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芽孢杆菌的固定化及杀虫单污染土壤的修复

巨大芽孢杆菌的固定化及杀虫单污染土壤的修复

论文题目: 巨大芽孢杆菌的固定化及杀虫单污染土壤的修复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应用化学

作者: 刘莹

导师: 杨志生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杀虫单,固定化,土壤修复,动力学

文献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巨大芽孢杆菌的固定化及杀虫单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共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采用概率单位法,求出滤纸法中杀虫单对蚯蚓的24h LC50为32.69 mg/cm2; 48h LC50为15.00mg/cm2 ;人工土壤法中杀虫单对蚯蚓的7天LC50为110mg/kg(干土); 14天LC50为43 mg/kg(干土)。通过实验室农药毒性划分依据和田间投毒系数的划分,杀虫单确定为低毒农药。2.对提纯出来的巨大芽孢杆菌进行培养和驯化。通过正交实验测定出巨大芽孢杆菌的最适宜生长条件是温度30℃,PH值为7。对巨大芽孢杆菌的生长期进行观察,延迟期大概在开始的10个小时左右,对数生长期约从16小时到48小时,稳定期可以持续24小时,然后逐渐进入衰亡期。3.通过三次正交实验,确定固定化的最佳工艺为:1.5%的海藻酸钠与10%的聚乙烯醇以2:1的比例混合,加入硅藻土的量为0.01克/(15ml载体混合物),其余条件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4.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降解试验,当所选变量中包括浓度和时间变量时,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目标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实验探讨并验证了固定化菌的降解能力比游离菌高;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降解反应的数学模型,经简单的数学变换后,得到了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最后讨论了显著性因素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降解时间越大,越不利于固定化菌降解;随降解时间的加长,固定化菌较游离菌降解速率越大,优势越明显。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药的使用现状

1.2 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问题

1.2.1 农药造成土壤污染

1.2.2 农药造成大气污染

1.2.3 农药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3 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

1.3.1 物理一化学修复

1.3.2 化学修复

1.3.3 生物修复

1.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1.4.1 吸附法

1.4.2 共价结合法

1.4.3 交联固定法

1.4.4 包埋固定法

1.5 降解动力学

1.5.1 土壤中农药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概况

1.5.2 固定化酶(菌体)反应动力学

1.6 农药杀虫单及巨大芽孢杆菌简介

1.6.1 杀虫单的性质、用途及合成

1.6.2 巨大芽孢杆菌简介

第二章 杀虫单对蚯蚓的急性毒理研究

2.1 引言

2.2 半致死浓度LC_(50)的计算方法

2.3 农药对蚯蚓的安全评价标准

2.4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4.2 实验方法

2.5 实验结果

2.5.1 滤纸法

2.5.2 人工土壤法

2.5.3 实验室毒性等级划分

2.5.4 田间毒性等级划分

第三章 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培养基的选择

3.2.3 菌体培养

3.2.4 菌体的观察

3.2.5 菌种的保存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适宜生长条件的确定

3.3.2 巨大芽孢杆菌生长期的观察

第四章 巨大芽孢杆菌的固定化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第一次正交试验

4.3.2 第二次正交试验

4.3.3 第三次正交试验

4.3.4 固定化颗粒的图片

第五章 巨大芽孢杆菌降解杀虫单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建立实验方案

5.3.2 试验结果

5.3.3 因素对固定化菌降解过程影响的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正文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8-01

参考文献

  • [1].蹄角粉及其水解多肽对污染土壤中Cu2+形态调控效应[D]. 王楠.湖北大学2018
  • [2].磷酸盐和硫化亚铁微粒对铅污染土壤联合修复试验研究[D]. 王健.重庆大学2017
  • [3].EDTA对地被竹的Pb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研究[D]. 李阳帆.四川农业大学2017
  • [4].PMS高级氧化异位修复2,4-DCP污染土壤及后续废水处理的研究[D]. 赵建.吉林大学2018
  • [5].固化法修复土壤重金属铅、镉及其稳定性研究[D]. 杜小称.郑州大学2018
  • [6].鳌合诱导玉米提取修复Pb、Tl污染土壤的渗漏及地下水环境影响[D]. 陈翔欣.广州大学2018
  • [7].水培驯化对吊兰修复铅污染能力的影响研究[D]. 唐莹莹.安徽师范大学2018
  • [8].EDDS螯合诱导对Cd胁迫下荻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D]. 郑黎明.安徽师范大学2018
  • [9].博落回和竹柳间作修复铀污染土壤的研究[D]. 陈威.南华大学2018
  • [10].模拟核试验场An4+污染土壤的微波处理及稳定性研究[D]. 史克油.南华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细胞分裂素与巨大芽孢杆菌B1301抑菌能力及其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系[D]. 齐勇.山东农业大学2007
  • [2].剑麻与石灰对铜、镉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D]. 李福燕.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
  • [3].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有机氯农药DDT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D]. 王玉红.南京林业大学2006
  • [4].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制备及其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D]. 吴星杰.湖南大学2007
  • [5].污染土壤修复植物中痕量砷的赋存形态及其解毒机制研究[D]. 卢伢.成都理工大学2007
  • [6].枯草芽孢杆菌B-332菌株发酵条件及其抗菌物质分离纯化的研究[D]. 刘雪.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 [7].红平红球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D]. 姜妍.东北师范大学2007
  • [8].固氮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固氮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C4在玉米、水稻、小麦上的定殖研究[D]. 刘旭明.中国农业大学2005
  • [9].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番茄灰霉病和辣椒炭疽病生物防治的研究[D]. 李华.四川农业大学2005
  • [10].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D]. 李欣.湖南大学2003

标签:;  ;  ;  ;  ;  

巨大芽孢杆菌的固定化及杀虫单污染土壤的修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