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和谐 ——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生态主义解读

自然·和谐 ——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生态主义解读

论文摘要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冷静思考的小说家,乔治·艾略特敏锐地感受到了工业化对英国社会的影响。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描写了英国乡村风景、乡村田园生活,乡村普通人的生活。她作品中对自然环境的精彩描述闪烁着爱略特对自然深深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另一方面,爱略特对社会变革时期工业化对乡村的影响感到忧虑。在其小说中,爱略特揭示了工业化给人们带来的困惑,痛苦,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生态及人与人关系的忧思。本论文以生态批评为理论框架,尝试对爱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进行生态解读。论文分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乔治·爱略特的生平、作品及评论界对其作品的多角度的解读。同时,该部分对生态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方法给与阐述。第一章通过分析爱略特的成长环境,她所接触的文化环境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追溯爱略特生态哲思的形成,以更好得理解她作品中表现出的生态哲思。第二章通过分析小说中丰富的自然景色及田园生活描写,自然对人类精神的抚慰、心灵的净化,展现小说中所体现的爱略特的自然观。第三章阐述爱略特对工业化的反思。工业化扰乱了美好的田园生活,引起人与人关系的失谐及人自我的迷失。工业化切断了人们与过去生活的联系。对工业化的沉思表明爱略特对自然及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关怀,生态忧思。第四章着重论述爱略特倡导的回归自然以及重构一个有机社会的思想。融入自然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让人重新拥有爱的能力。重构有机社会使人类与大自然,与所有的生物体共享和谐的生存空间。结论:工业化扰乱了美好的田园生活、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疏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要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必须回归自然,重建一个有机社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The Formation of George Eliot's Ecological Ideas
  • 1.1 Eliot's Early Life Experience
  • 1.2 The Influence of Romanticism
  • 1.3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Science
  • 1.4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 Chapter Two:George Eliot's View on Nature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 2.1 The Pastoral Setting
  • 2.2 Nature as Spiritual Solace
  • 2.3 Nature's Wild Beauty
  • Chapter Three:George Eliot's Anxiety over Industrialization
  • 3.1 Traditional Values v.s.Materialism
  • 3.2 Alienation from Nature
  • 3.3 Loss of Place and Loss of Self
  • Chapter Four:Ways of Reconstructing Harmony
  • 4.1 Returning to Nature
  • 4.2 Reconstruction of an Organic Societ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乔治·爱略特的转型焦虑[J]. 外国文学评论 2016(01)
    • [2].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铁路意象[J]. 外国文学 2016(01)
    • [3].21世纪以来西方乔治·爱略特研究述评[J]. 当代外国文学 2016(02)
    • [4].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铁路意象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8(36)
    • [5].乔治·爱略特作品的音乐叙事情节与“秩序”[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怀疑与徘徊——乔治·爱略特的人文主义思想探析[J]. 语文学刊 2008(15)
    • [7].乔治·爱略特作品中的女性主义特色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17)
    • [8].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看爱略特的宗教情结[J]. 山花 2011(12)
    • [9].乔治·爱略特小说的中产阶级性别建构研究[J]. 外国文学 2020(06)
    • [10].当代西方乔治·爱略特研究述评[J]. 国外文学 2010(01)
    • [11].双重性还是一致性——论乔治·爱略特的道德选择[J]. 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8(01)
    • [12].乔治·爱略特的“情感”观念[J]. 国外文学 2008(02)
    • [13].审美同情的想象空间与爱略特的现实主义书写[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4].乔治·爱略特小说的和谐社会思想探析[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11)
    • [15].乔治·爱略特与小说[J]. 大家 2010(20)
    • [16].地质学均变论思想与乔治·爱略特的道德观[J]. 外国文学 2014(02)
    • [17].关于乔治·爱略特前期创作中的心理分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10)
    • [18].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看爱略特的伦理思想[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10)
    • [19].乔治·爱略特的“同情”观及其哲学渊源[J]. 外国文学 2009(01)
    • [20].悖论声音——乔治·爱略特后期小说中的创造性叙述者[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8(01)
    • [21].论乔治·爱略特的人类宗教道德观[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01)
    • [22].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信仰超越意识[J]. 南都学坛 2010(06)
    • [23].乔治·爱略特对吉卜赛人形象的重塑[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4].乔治·爱略特作品中的女性文化[J]. 青春岁月 2012(08)
    • [25].乔治·爱略特作品中的“替罪羊”形象研究[J]. 外国语文 2012(01)
    • [26].乔治·爱略特女性意识初探——从《米德尔马契》中的女性人物谈起[J]. 社会科学战线 2012(04)
    • [27].试论乔治·爱略特的人文宗教思想[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8].乔治·爱略特经典小说的通俗特色探析[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9].试析乔治·爱略特小说的人本宗教观[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5)
    • [30].论乔治·爱略特的艺术消费与伦理义务观——以《米德尔马契》为例[J]. 外国文学研究 2016(01)

    标签:;  ;  ;  ;  

    自然·和谐 ——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生态主义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