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250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国内外水利水电资源开发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寻找优良天然地基和与不良地质条件作斗争的历史。许多工程之所以历经久远而不摧,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地基和基础;相反,一些建筑物的失事,也多半与其地基或基础不牢有关,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更要结合实际情况,相信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克服环境因素,加强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

与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操作手段、施工环境及施工场地等方面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使得的此项工程基础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即:(1)施工范围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水库大坝、水电站、进水建筑、泄水建筑等子工程的建设的,这使得水利水利工程施工范围较大。这也使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2)地形复杂。既然水利水电工程的是服务于农业、电力等领域的,所以为了满足应用需求,一般会将水利水电工程设置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或水流湍急的位置;(3)施工技术类型较多。水利水电工程包含多项子工程,这使得其涉及的专业较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明确相关规定及施工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慎重的选用施工技术,为有效的建成水利水电工程创造条件。(4)隐蔽工程,施工过程质量重要。地基与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有的在施工以后要覆盖起来,有的一开始就是在操作者不能直视的条件下施工。工程完成以后难以进行直观的质量检查和评定,其质量缺陷需要在运行使用阶段方能暴露出来,一旦发生质量缺陷或事故,返工修补十分困难。

2基础处理施工中常见问题

实际施工过程中,水利输电工程质量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水利输电工程稳定性能就会受到施工地基的影响,会造成基础施工的稳定性能降低,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性能都会造成影响。当地基出现渗漏时,就可能会对基础施工造成破坏,一些渗漏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不利时,可能会对基础工程造成影响,使基础工程出现沉降,对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形,容易造成工程毁坏,影响整个工程建设。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问题还有很多,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研究。而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就需要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3.1灌浆技术

灌浆是将具有流动性、凝固后具有胶结力的浆液,注入到地层或结构物的裂隙、空隙或孔洞内,以提高其整体性和密实性,改善其力学和抗渗性能的一种工程手段。由于在各种灌浆材料中,水泥是容易获得、性能优越、价格较低的材料,所以水泥灌浆是应用最普遍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尤多。在进行水泥灌浆作业时,技术人员需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灌浆孔深度、孔底偏差均不大于规范要求,钻孔完成后需进行冲孔和压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浆。目前灌浆方法有很多种,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是我国当前用的最多的灌浆方法,也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阔家级工法。此法的优点是:灌浆时,孔内不需下入灌浆塞,施工简便;正常情况下,每段灌浆结束后,不需待凝,即可开始下一段的钻孔,加快了进度;上部孔段可得到多次重复灌注,对提高灌浆质量有利;使用孔口封闭器可比灌浆塞施加更大灌浆压力等。

3.2锚固技术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都会受到地形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水利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在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锚固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形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优势,缓解地形对基础施工造成的压力。而在进行锚固技术应用时,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测,包括地理情况、地形位置、地质条件等进行勘测,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对施工场地环境进行数据分析。只有对施工场地进行资料搜集,才能更好地应用锚固技术,对基础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想要将锚固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对施工环境进行勘探,制定出符合工程需求的锚固作业图纸,从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3.3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基础施工作业中一项极为普遍的施工技术,能够加强基础工程项目的强度,对项目稳定性能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其施工效果十分明显。该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先张法、后张法两种技术进行处理。因为这两种处理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当遇到一些具体施工技术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就以沉降环节而言,其处理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静压法、锤击法。因为施工技术方面的不同,其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多样的。

3.4粉喷桩技术

在进行粉喷桩施工时,需要对桩位进行确定,对误差进行控制。施工前,技术人员可以设定桩位标,当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将桩位标恢复。通过桩位标的设定,对桩位进行误差控制。在进行桩顶高程设计时,需要确保桩顶和桩底之间高程在工艺允许范围内,不能对后续施工作业造成影响。技术人员在进行桩身垂直度检验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量,对导向架、搅拌轴的垂直度进行检测,从而缩小误差,将倾斜误差控制在1.5%之内,以提高施工质量。在进行桩身水泥掺量时,应该对每根桩身水泥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水泥掺量与工艺要求相符合。可以选择石膏粉作为外加剂,将石膏粉和水泥均匀搅拌。

4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对策

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建设中自然也是不例外,所以就需要施工企业坚持创新思想和理念,不断改进设备的使用性能并以先进的技术定期对其进行检修,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人员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技术操作水平的高低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否都与基础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率相关联,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施工的管理,并且其管理制度也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要在施工建设中及时进行排查,然而制定有效地对策解决问题,对策的制定要结合施工现状和相关数据,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

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施工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是被多种因素影响制约着,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就是科学的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其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以及提高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夏伟.水利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解析[J].信息化建设,2016,02:376+378.

[2]李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91.

[3]张长志.水利工程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河南科技,2016,03:88-89.

[4]何未杰.简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相关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4:52-53.

标签:;  ;  ;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