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原水中异味物质的监测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太湖原水中异味物质的监测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采用感官气相色谱(SGC)对太湖X水厂和主要水源地Y水域水体中的异味物质进行了感官定性分析,并利用气质联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太湖原水中的异味物质主要有二甲基一硫(DMS)、二甲基二硫(DMDS)、二甲基三硫(DMTS)、2-甲基异冰片(MIB)、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β-紫罗兰酮(β-Ionone)、α-雪松醇(a-cedrol)、间二甲苯(m-xylene)等,并对这些异味物质进行了定期监测,研究了其变化规律。同时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测定了水样中的甲烷含量。对异味物质进行常规监测表明,X水厂水体在七月下旬和十一月,二甲基硫类物质浓度较高;水域Y在十一月、十二月,蓝藻开始大量死亡和腐败,二甲基硫类物质浓度升高。间二甲苯的浓度在十一月和十二月的浓度比较高。在X水厂和水域Y中,2-甲基异冰片、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α-雪松醇这五种藻类次生代谢产物的浓度在四五月、七八月浓度较高。在这几个月藻类开始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藻类次生代谢产物。而十一月,水温开始下降,太湖藻类开始衰亡,太湖水体中的藻类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也随之降低。对六月初宜兴附近湖面黑水团的异味物质进行了应急监测。二甲基硫类物质浓度较高,且随着黑水团的消逝浓度也逐渐降低。间二甲苯的浓度变化不明显。β-环柠檬醛在衰亡藻类的细胞中,仍大量存在,释放到黑水团水体中,其在水体中浓度变化较大。除β-环柠檬醛外,藻类次生代谢产物的浓度变化不明显。通过测定水样中甲烷的含量,表明黑水团水体在藻类衰亡的过程中会释放出甲烷,而且黑水团中的甲烷含量高于常规监测中的甲烷含量。对比甲烷的含量变化与二甲基三硫的浓度变化,可得出两者的变化规律一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异味化合物的种类
  • 1.3 异味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1.3.1 预处理法
  • 1.3.2 感官分析法
  • 1.4 太湖蓝藻水华的产生
  • 1.4.1 蓝藻水华的生命周期
  • 1.4.2 蓝藻水华的影响因素
  • 1.4.3 太湖"湖泛"的产生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水样的采集
  • 2.1 采样点的布设
  • 2.2 水样的采集
  • 3 实验部分
  • 3.1 主要实验仪器
  • 3.2 主要实验试剂
  • 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4 水样的制备与萃取
  • 3.4.1 水样的制备
  • 3.4.2 水样的萃取
  • 3.5 感官气相色谱法(SGC)测定异味化合物
  • 3.5.1 SGC测定水样的过程
  • 3.5.2 感官气相色谱(SGC)的测定条件
  • 3.6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测定异味化合物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感官气相色谱法(SGC)的测定结果
  • 4.2 异味化合物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 4.2.1 二甲基一硫(DMS)
  • 4.2.2 二甲基二硫(DMDS)
  • 4.2.3 二甲基三硫(DMTS)
  • 4.2.4 硫化物小结
  • 4.2.5 间二甲苯(m-xylene)
  • 4.2.6 2-甲基异冰片(MIB)
  • 4.2.7 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
  • 4.2.8 Geosmin
  • 4.2.9 β-紫罗兰酮(β-Ionone)
  • 4.2.10 雪松醇(α-cedrol)
  • 4.2.11 藻类次生代谢的异味物质小结
  • 5 六月初"湖泛"应急监测
  • 5.1 黑水团采样
  • 5.2 黑水团的成因分析
  • 5.3 黑水团中异味化合物的浓度变化规律
  • 5.3.1 二甲基硫类物质
  • 5.3.2 其他物质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5-2016年环太湖河道进出湖总磷负荷量计算及太湖总磷波动分析[J]. 湖泊科学 2020(01)
    • [2].2009—2018年太湖大气湿沉降氮磷特征对比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01)
    • [3].鑫远·太湖健康城[J]. 小康 2020(03)
    • [4].太湖西北部近岸水域近10年湖泛情况浅析[J]. 水利技术监督 2020(02)
    • [5].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进入关键阶段[J]. 隧道与轨道交通 2020(01)
    • [6].太湖纪行[J]. 中国三峡 2020(04)
    • [7].用镜头“发现”太湖[J]. 中国三峡 2020(04)
    • [8].2009~2018年太湖湖泛强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 2020(11)
    • [9].太湖局 打造湖长制“升级版” 太湖首创跨省湖泊湖长协商平台[J]. 中国水利 2018(24)
    • [10].太湖美[J]. 广西水利水电 2019(01)
    • [11].叶建春调研太湖局信息化和“智慧太湖”建设工作[J]. 水利信息化 2017(06)
    • [12].太湖之春[J]. 民主 2018(02)
    • [13].又见太湖[J]. 照相机 2018(08)
    • [14].太湖莲香[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03)
    • [15].《太湖渔帆》[J]. 中国艺术时空 2018(05)
    • [16].太湖:上下联动 共同治“太”[J]. 财经界 2017(04)
    • [17].太湖流域水环境存在问题的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3)
    • [18].论太湖文化[J]. 东吴学术 2017(01)
    • [19].《太湖瓜壶》[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02)
    • [20].宋文治太湖题材作品浅析[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21].太湖富营养化的根源及治理措施[J]. 广东化工 2016(12)
    • [22].2016年太湖洪水调度实践及思考[J]. 中国水利 2016(15)
    • [23].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太湖水资源综合治理研究[J]. 价值工程 2016(25)
    • [24].太湖之春[J]. 广西水利水电 2016(04)
    • [25].《印象太湖》[J]. 中国陶艺家 2016(02)
    • [26].太湖柳[J]. 当代音乐 2016(20)
    • [27].细细品味江南水乡韵味 太湖骑行路线推荐[J]. 中国自行车 2015(04)
    • [28].太湖帆影[J]. 中国地名 2015(01)
    • [29].太湖风浪对水环境的影响作用[J]. 水利发展研究 2015(05)
    • [30].雨中太湖源[J]. 检察风云 2015(10)

    标签:;  ;  ;  ;  ;  

    太湖原水中异味物质的监测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