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真菌的复合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合并真菌的复合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明确ICU(intensive care unit)脓毒症合并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患者病原谱、菌群分布变化,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2)探讨ICU合并真菌复合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易患因素,指导临床ICU重症感染的预防和治疗。(3)检测合并真菌复合菌脓毒症患者即真菌混合组、细菌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LPS)及单核细胞表面HLA-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抗原表达水平及(1→3)-β-D-葡聚糖含量,探讨诸因子之间及其与预后的关联,为从脓毒症发病机制着手研究其治疗措施提供方向。方法:收集脓毒症合并MODS患者73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分为细菌组和真菌混合组。制定统一的病例观察表,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住ICU的转归,住ICU天数,发生MODS时的感染细菌及真菌种类和数量、感染部位、运用抗生素种类及时间、是否使用呼吸机,有无深静脉置管,全部患者在进入ICU后当天记录各项生理指标的最差值,进行APACHEⅡ(T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score)评分,评价其病情严重程度。全部患者于入ICU当天、正常对照组于晨8点在前臂肱静脉处抽取静脉血10mL检测外周血血清TNF-α、LPS、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及血清β葡聚糖水平。比较细菌组和真菌混合组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血清TNF-α、内毒素、单核细胞表面HLA-DR及血清β葡聚糖水平,归纳合并真菌复合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合并真菌复合菌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LPS、HLA-DR抗原及血清B葡聚糖水平之间的关联及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1)我ICU病房2004年3月~2006年3月统计病原菌共计24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28株占52.03%,革兰氏阳性球菌87株占35.36%,真菌31株占12.60%。2000年3月-2002年3月统计ICU病房病原菌343株,其中G223株占65.01%,G+101株占29.45%,真菌19株占5.54%。(2)真菌混合组与细菌组相比住ICU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脏衰数多,抗生素使用天数长,接受外科手术者比率高,呼吸机使用率高,病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脓毒症患者细菌组、真菌混合组血清LPS、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真菌混合组患者血清LPS、TNF-α浓度高于细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脓毒症患者细菌组、真菌混合组血清HLA-DR浓度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11.01),细菌组与真菌混合组患者血清HLA-DR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合并真菌复合菌脓毒症患者随着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的升高,血清TNF-α、LPS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单核细胞表面HLA-DR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近两年来我ICU病房感染病原菌G-菌仍占主要地位,但G+菌和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2.合并真菌复合菌脓毒症患者与细菌脓毒症患者相比临床特征有住ICU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脏衰数多,抗生素使用天数长,接受外科手术者比率高,呼吸机使用率高,病死率高。3.血清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是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4.β葡聚糖有较强的协同LPS作用,诱导TNF-α的分泌。合并真菌复合菌脓毒症患者促炎因子LPS、TNF-α持续升高、单核细胞HLA-DR表达强度持续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早期补充维生素C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23)
    • [2].烧伤早期伴发脓毒症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12)
    • [3].右美托咪定在脓毒症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33)
    • [4].血糖变异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22)
    • [5].尿酸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脓毒症患者短期结局的预测价值[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06)
    • [6].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介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20(03)
    • [7].血清肝素结合蛋白水平联合入院24 h乳酸清除率对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 2020(01)
    • [8].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9(06)
    • [9].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疗效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02)
    • [10].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指标研究[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01)
    • [11].抗凝血酶Ⅲ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价值[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0(02)
    • [12].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13].脓毒症患者血清lncRNA IFNG-A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 2020(05)
    • [14].不同存储时间的血小板对脓毒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 广西医学 2020(05)
    • [15].胸腺肽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北方药学 2020(02)
    • [16].脓毒症患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08)
    • [1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02)
    • [18].α1抗胰蛋白酶与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10)
    • [19].血浆钙网蛋白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J]. 临床急诊杂志 2020(06)
    • [20].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20(10)
    • [21].国家早期预警评分联合肾上腺髓质中段肽及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21)
    • [22].预测脓毒症患者心脏功能障碍和死亡率的多生物标记物策略(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20(07)
    • [23].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分析[J]. 浙江医学 2020(11)
    • [24].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J]. 智慧健康 2020(16)
    • [2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性[J]. 临床急诊杂志 2020(07)
    • [26].新疆地区脓毒症患者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炎症因子变化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05)
    • [27].烧伤脓毒症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后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07)
    • [28].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患者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8)
    • [2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04)
    • [30].临床有创干预措施与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相关性[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0(05)

    标签:;  ;  ;  ;  ;  ;  

    合并真菌的复合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