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土木工程行业的促进分析作用

互联网+对土木工程行业的促进分析作用

武汉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论述了“互联网+”对土木工程的战略目标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互联网+土木工程”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将土木工程管理参与到“互联网+”中以及实现“互联网+”的对策。分析认为,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引导与支持;培养懂专业、懂网络的人才;逐步形成“互联网+土木工程”的管理意识,对“互联网+土木工程”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土木工程;专业转型

前言:互联网时代,人的需求发生变化,带来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而影响生产模式的变化。传统行业处于社会的大变革中,也将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泛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实质是连接和数据,数字化是基础,连接是创造价值的途径。将分布式的各种关系进行紧密连接,将一切业务过程数字化,基于数据对业务进行分析和重构,从而更好的掌握市场和用户,优化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

以互联网和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各国工业领域的发展主题,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刘振亚提出能源互联网。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1“互联网+”在土木工程行业的表现形式

通过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土木工程行业,实现信息互通、互联与共享,改进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形成“互联网+土木工程”这一新兴产业。通过网络化办公、远程型政务、信息公开等形式,形成一个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监管体系,可提高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决策水平以及为公众服务的水平。

土木工程信息网、土木工程信息接收终端、土木工程信息传输标准、土木信息集成、交互系统等构成了“互联网+土木工程”的主要内容。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结合土木工程的特点,大力开展“土木互联网+”技术的研究,这是“互联网+土木工程”实施技术的保证。另外,培育既懂土木工程又了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发展一批从事土木互联网技术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这是建设“互联网+土木工程”的物质保证。政府应在土木“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合理有效配置,在资源与政策和环境上为土木信息技术的开发提供支持。

2“互联网+土木工程”的战略意义

建设“互联网+土木工程”,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现实需求,是传统行业向互联网时代推进的必然过程,也是土木工程未来的战略任务,具有深远意义。

从国家发展战略及地区经济上看,“互联网+土木工程”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提高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实现富强民主理想的一大支柱。“互联网+土木工程”是整体提高土木工程行业科技建设水平的直接手段。

从政府部门的管理角度看,建设“互联网+”是能加速政府部门的改革和建立更透明、高效管理机制。从土木工程专业的企业角度来看,“互联网+土木工程”可提高企业的装整体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加速企业在宏观、微观上管理模式的创新,能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水平,更能影响企业的思维方式。

从高校教育培养角度,“互联网+”将传统土木工程教育与现代科技手段教育相结合,符合目前我国高校转型目标,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土木工程从业人员个体的角度看,“互联网+土木工程”可使土木工程管理与技术人员与时俱进,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发挥创新能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3将工程管理参与到“互联网+”中

3.1设备租赁管理

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使用的大型设备由自有与租赁两部分构成。为提高设备利用率,目前采用人工进行资源配置,若将自有设备和租赁设备纳入互谅网,可以多单位合作,配合使用,将极大的减少机械设备使用费,进而降低工程成本。

3.2特殊人员管理

大型的建筑公司,都具有优秀的维修、检测及特种作业人才,目前这些人员只为本企业服务,不可避免存在闲置,运用互联网进行合理配置,就可避免人员闲置,提高工作效率、为更多的企业服务,还能给企业带来额外收入。

3.3预制工程管理

目前施工企业预制构件以自有预制场预制与施工现场预制两种。预制厂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构件,可以逐渐建立市场体制下的竞争,提高构件质量的同时避免重复建设预制场。

3.4资料收集、归档管理

工程资料是随着工程进行的进行逐步收集、整理、归档的,目前以人工管理为主。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逐步推广,互谅网+工程资料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巨大作用。

4工程互联网的实现路径

工程互联网对用户、服务供应商、平台运营商和开发商均有利可图,总体而言,其实现将是市场驱动、逐点突破、螺旋上升的过程,利益相关四方均有可能成为某类应用场景的发起者和引领者。作为工程建设企业,应主动推动企业型工程互联网建设与应用,顺势开展产品型工程互联网建设与应用,研判平台型工程互联网机遇与应用。实现过程中应强化规划引领,制度导向和标准规范的作用,技术研发与项目应用相结合。

(1)编制指导意见,统一互联网创造工程价值的共同认识,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研究和制定工程应用指标,通过对工程应用做出要求,为工程互联网应用带来的价值分配方式建立指引,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共享。

(2)编制应用指南,明确工程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场景和基本流程,为各类工程选择适合的应用以实现价值最大化提供指引。

(3)编制技术标准,为工程数据的互联互通制定技术标准,为业务的一体化应用制定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

(4)建立产品研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化研发能力,既要将工程互联网打造成工具,培养工程互联网软硬件产品开发能力;又要将工程互联网打造成产品,培养工程互联网软件的工程应用能力;还要将工程互联网打造成产业,通过提供新的服务内容,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5结语

“互联网+”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传统行业的创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既包括建筑管理的信息化也包括建筑技术开发的信息化,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应在三个层次上展开,即在建筑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筑业企业管理信息化。建筑业行业管理信息化是根,体现了行业的经营特性和行业的市场特点;建筑业企业信息化是杆,必须建立在行业深层次的了解上,必须符合行业运作规律;工程信息化是果,推进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包括产业、企业的发展根本宗旨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为推进城市化服务,向社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建筑产品服务。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要与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企业的“三改一加强”相结合,与企业的科学管理、技术进步相结合,要借鉴全球信息产业推进的经验,学习各行各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成果,从产业、企业和工程实际出发,研究开发一般解决方案和个别解决方案,遵照“政府推进、市场引导、企业主体、行业突破、区域展开、稳步推进”的方针,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特别是相关学会、协会要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使自已伴随着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走进新时代,充分发挥跨行业、跨部门专家荟萃的优势,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震.土木工程的施工环保措施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6):165-166.

[2]张焱,周睿,赵挺生,杨西海.土木建筑施工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12):83-85.

[3]何立斌.土木工程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J].黑龙江科学,2014,(11):83.

[4]要小芳.土木工程英语翻译报告—路桥方向[D].太原理工大学,2014.

标签:;  ;  ;  

互联网+对土木工程行业的促进分析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