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价差套利投资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

商品期货价差套利投资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期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完善的交易机制,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都是市场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期货市场的价差套利行为促使市场价格趋于正常、增加市场交易量、提高交易活跃程度、增加市场流动性并降低市场风险,是期货市场功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我国期货市场由于价差套利交易的不足,导致市场流动性差、价格起伏大、存在较大投资风险,且投资者结构不合理、资金规模小、专业人才缺乏和分析技术落后、风险管理手段不足等,大大限制了价差套利交易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和投资者都对价差套利的理论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以我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背景,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期货价差套利的理论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采用单位根检验、序列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对我国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期货市场远未达到弱式有效;采用GARCH模型对我国期货市场的收益率序列建模发现,序列存在明显的ARCH效应,GARCH(1,1)对其波动特性具有足够的刻画精度,且我国期货市场波动性具有很高的持续性;采用修正的R/S方法对我国期货市场的长程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上海铜、铝、天然橡胶和大连黄豆期货的市场存在状态的持续性,天然橡胶存在一个310天的周期,小麦期货则存在40和170天的两个子周期,在周期内存在状态的持续性,但在大于170天后出现逆向持续性。对国内期货市场特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量价关系、周日效应和月度效应、价格发现功能和国内外市场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对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和期望现货价格的关系以及预期假设与风险中性定价进行了分析;对持有成本定价的原理、检验以及便利收益的计算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修正和套利机会进行了分析;对风险溢价定价原理的CAPM模型、消费导向的CAPM及其线性关系模型进行了阐述。采用上海期货市场铜、铝和天然橡胶的交割库的周库存数据与收盘价、现货价对我国期货市场的持有成本定价原理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铜和铝两个期货市场满足持有成本定价原理,便利收益与库存水平成对数线性关系,而天然橡胶却不存在该关系。

论文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1.1.2 期货市场价差套利的客观性
  • 1.1.3 我国期货市场价差套利交易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研究基本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期货市场价格特征分析
  • 2.1 期货市场有效性
  • 2.1.1 单位根检验
  • 2.1.2 误差项的序列相关性检验
  • 2.1.3 游程检验
  • 2.2 期货价格波动聚集特性
  • 2.3 期货价格的长程相关性
  • 2.4 期货市场量价关系
  • 2.5 周日效应与月度效应
  • 2.6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 2.7 国内外期货市场相关性
  • 2.8 小结
  • 第3章 期货定价原理
  • 3.1 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和期望现货价格的关系
  • 3.1.1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
  • 3.1.2 期货价格与预期现货价格
  • 3.2 预期假设与风险中性定价(Risk-neutral Pricing)
  • 3.3 持有成本定价原理(Cost of Carrying Pricing)
  • 3.3.1 便利收益(Convenience Yield)
  • 3.3.2 持有成本定价模型
  • 3.3.3 持有成本定价与套利机会
  • 3.3.4 持有成本定价模型的修正
  • 3.4 风险溢价定价原理
  • 3.4.1 CAPM风险收益定价
  • 3.4.2 消费导向的CAPM(CCAPM)风险收益定价
  • 3.5 库存效应检验
  • 3.6 小结
  • 第4章 期货价差套利定价
  • 4.1 跨期价差套利定价
  • 4.2 跨市价差套利定价
  • 4.2.1 运输成本价差套利定价
  • 4.2.2 跨市价差套利单独定价
  • 4.3 大豆压榨利润价差套利定价
  • 4.4 跨市价差套利定价原理检验
  • 4.5 小结
  • 第5章 最优期货价差套利头寸比例
  • 5.1 期望收益
  • 5.2 收益的方差
  • 5.3 几何分析
  • 5.4 资产组合集
  • 5.5 期望收益-风险组合的有效集
  • 5.6 期望收益最大化价差套利头寸比例
  • 5.6.1 假设
  • 5.6.2 最优价差套利
  • 5.7 常方差与时变方差的计算
  • 5.7.1 双变量VAR模型
  • 5.7.2 双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 5.7.3 双变量GARCH(1,1)模型
  • 5.8 最优价差套利头寸比例有效性评价
  • 5.9 小结
  • 第6章 期货价差套利风险管理
  • 6.1 价差套利风险类型
  • 6.2 风险测度与 VaR计算
  • 6.2.1 VaR的定义
  • 6.2.2 获取VaR的方法
  • 6.2.3 VaR的计算方法
  • 6.2.4 预测波动性
  • 6.2.5 压力测试
  • 6.3 风险控制措施
  • 6.3.1 资金管理
  • 6.3.2 通过操作策略控制风险
  • 6.3.3 保持交易的计划性
  • 6.3.4 建立有效组织结构
  • 6.4 小结
  • 第7章 期货价差套利交易策略研究
  • 7.1 期货价差套利交易流程
  • 7.2 期货市场的期现套利
  • 7.2.1 期现套利的种类
  • 7.2.2 正向市场条件下的期现套利
  • 7.2.3 反向市场条件下的期现套利
  • 7.2.4 期现套利交易模型
  • 7.2.5 期现套利交易应用案例分析
  • 7.3 期货市场的跨期套利
  • 7.3.1 跨期套利的种类
  • 7.3.2 正向市场牛市套利模型
  • 7.3.3 正向市场牛市套利案例分析
  • 7.3.4 我国期货市场跨期套利交易的现状
  • 7.4 期货市场的跨品种套利
  • 7.4.1 跨品种套利的种类
  • 7.4.2 大豆和豆粕跨品种套利模型
  • 7.4.3 大豆和豆粕跨品种套利案例分析
  • 7.5 期货市场的跨市套利
  • 7.5.1 跨市套利的种类
  • 7.5.2 跨市套利模型一期铜为例
  • 7.5.3 期铜跨市套利案例分析
  • 7.6 小结
  • 第8章 期货价差套利实证研究
  • 8.1 数据说明
  • 8.2 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
  • 8.3 双变量协整模型
  • 8.4 双变量GARCH模型
  • 8.5 最优期货价差套利头寸比例
  • 8.6 方差-协方差法计算VaR
  • 8.7 预测
  • 8.8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9.2.1 有待深化的问题
  • 9.2.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ETF价差套利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J].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1(05)
    • [2].新棉购销呈现分化局面[J]. 纺织科学研究 2015(12)
    • [3].跨商品期货价差套利——以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类产品为例[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4].国际天然气市场月评[J]. 中国远洋海运 2019(03)
    • [5].上证50ETF个股期权的市场效率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6].静态最优期货价差套利头寸比例估计[J]. 系统工程 2008(01)
    • [7].恒生的新“度量衡”将A-H股溢价推向何方?[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8].考虑投资主体利益的区域配电网储能系统经济性分析[J]. 科技和产业 2016(11)

    标签:;  ;  ;  ;  ;  ;  

    商品期货价差套利投资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