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溢价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溢价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公司的宝贵资源,它通过合理安排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司决策的质量,提升公司的价值,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很多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愿意为公司治理水平好的公司支付更高的价格,即公司治理存在溢价。那么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是否也存在着公司治理溢价?投资者为中国上市公司支付了多大程度的治理溢价?这不仅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也是激发上市公司主动改善公司治理的关键证据,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溢价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司治理的概念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把公司治理界定为一个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构成的相互制衡的权利配置体系的基础上,认为治理溢价是投资者愿意为具有良好公司治理水平的公司支付的高于公司治理水平一般公司的溢价程度。基于此,从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以及高管激励四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公司治理产生溢价的机理,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企业性质对公司治理溢价的影响。以2010年的115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从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高管激励选取了十三个公司治理变量,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激励、治理层特征、法人股及股东行为强度、高管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六个能够反映公司治理要素水平的公因子,并通过公因子得分加权其方差贡献度构建能够评价公司治理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公司治理评价指标P。其次,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高管持股、法人股及股东行为强度的平均溢价程度分别是0.213、0.266、0.014、0.094、0.212;而治理层特征不存在的溢价;投资者为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支付了溢价,平均溢价程度为0.689;再次,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回归分析,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溢价高于国有上市公司,企业的国有性质对公司治理溢价有负面影响。最后,针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元化股权上市公司、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适当构建董事会监事会和改革对高管的激励机制四条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公司治理要素溢价研究现状
  • 1.3.2 公司治理总体溢价研究现状
  • 1.3.3 公司治理溢价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公司治理溢价的机理及企业性质对其影响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司治理的界定
  • 2.1.2 治理溢价的界定
  • 2.2 公司治理溢价机理分析
  • 2.2.1 股东治理的溢价机理分析
  • 2.2.2 董事会治理的溢价机理分析
  • 2.2.3 监事会治理的溢价机理分析
  • 2.2.4 高管激励的溢价机理分析
  • 2.3 企业性质对公司治理溢价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证研究设计
  •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1.1 样本选取
  • 3.1.2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选择与分析
  • 3.2.1 研究方法选择
  • 3.2.2 因子分析法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变量设计
  • 3.4.1 公司治理变量设计
  • 3.4.2 公司价值变量设计
  • 3.4.3 控制变量设计
  • 3.5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司治理溢价实证检验及分析
  • 4.1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
  • 4.1.1 公司治理公因子提取
  • 4.1.2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构建
  • 4.2 公司治理要素溢价的实证检验及分析
  • 4.3 公司治理整体溢价的实证检验及分析
  • 4.4 企业性质对公司治理溢价影响的实证检验及分析
  • 4.5 实证结果与政策建议
  • 4.5.1 实证结果
  • 4.5.2 政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国债期限溢价测算及应用[J]. 债券 2020(01)
    • [2].中美国债期限溢价的对比——测算方法和宏观预测[J]. 金融经济 2020(03)
    • [3].轨道交通溢价效应差异性:理论、现象及机制[J]. 现代城市研究 2020(09)
    • [4].后临储时代玉米拍卖溢价分析[J]. 粮食问题研究 2019(01)
    • [5].内生溢价还是垂直溢价?——基于制度内生选择的跨文化比较视角[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08)
    • [6].学区房溢价说明不缺教育资源[J]. 金融经济 2016(13)
    • [7].技能溢价研究新进展——基于技术和贸易的逻辑框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5(01)
    • [8].佳都新太:大宗交易溢价率最高的公司[J]. 股市动态分析 2013(52)
    • [9].享乐性溢价和功利性溢价的区别[J]. 新营销 2013(06)
    • [10].银华深证100分级 基金上市首日“双溢价”[J]. 证券导刊 2010(22)
    • [11].外资进入、市场化与技能溢价[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06)
    • [12].教育资源供给能够降低学区房溢价吗?——来自北京市新建小学的证据[J]. 经济学(季刊) 2020(02)
    • [13].涨价还能不挨骂——聊聊产品溢价中的小心机[J]. 国际公关 2018(05)
    • [14].绿色农产品认知、溢价意愿与购买行为实证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6)
    • [15].基于中国隐含波动率和方差溢价的实证研究[J]. 统计研究 2017(10)
    • [16].学区房疯狂溢价的背后[J]. 理财 2016(08)
    • [17].民营企业中期票据发行利率溢价探究[J]. 金融市场研究 2014(08)
    • [18].期限溢价、超额收益与宏观风险不确定性——基于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 2015(03)
    • [19].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10)
    • [20].劳动者技能溢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 2020(06)
    • [21].iPhone5:整合的溢价[J].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2(23)
    • [22].控制权溢价的法律规制[J]. 法制与社会 2010(33)
    • [23].“溢价”的逻辑思考[J]. 中国中小企业 2009(05)
    • [24].我国权证负溢价问题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09(12)
    • [25].公司治理溢价研究脉络及进展探析——基于投资者视角的考察[J]. 证券市场导报 2008(06)
    • [26].环境规制对技能溢价的影响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3)
    • [27].我国是否存在房产溢价之谜[J]. 中国物价 2020(06)
    • [28].重庆市主城区居住用地溢价率空间变异规律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 [29].政府债务、期限溢价与货币政策选择[J]. 财经研究 2017(11)
    • [30].特别纳税调整“市场溢价”问题研究与实践探索[J]. 国际税收 2015(09)

    标签:;  ;  ;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溢价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