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提取制备工艺研究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提取制备工艺研究

论文摘要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 ECFA)、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番茄红素做为天然食用色素、营养素及营养着色双重作用的食品添加剂而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现代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如猝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自由基;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抗癌和活化免疫细胞作用等。它的独特生理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番茄红素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番茄红素广泛分布于多种植物中,如番茄、胡萝卜、西瓜、南瓜、李柿、红莓、柑橘、红色葡萄柚均含有番茄红素,其中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最高。在新鲜的番茄中番茄红素约为30-200 mg/Kg,在干品中约为430-2950 mg/Kg。番茄中番茄红素主要分布于番茄的水不溶性部分和皮中,占番茄中番茄红素的72-92%,其中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最高。甘肃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寒冷、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特殊的自然环境,使甘肃河西走廊番茄品质优良,其中所含维生素、氨基酸、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居我国番茄之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番茄已成为甘肃河西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以番茄种植业,番茄酱、番茄籽油为主导产品的番茄加工业已成为甘肃河西地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番茄加工业占有重要地位。但番茄酱加工业中产生的副产品—番茄废渣一直没有得到深度开发和利用。番茄废渣主要是番茄籽和皮的混合物,约占番茄的30%。目前,我省番茄加工业中产生的番茄废渣主要用于:直接做为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但消耗量仅占总量10%左右;废渣经皮、籽分离后,籽用于榨油,皮少量用于饲料添加剂,绝大部分被废弃。随着国内外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对番茄红素需求的急剧增加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充分利用目前被废弃的番茄酱加工业产生的副产品—番茄废渣为原料,变废为宝,提取分离其中极具经济价值的番茄红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延长番茄产业链,不仅可以提高番茄业附加值,也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和社会效益。本论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综述了番茄红素的发展现状,第二章制备番茄红素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优化RP-HPLC法测定番茄红素含量的最佳色谱条件,以番茄红素含量为评价指标,测定不同条件下番茄红素含量变化系统考察保存方式、温度、酸碱度对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温度、酸度对番茄红素稳定性具有显著性影响,碱对番茄红素稳定性影响较小。第三章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出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方案,得出在50℃下液料比12:1,浸提1h,浸提两次的条件下,番茄红素的提取率达97.33%,该方法简便、快捷、处理量大,适合工业化生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番茄红素概述
  • 1.2 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和主要分布
  • 1.2.1 物理性质
  • 1.2.2 化学性质
  • 1.2.2.1 异构化
  • 1.2.2.2 不稳定性
  • 1.2.3 番茄红素的分布
  • 1.3 番茄红素的生物功能
  • 1.3.1 抗氧化性
  • 1.3.2 对肿瘤的防治作用
  • 1.3.3 免疫调节作用
  • 1.3.4 功能性色素
  • 1.4 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1.4.1 溶剂浸提法
  • 1.4.2 酶水解法
  • 1.4.3 皂化法
  • 1.4.4 微波提取法
  • 1.4.5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
  • 1.4.6 微生物发酵法
  • 1.4.7 化学合成和生物化学合成法
  • 1.5 纯化方法
  • 1.5.1 柱层析法
  • 1.5.2 色谱制备
  • 1.5.3 皂化、重结晶
  • 1.6 主要分析检测方法
  • 1.6.1 分光光度法
  • 1.6.2 色谱法
  • 1.7 展望
  • 1.8 课题背景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番茄红素稳定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方法和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章 番茄红素提取、制备工艺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种类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及油脂烹制作用[J]. 中国调味品 2020(02)
    • [2].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对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的响应[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3].番茄越红越防癌[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5(09)
    • [4].鲜食番茄果肉中番茄红素含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5)
    • [5].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与主要数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10)
    • [6].番茄红素含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1)
    • [7].小型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比较研究[J]. 长江蔬菜 2009(06)
    • [8].无籽西瓜果实不同部位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测定[J]. 中国瓜菜 2009(03)
    • [9].利用色差仪估测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的研究[J]. 中国蔬菜 2008(11)
    • [10].番茄皮中番茄红素含量测定方法[J]. 食品工业 2019(06)
    • [11].西瓜果实番茄红素含量遗传规律的研究[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4)
    • [12].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水肥供应对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13(02)
    • [13].番茄生产中提高番茄红素含量的技术应用[J]. 吉林蔬菜 2012(04)
    • [14].水肥供应对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11(11)
    • [15].栽培环境及贮存期对番茄果实内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05)
    • [16].西红柿采样部位及时期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6)
    • [17].西瓜种质资源番茄红素含量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7)
    • [18].水肥管理对有机番茄产量与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4(05)
    • [19].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09(02)
    • [20].高番茄红素含量西瓜新品种——绿野无籽[J]. 农家参谋 2013(03)
    • [21].新型稀土转光膜对西红柿生长的影响研究[J]. 种子科技 2020(08)
    • [22].基于粒子群寻优的支持向量机番茄红素含量预测[J]. 农业机械学报 2012(04)
    • [23].不同贮藏期番茄硬度和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化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 2009(23)
    • [24].新型海藻番茄红素含量将超过番茄1500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12)
    • [25].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品质性状比较[J]. 陕西农业科学 2017(02)
    • [26].西瓜种质资源番茄红素含量比较研究[J]. 北方园艺 2013(07)
    • [27].烟台、新疆地区的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差异[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28].利用近红外光定量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J]. 园艺与种苗 2012(06)
    • [29].康博士健康广场[J]. 饮食科学 2012(02)
    • [30].番茄的小秘密[J]. 健康向导 2012(01)

    标签:;  ;  ;  ;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提取制备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