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党报的报网互动研究 ——以《江西日报》为例

省级党报的报网互动研究 ——以《江西日报》为例

论文摘要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党报相对[11]于其他传统媒体而言,更加迫切的需要改革当前的运作模式。报网互动,是报纸在网络时代转型的关键一步,预示着报纸顺应了“媒介融合”这一新闻传播以及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笔者从媒介形态变化原则出发,结合系统科学理论,对报网互动进行了概念的界定。随后,再根据当前我国媒介实践,对报网互动进行了大致的划分与归类,分为技术支持型、联动报道型、栏目合作型、整体融合型四种主要模式。技术支持型体现了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对网络技术的借鉴与应用;联动报道型指报纸和网络媒体联合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策划报道;栏目合作型表示报网互动在介质上已有固定的存在空间,资源共享和联动报道已经常态化;而整体融合型中的报网完全融合,已不分彼此。从技术支持型到整体融合型,报网互动的模式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报纸网络两个系统的松散联合到紧密联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报网互动并融合的程度越来越高,媒体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效率也越来越高。接着,本文采取案例分析和媒介深度访谈的方法,比较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对党报报网互动现象进行了理论性的思考。笔者将研究对象定位于省级党报,通过对国内省级党报报网互动发展历程的回溯,在纵向上总结归纳了省级党报报网互动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电子报阶段、报业网站阶段和报网合作阶段;在横向上将党报报网互动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互动,宏观层面的报网互动表现为发展战略层面的媒介融合,中观层面的报网互动表现为媒介运营层面的合作互动,而微观层面的报网互动则体现在采编创新层面的信息方式。研究结合当前省级党报报网互动的运行现状,指出了当前互动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报网之间信息资源整合不够;报网之间采编流程优化不够;报网之间技术平台融合不够;报网之间媒介分工明确不够;报网之间品牌价值统一不够。根据这些问题,笔者从媒介运作机制和媒介内容经营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更新新闻管理理念,尝试新型的报网合作形式,重视媒介内容经营等等。党报实施的报网互动策略,因其独特的资源和影响力而呈现特殊的形态。在个案分析部分,本研究以《江西日报》的报网互动为例,借鉴并总结其成功经验的同时,引入了“视频直播”这一的报网互动新模式概念。“视频直播”是省级党报报网互动的基本形态,这种模式在传播方式、时效性、资源界限等方面都拓展和延伸了省级党报的开放性与影响力,在共享信息、整合受众和促进媒介间的融合等层面上提升省级党报的其传播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报网互动与省级报网互动
  • 2.1 报网互动的概念及模式
  • 2.1.1 报网互动的基本概念
  • 2.1.2 报网互动的深层内涵
  • 2.1.3 报网互动的表现形式
  • 2.2 省级党报报网互动
  • 2.2.1 省级党报报网互动的可行性分析
  • 2.2.2 省级党报报网互动的特殊意义
  • 2.2.3 报网互动与省级党报品牌树立
  • 第3章 省级党报报网互动的发展历程
  • 3.1 省级党报报网互动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 3.2 省级党报报网互动的层面剖析
  • 3.2.1 宏观层面的党报报网互动
  • 3.2.2 中观层面的党报报网互动
  • 3.2.3 微观层面的党报报网互动
  • 第4章 省级党报的报网互动现状
  • 4.1 省级党报报网互动的现状
  • 4.2 省级党报报网互动中存在的不足
  • 4.3 省级党报报网互动困境的解决之道
  • 4.3.1 变革媒介运作机制
  • 4.3.2 重视媒介内容经营
  • 第5章 个案分析:《江西日报》报网互动研究
  • 5.1 《江西日报》的报网互动历程
  • 5.2 《江报直播室》:首个以视频直播模式出现的报网互动栏目
  • 5.2.1 《江报直播室》新模式的三点突破
  • 5.2.2 《江报直播室》的议程设置分析
  • 5.2.3 《江报直播室》模式的意义解读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北媒体报网互动实践研究[J]. 大家 2010(03)
    • [2].我国大报报网互动:离国外还有多远[J]. 新闻知识 2011(01)
    • [3].报网互动助推传统媒体“突围”[J]. 传媒 2010(10)
    • [4].报网互动 让报纸与网络共赢[J]. 中国地市报人 2010(10)
    • [5].探寻传媒变局下“报网互动”的现实途径[J]. 新闻实践 2009(02)
    • [6].日本纸媒的报网互动[J]. 新闻战线 2009(09)
    • [7].地市媒体“报网互动”的新问题与新格局[J]. 中国记者 2009(04)
    • [8].在报网互动中实现优势互补[J]. 城市党报研究 2008(04)
    • [9].报网互动 路在何方[J]. 军事记者 2010(08)
    • [10].“报网互动栏目”的新闻产制与公共议题的生成[J]. 国际新闻界 2009(10)
    • [11].市州报报网互动初探[J]. 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8(03)
    • [12].报网互动:拓展党报新闻传播空间的重要途径[J]. 新闻窗 2008(02)
    • [13].报网互动的再认识[J]. 记者摇篮 2008(07)
    • [14].新时期报网互动探析[J]. 现代视听 2008(07)
    • [15].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网互动的实现对策[J]. 传媒论坛 2018(07)
    • [16].探析报网互动打破党报传播局限性[J]. 新闻传播 2013(12)
    • [17].报网互动中的新闻报道创新[J]. 中国地市报人 2010(06)
    • [18].晨报的突围之路:报网互动[J]. 新闻与写作 2009(04)
    • [19].报网互动与融合的四个新动向[J]. 中国记者 2008(07)
    • [20].探寻报网互动的现实路径[J]. 新闻知识 2008(07)
    • [21].从“以报带网”到“以网带报”——“报网互动”运营模式探析[J]. 中国记者 2010(02)
    • [22].报网互动应确定主导角色[J]. 新闻采编 2008(04)
    • [23].移动互联时代的“报网互动”策略[J]. 宁波通讯 2013(11)
    • [24].在互动融合中实现双赢——舟山日报社开展报网互动的实践与思考[J]. 新闻战线 2009(04)
    • [25].报网互动的一次全新尝试——《华商晨报》全媒体24小时滚动直播刘德华沈阳演出报道策划实践[J]. 今传媒 2009(12)
    • [26].浅析“报网互动”对社会力量集结发展的促进作用[J]. 青年文学家 2014(05)
    • [27].报网互动:让党报“动”起来[J]. 记者摇篮 2014(02)
    • [28].媒体微博:报网互动路径的现实选择[J]. 青年记者 2013(12)
    • [29].互补 互动 互赢——以一次报道中的报网互动为例[J]. 新闻世界 2013(11)
    • [30].报网互动环境下报纸网络版的操作[J]. 传媒 2010(04)

    标签:;  ;  ;  

    省级党报的报网互动研究 ——以《江西日报》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