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寻找操作简便的准确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对于幽门螺杆菌(H.pylori)现症感染的诊断非常重要。目的:评估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商用血清学试剂盒Assure(?)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Genelabs Diagnostics Pte Ltd,SingaporeCIM test)试验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452名来自江苏省的志愿者纳入本研究,每位志愿者均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其中115例是经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门诊病人,用来评估血清学试剂盒在根治治疗后的应用价值,该115门诊病人接受一周三联疗法(质子泵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雷贝拉唑加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根治治疗一个月后患者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同时在1、3、6个月分别采集血标本,以血清学试剂盒行免疫层析。以13C-尿素呼气试验为金标准,评估该检测方法在根治前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根据诊断金标准,337例未接受根除治疗志愿者的H.pylori感染率为65.6%(221/337),血清学试剂盒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2%,90.5%,94.9%,87.5%和92.3%。接受根除治疗的115例患者未有失访,94例患者成功根除H.pylori,根除率81.7%。根治治疗一个月后CIM test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0.0%、66.7%,三个月后为66.7%、84.6%,根治治疗六个月后其敏感性特异性提高到85.7%、96.9%。结论:CIM test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非侵入性H.pylori感染诊断方法,在未行根除治疗的患者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根除治疗六个月内它不能区分现症感染还是过去感染。背景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已经得到医学界认可,其与胃癌的关系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胃癌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一般认为是一个多因素(H.pylori感染、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多阶段的过程。本课题通过对鼠双微体(mouse double minute mdm2)基因启动子区域309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描述其等位基因在江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从宿主方面探讨宿主基因多态性在致胃癌中的作用,阐明我国江苏人群MDM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病例组为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260例),对照组为南京市和高邮市的无肿瘤患病史的社区人群或健康体检者,按年龄与病例进行频数匹配,共260例,收集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胃癌家族史、烟、酒消费情况、病理结果等;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江苏省汉族人,采用PCR-RFLP(PCR-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法进行基因分型,应用Assure(?)Hp抗体测定层析板(新加坡Genelabs公司产品)检测血清Hp抗体。结果:病例组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均衡可比,本地区Hp感染率为66.9%,病例组的Hp感染率为72.3%,差异未见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良好的代表性,MDM2 SNP309三种基因型(野生型TT、杂合型TG、变异型纯合GG)在胃癌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8.5%、46.2%、25.4%,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1.5%、54.2%、14.2%,MDM2 SNP 309G/G基因型明显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与TT基因型相比OR值为1.977(95%CI=1.186-3.294),经多因素(年龄、性别、Hp)调整后OR值为1.980(95%CI=1.186-3.307),与TT+TG基因型相比,经多因素调整后OR值为2.048(95%CI=1.310-3.203)。MDM2GG基因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有相互作用导致胃癌的发病风险增加了约3倍。结论:本次研究发现MDM2基因启动子区SNP 309与胃癌易感性相关联,并且该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有相互作用,可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论文目录

  •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第一部分 血清抗体检测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临床应用
  • 1.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2.前言
  • 3.材料与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第二部分 MDM2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 1.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2.前言
  • 3.材料与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幽门后喂养在高龄重症患者中应用[J]. 临床军医杂志 2017(03)
    • [2].幽门功能不全的X线诊断价值与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04)
    • [3].一例实验猴幽门异物梗阻诊断与治疗[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0(03)
    • [4].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2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2)
    • [5].双幽门1例报道[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26)
    • [6].小儿胃双幽门1例报道[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12)
    • [7].超声诊断在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24)
    • [8].犬异嗜致幽门阻塞的诊治[J]. 当代畜牧 2011(04)
    • [9].内镜下假幽门的识别及临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8(09)
    • [10].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5(05)
    • [11].幽门后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20(04)
    • [12].保留幽门的转流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临床应用与评价(附12例报道)[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2)
    • [13].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在临床的应用价值[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12)
    • [14].双幽门分析(附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02)
    • [15].胃镜发现双幽门2例[J]. 中国内镜杂志 2011(07)
    • [16].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15)
    • [17].52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的护理[J]. 当代医学 2010(02)
    • [18].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X线诊断(附56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33)
    • [19].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8(02)
    • [20].先天性双幽门伴十二指肠溃疡1例并文献复习[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28)
    • [21].胃部分切除保留幽门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0)
    • [22].高选择迷走神经钳夹术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09)
    • [23].替硝唑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复发性溃疡临床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9)
    • [24].一例宠物犬幽门异物堵塞的处理[J]. 中国畜禽种业 2010(07)
    • [25].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例治疗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12)
    • [26].保留幽门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05)
    • [27].胃双幽门畸形1例[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17)
    • [28].重症患者床边幽门后置管实施早期空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J]. 广东医学 2012(09)
    • [29].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6)
    • [30].腹腔镜保留幽门及脾的全胰切除术1例[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02)

    标签:;  ;  ;  ;  ;  ;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