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博士成长与贡献研究 ——基于我国1990-2005届博士的调研

高等教育学博士成长与贡献研究 ——基于我国1990-2005届博士的调研

论文摘要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博士教育历来备受关注。对个人而言,获取博士学位既是赢得社会声誉的方式,又意味着对学术和社会的责任。对于国家与社会而言,博士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的知识创新能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可见,博士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应该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更应该为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本文以我国1990—2005届高等教育学博士为例,通过网络调查的方法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从工作行业、工作地域、职位职称和职业生涯的发展等四个角度,对高等教育学博士的职业状况做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其次,从学术成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学博士的贡献;再次,通过科研项目、社会兼职和公众媒体曝光三个视角尝试对高等教育学博士的社会影响进行梳理;最后对典型个案进行了分析并导出结论,对高等教育学博士的成长和贡献给予了基本的肯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博士教育规模扩张
  • 1.1.2 我国博士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为关注重心
  • 1.1.3 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设立和博士培养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学者对博士发展与贡献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外学者对博士发展与贡献的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搜集
  • 1.4.1 调查对象样本来源
  • 1.4.2 调查对象个人信息来源
  • 1.4.3 数据处理原则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职业生涯
  • 2.1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群体职业现状
  • 2.1.1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工作行业
  • 2.1.2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工作地域
  • 2.1.3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职位和职称
  • 2.2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职业生涯发展
  • 第三章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学术和学科贡献
  • 3.1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学术贡献
  • 3.1.1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著作出版情况
  • 3.1.2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论文发表情况
  • 3.2 高等教育学博士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 3.2.1 高等教育学博士对学科发展方向的引领
  • 3.2.2 高等教育学博士对学科人才培养的贡献
  • 3.3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学术和学科贡献总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社会影响
  • 4.1 基于科研项目和社会兼职的影响
  • 4.2 基于公众和媒体曝光的影响
  • 第五章 典型个案分析
  • 5.1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发展类型
  • 5.2 个案一:学科带头型
  • 5.3 个案二:学术特色型
  • 5.4 个案三:综合发展型
  • 第六章 结论
  • 6.1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职业发展的学科特征
  • 6.2 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对个人职业发展有重大促进
  • 6.3 高等教育学博士在学术和学科发展起中坚作用
  • 6.4 高等教育学博士的社会影响引发的思考
  • 6.5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致即将走上讲台的孩子们[J].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16(12)
    • [2].学前教育管理学[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7(02)
    • [3].高等教育学博士同伴效应的量化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4].文献综述与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撰写[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01)
    • [5].2008年全国教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6].教育学博士生国际会议:社会变迁与高等教育[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05)
    • [7].教育学博士房欲飞谈家庭教育 零”开始做父母[J]. 时尚育儿 2013(09)
    • [8].教育学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的困境与出路——基于“211工程”高校的文本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10)
    • [9].编委简介[J]. 职教通讯 2017(07)
    • [10].编委简介 路宝利[J]. 职教通讯 2017(18)
    • [11].韩国一流大学教育学博士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基于首尔国立大学的案例分析[J]. 教育与考试 2019(01)
    • [12].刘晓[J]. 职教通讯 2017(22)
    • [13].林克松[J]. 职教通讯 2017(12)
    • [14].匡瑛[J]. 职教通讯 2017(17)
    • [15].付八军教授[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6(01)
    • [16].声音[J]. 福建教育 2014(20)
    • [17].孩子学习粗心,家长巧妙应对[J].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4(10)
    • [18].喻忠恩[J]. 职教通讯 2017(11)
    • [19].黄旭华 博士[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20].编委简介 唐智彬[J]. 职教通讯 2017(15)
    • [21].编委简介 陈鹏[J]. 职教通讯 2017(19)
    • [22].师院学人[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23].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普渡大学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5)
    • [24].何爱霞[J]. 职教通讯 2017(03)
    • [25].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Z2)
    • [26].郭丽君教授[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7].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研究[J]. 教育与考试 2019(04)
    • [28].原理十年唱大风——陕西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教育学博士点创建十周年纪念研讨会[J]. 当代教师教育 2013(04)
    • [29].绘本引领,让孩子爱上阅读[J]. 教育科研论坛 2010(12)
    • [30].学生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中成长[J]. 教育艺术 2019(08)

    标签:;  ;  ;  ;  

    高等教育学博士成长与贡献研究 ——基于我国1990-2005届博士的调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