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菜肴艺术名称研究

汉语菜肴艺术名称研究

论文摘要

菜肴艺术名称是一种社会语言形式,作为信息媒介,在商家和消费者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商家和消费者这一双向维度,借鉴社会语言学、认知修辞学、消费心理学、言语交际学等学科理论,对菜肴艺术名称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菜肴艺术名称大多不涉及菜肴的具体内容,而是对菜品特色加以形容夸张,另立新意,突出的是菜肴的艺术品位和寓意;从历时的角度看,古今菜肴艺术名称的类别主要包括诗画型、寓意型、祈愿型、谐趣型、应景型。菜肴艺术名称的命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命名者为使菜肴名称达到特定的表意功能,故意违背语言使用上的常规,使菜肴艺术名称出现了词汇变异、语义变异和语域变异。这是商家在命名中综合运用语言学、心理学、修辞学等学科理论的结果。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依靠菜肴艺术名称进行交际,交际效果能否达到最佳,需要关注消费者对菜肴艺术名称中命名策略的理解,尤其是修辞策略中辞格选用的理解。菜肴艺术名称的功能和价值,是菜肴艺术名称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菜肴艺术名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既服务于企业的商业利益,又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菜肴艺术名称是商家品位和审美追求的体现,刻录了其所在地域的文化传统,是一个企业极为宝贵的无形资源和软竞争力。但时下在一些饮食行业中,出现了滥起菜肴艺术名称的现象。这既影响汉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和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行政、法律、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规范菜肴艺术名称的命名行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缘由
  • 0.2 研究意义
  • 0.2.1 语言学价值
  • 0.2.2 文化学价值
  • 0.2.3 营销学价值
  • 0.2.4 实践指导意义
  • 0.3 中国菜肴名称研究综述
  • 0.3.1 古代菜肴名称研究
  • 0.3.2 菜肴名称研究现状
  • 0.4 研究立足点、方法、目的
  • 0.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章 菜肴艺术名称的界定及分类
  • 1.1 菜肴艺术名称的界定
  • 1.2 中国菜肴艺术名称的分类
  • 1.2.1 古代菜肴艺术名称类别
  • 1.2.2 现代菜肴艺术名称类别
  • 1.3 小结
  • 第2章 菜肴艺术名称中的语言变异
  • 2.1 语言变异理论
  • 2.2 菜肴艺术名称中的语言变异
  • 2.2.1 词汇变异
  • 2.2.2 语义变异
  • 2.2.3 语域变异
  • 2.3 小结
  • 第3章 菜肴艺术名称命名策略
  • 3.1 菜肴艺术名称命名中的语言学策略
  • 3.1.1 语音策略
  • 3.1.2 词汇策略
  • 3.1.3 语法策略
  • 3.1.4 修辞策略
  • 3.2 菜肴艺术名称命名中的心理学策略
  • 3.2.1 商家自身心理的满足
  • 3.2.2 商家对消费者心理的迎合
  • 3.3 小结
  • 第4章 菜肴艺术名称的修辞接受分析
  • 4.1 菜肴艺术名称中运用修辞格的认知心理依据
  • 4.2 认知语境在辞格接受中的重要作用
  • 4.3 菜肴艺术名称中修辞格的接受分析
  • 4.3.1 消费者对比喻辞格的理解
  • 4.3.2 消费者对借代辞格的理解
  • 4.3.3 消费者对夸张辞格的理解
  • 4.3.4 消费者对双关辞格的理解
  • 4.4 小结
  • 第5章 菜肴艺术名称的功能分析
  • 5.1 美学功能
  • 5.1.1 独特的形式美
  • 5.1.2 优雅的音韵美
  • 5.1.3 丰富的意蕴美
  • 5.2 社会文化功能
  • 5.2.1 增进交际感情
  • 5.2.2 维护国家统一
  • 5.2.3 传承儒、释、道核心思想
  • 5.2.4 纪念功能
  • 5.2.5 教育功能
  • 5.2.6 宣传功能
  • 5.3 小结
  • 第6章 菜肴艺术名称命名中出现的问题和规范命名的建议
  • 6.1 菜肴艺术名称命名中出现的问题
  • 6.1.1 审美文化缺失,掺杂情色气息
  • 6.1.2 赚钱不择手段,强求名人效应
  • 6.1.3 不顾社会公德,渲染语言暴力
  • 6.2 规范命名建议
  • 6.2.1 菜肴艺术名称命名原则
  • 6.2.2 筵席菜单中的菜名应附加正名
  • 6.2.3 仿荤素菜命名要注意忌讳
  • 6.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汉语菜肴艺术名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