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烯的好氧共代谢与挥发模型研究

三氯乙烯的好氧共代谢与挥发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大量的氯代烃因不合理的使用、处理和处置进入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地下水环境污染,引起了环境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中常见的一种氯代烃有机污染物。对于地下水中TCE的修复,由于生物法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易行、能够充分发挥微生物的降解能力,针对性地去除某种或某类有机物等特点,成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生物法修复TCE尤以好氧共代谢降解TCE最为有效。论文选取了甲苯、苯、氯苯、苯酚、苯甲酸、苯胺等六种芳香族化合物作为TCE的共代谢基质,通过对微生物的驯化、富集培养,以瓦呼仪作为测试手段,分析了六种共代谢基质在其驯化后活性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性,及六种共代谢基质驯化后的混合微生物共代谢降解TCE的可能性。研究了六种共代谢基质和TCE共代谢降解的动力学性质。为了比较TCE好氧共代谢降解速率,实验同时对TCE为唯一碳源的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TCE的降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TCE的降解速率常数的关系为:Ksa苯酚> Ksa甲苯> Ksa苯甲酸> Ksa苯胺> Ksa苯> KsaTCE唯一碳源> Ksa氯苯,速率常数依次为0.3078, 0.1698, 0.1254, 0.0443, 0.0286, 0.0268, 0.0147 L / g?h。本实验分别对单一代谢基质的降解(不加TCE)和共代谢条件下基质的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代谢基质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通过对TCE和共代谢基质速率常数的比较,得出如下结论:苯酚是最有效的共代谢基质,其次是甲苯、苯;氯苯不宜作为TCE的共代谢降解的基质。经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生物降解性的关系得出,共代谢基质的空间参数是影响共代谢降解的主要因素。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CE在灭菌污泥和活性污泥中的挥发模型。由于生物降解的作用,活性污泥中TCE的挥发速率常数明显低于灭菌污泥中对应的数值;25℃时两体系中TCE的挥发速率常数均与该温度下TCE在水溶相中的挥发速率常数在一个数量级上,这说明在含有污泥的溶液体系中挥发模型同样适用。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概述
  • 1.1 三氯乙烯的来源及危害
  • 1.2 三氯乙烯的修复技术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三氯乙烯好氧共代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共代谢基质、微生物、酶
  • 1.3.2 好氧共代谢的机理
  • 1.3.3 三氯乙烯降解动力学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好氧活性污泥的驯化及分析方法
  • 2.1 活性污泥的驯化
  • 2.1.1 活性污泥的来源
  • 2.1.2 活性污泥驯化的目的
  • 2.1.3 共代谢基质的选择
  • 2.1.4 好氧活性污泥的驯化方法
  • 2.2 分析方法
  • 2.2.1 瓦呼仪的工作原理
  • 2.2.2 瓦呼仪实验材料
  • 2.2.3 瓦呼仪实验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2.3 活性污泥驯化的实验结果
  • 2.3.1 共代谢基质在其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 2.3.2 TCE 在不同共代谢基质驯化的活性污泥中的共降解特性研究
  • 2.3.3 活性污泥驯化结果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CE 好氧共代谢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 3.1 TCE 为唯一碳源的降解动力学
  • 3.2 甲苯与TCE 共代谢的降解动力学
  • 3.2.1 甲苯的降解动力学
  • 3.2.2 甲苯TCE 共代谢时TCE 的降解动力学
  • 3.3 苯与TCE 共代谢的降解动力学
  • 3.3.1 苯的降解动力学
  • 3.3.2 苯TCE 共代谢时TCE 的降解动力学
  • 3.4 氯苯与TCE 共代谢的降解动力学
  • 3.4.1 氯苯的降解动力学
  • 3.4.2 氯苯TCE 共代谢时TCE 的降解动力学
  • 3.5 苯酚与TCE 共代谢的降解动力学
  • 3.5.1 苯酚的降解动力学
  • 3.5.2 苯酚TCE 共代谢时TCE 的降解动力学
  • 3.6 苯甲酸与TCE 共代谢的降解动力学
  • 3.6.1 苯甲酸的降解动力学
  • 3.6.2 苯甲酸TCE 共代谢时TCE 的降解动力学
  • 3.7 苯胺与TCE 共代谢的降解动力学
  • 3.7.1 苯胺的降解动力学
  • 3.7.2 苯胺TCE 共代谢时TCE 的降解动力学
  • 3.8 TCE 共代谢降解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8.1 降解速率常数的比较
  • 3.8.2 降解机理的探讨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活性污泥中TCE 的挥发模型初探
  • 4.1 挥发的理论基础
  • 4.2 溶液中TCE 挥发速率的估算
  • 4.3 实验室中TCE 的挥发模型
  • 4.3.1 灭菌污泥中TCE 的挥发速率
  • 4.3.2 活性污泥中TCE 的挥发速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苯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共代谢机制[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04)
    • [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在铜绿假单胞菌作用下的共代谢降解[J]. 广东化工 2015(08)
    • [3].植物-微生物共代谢系统在湖泊修复中的作用[J]. 上海环境科学 2012(06)
    • [4].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共代谢研究进展[J].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8(06)
    • [5].共代谢物质对特效复合菌降解焦化废水的影响[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6].一种基于多底物混合共代谢定向产酸发酵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7].三氯乙烯在苯酚菌中的共代谢降解性能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09)
    • [8].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共代谢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9(11)
    • [9].不同共代谢基质下三氯乙烯的厌氧生物降解研究[J]. 地下水 2014(01)
    • [10].三氯乙烯好氧共代谢降解菌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01)
    • [11].四溴双酚A厌氧共代谢降解性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4)
    • [12].基于不同共代谢碳源降解4-氯苯酚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03)
    • [13].不同共代谢基质对活性黑5脱色菌群脱色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7(09)
    • [14].硝基苯类化合物降解菌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1)
    • [15].肠道菌群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7)
    • [16].共代谢基质强化微生物修复四氯乙烯污染地下水[J]. 环境工程学报 2019(08)
    • [17].肠杆菌Enterobacter sp. S8共代谢生物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特性研究[J]. 化学通报 2018(03)
    • [18].以萘为共代谢的芘的好氧生物降解[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11)
    • [19].真菌对污染旱地红壤中苯并[a]芘共代谢降解研究[J]. 环境科学 2010(08)
    • [20].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LY1)共代谢降解苯酚和4-氯苯酚系统的降解动力学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10)
    • [21].厌氧共代谢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9(08)
    • [22].共代谢策略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甲硝唑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9(12)
    • [23].地下水三氯甲烷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实验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05)
    • [24].共代谢机制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J]. 辽宁化工 2012(07)
    • [25].外加碳源对共代谢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5)
    • [26].硝化细菌对碘普罗胺的降解及作用机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6)
    • [27].微生物共代谢作用的研究与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10(04)
    • [28].共代谢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J]. 装备制造 2009(08)
    • [29].细菌利用不同碳、氮源共代谢降解脱色偶氮染料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5)
    • [30].偏肿拟栓菌共代谢降解芘条件的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09)

    标签:;  ;  ;  ;  ;  

    三氯乙烯的好氧共代谢与挥发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