会。若教者告诉学生这是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在此情此景之下,那么学生就可能得出这样的答案:诗人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②怎样读——教师介绍讲授、学生自读

让学生了解背景材料,其主要途径:教师介绍,学生自读。

首先,教师介绍背景。把鉴赏的某首古典山水诗所涉及到的背景资料择其主要的介绍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走近作者。

例如,上《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教师集中介绍刘禹锡的性格和遭遇,学生就深入的体会了诗人在这首诗歌中所流露出来的遇挫折仍豪迈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什么能吟唱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绝句。

当学生在阅读山水古诗遇到不能领会的感情,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背景,促进学生领会诗歌的内容,读懂该诗。让学生走入文本。

例如,上《次北固山下》,教师在让学生自主阅读,当学生不能明白作者因何思乡时,教师可以在此处简单的介绍当时王湾长年游历江南,处异乡、见此景、生此情。于是学生恍然大悟,顿释前疑。

其次,学生自主阅读。学生自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在我们课文中与课外的练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作家,有利于学生主动、广泛地了解背景、走近作者。

③读文本——引导学生走入文本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古典山水诗歌写作年代较为久远,且思想内容较为深刻、含蓄,学生对其理解往往只是表面,怎样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呢?那么就涉及到山水诗歌读什么的问题,从小处着眼,比如尝试着从一句诗中让学生找出关键词来理解整句诗歌的意思;从大处着眼,让学生抓关键意象来理解整首诗歌的意境,使学生阅读古典山水诗歌时如临其境。

第一,运用比较,品味字词,初步感知。古典山水诗歌用词凝练厚重、言简意赅。“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说法,可见古人非常讲究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对于诗歌教学而言,阅读诗歌时如能运用比较教学法(对比和类比),抓住一些描景状物较形象的词语,抓住一些能较直接表现作者感情的字词,进行细细品味,则犹如找到一把能开启诗歌意蕴的钥匙,迅速解读诗歌。

例如,上《暮江吟》,学生朗读后,教师让他们圈出有障碍的词语,归集学生的圈有“瑟瑟”、“可怜”;然后讨论“瑟瑟”、“可怜”的含义,指出“瑟瑟”为碧绿色宝石。这里形容背阴处的江水颜色。“可怜”为可爱。在这里它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词语。在梳理好字词后,教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诗歌,然后通过设置如果把“铺”换成“照”好不好,其原因是什么,来培养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朗读、梳理字词,初步感知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后,教师再将“铺”改为“照”进行类比,通过比较教学法,让学生体会到“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正由于残阳的斜射,才会出现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第二,个别入手,整体把握,初步体悟。任何一首山水诗,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诗人的情感意旨往往是诸多“意象”彼此组合连缀起来形成的,因而通过局部的,具体的“意象”,从作品所描绘的具体景象切入,再从整体上把握作者贯穿于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例如,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该诗中的“豆”、“草”、“锄”等意象,都是平淡无奇的“农家物”,就构成了平静自然的田园风光;通过“种豆”、“理荒秽”、“荷锄”等,把平常的“农务活”拼接起来,就构成了质朴而醇美的田园生活。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同流合污,我们可以从中初步感受到作者那种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以及淡泊宁静的心情。

④读体验——引导学生走出文本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鉴赏古典山水诗歌的方面,走进文本的同时,也应该走出文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引导他们从生活中体验。实现课外与课堂有效链接,加深学生对古典山水诗歌的理解,最终让学生从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情操。在教学实践中,第一明确读的对象,第二采取怎样的方法读。

首先是读什么——山水自然的优美意境、新体验。农村学生学习山水诗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就位于千岛湖畔,学生满眼都是清清的湖水、翠翠的青山。经常能看到“一舸泛波,沉鳞竟跃”的灵动;经常能欣赏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旖旎;经常能欣赏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经常能听到“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悦耳;经常能感受到“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温馨。如果把这样生活与古典山水诗歌有机的衔接起来,那么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指导学生读自然、读生活、唤醒学生的体验、走进文本,领会诗中所蕴含的优美意境和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而读了山水自然优美意境之后,还要读“新体验”。所谓“新体验”是指在课堂上学生在链接了自己的体验记忆与诗歌意境,与诗人产生了共鸣,二者相融,建构出新的体验。

其次是怎样读——观察体验,形象对接,感情共鸣,升华体验,主要涉及以下两点:第一,观察体验形成共鸣:“生活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唯有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将看到的神奇与美好、温馨与和谐,与古典山水诗歌中的青山绿水有效的衔接起来,从而产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所以组织学生去观察去体验。

例如,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先布置学生去观察千岛湖,要求学生写一篇400字左右八月千岛湖的文章。学生们大多描写了千岛湖的清澈,千岛湖的艳丽,且文笔较优美,并能归集八月千岛湖具有哪些特点:姹紫嫣红,秋高气爽等等。通过观察,学生能感知千岛湖壮阔、浩淼的特点,与需鉴赏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洞庭湖相比,二者有相似的特点——壮阔、浩淼,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链接体验,对接形象。学生身边有许多与古典山水诗中所描绘相关或者相近的画面,把他们熟悉的生活体验与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对接起来,引导学生走入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中。例如: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请同学们想想在平时生活中你见到到过诗中所描写的哪些景物?

生:明月,清泉,松林,莲花,竹子,小船、竹林、女孩、莲花、渔舟。

师:请展开联想,现实生活中一场小雨后明月照在松林上会是怎样的情景?这是不是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看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生: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山上林木茂盛蓊郁,轻松如盖,远望如少女的发髻,温润着明月的光泽;清澈的泉水在石上轻轻的流动。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其身边有得天独厚的生活素材,如果教者能巧妙利用这些有用教学资源,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与古诗中的山水对接,学生就会获得对古典山水诗歌鉴赏的审美感受,学生一读山水古诗,眼前就会自然的浮现诗歌中所描写的优美画面的可喜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慎英.体验学习论——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国瑛.中国山水诗研究[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里商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311700

标签:;  ;  ;  

“三读二入”真体验一山一水醉诗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