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VTeO/SiO2催化剂的研究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VTeO/SiO2催化剂的研究

论文题目: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VTeO/SiO2催化剂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物理化学

作者: 金燕仙

导师: 黄传敬,万惠霖

关键词: 丙烷,选择氧化,丙烯醛

文献来源: 厦门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丙烷选择氧化制取丙烯醛因其潜在的应用前景和理论研究意义,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该反应大多采用非负载型多组分催化剂,但由于组成复杂,催化剂组分间协同作用、催化剂构效关系及催化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较为困难。本文选择组成相对简单的VTeO/SiO2催化剂体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制备及反应条件等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RD、TPR、Raman、XPS等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丙烯和溴丙烯作为探针分子进行脉冲反应研究,进一步考察了丙烯向丙烯醛转化过程中V、Te组分的作用,研究了该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催化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VOx/SiO2催化剂对丙烷临氧活化转化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主要生成C3H6、CO和CO2。VOx/SiO2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与其表面V物种的分散程度密切相关,彼此分立且高度分散的活性中心有利于选择性氧化产物的生成。2)在VOx/SiO2催化剂中添加Te,C3H6和COx选择性降低,丙烯醛选择性和产率显著提高。在最佳反应条件下(520℃,C3H8/O2 =1.2,3900 mL·g -1·h-1),3V0.5Te/SiO2催化剂上丙烷转化率为25.7%,丙烯醛选择性为25.5%。3)催化剂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VTeO/SiO2催化剂体系中,组分V、Te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导致彼此分散度的提高。V物种可能借V-O-Te键与[TeO4]或/和[Te2O5]结构单元结合而成不同聚合度的链状结构。在这种结构中,[TeO4]和[Te2O5]结构单元将V物种彼此分隔、高度分散,同时Te物种的分散度亦得以提高。4)探针分子脉冲反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催化剂体系中,V5+活性中心对丙烯的活化转化及烯丙基选择性插氧的催化性能较差;Te4+活性中心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研究进展

1.1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的研究意义

1.1.1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研究的经济意义

1.2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研究现状

1.3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简单热力学分析和关键问题

1.3.1 简单热力学分析

1.3.2 关键问题

1.4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催化剂研究

1.4.1 Bi-Mo-V-O 催化剂

1.4.2 含卤素的催化剂

1.4.3 磷酸盐类催化剂

1.4.4 担载型催化剂

1.5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1.5.1 催化剂的结构和各相间的相互作用

1.5.2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

1.5.3 催化剂酸碱性

1.5.3.1 催化剂表面酸性和碳氢键活化的关系

1.5.3.2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与部分氧化产物在催化剂上脱附的关系

1.5.4 催化反应中的氧物种

1.6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的反应机理

1.6.1 以丙烯为反应中间体

1.6.2 以正丙氧基(正丙醇)和异丙氧基(异丙醇)为可能的反应中间体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设计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规格

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和计算方法

2.3.1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2.3.2 催化剂性能的计算方法

2.4 探针分子脉冲反应实验

2.4.1 实验方法与实验装置

2.4.2 催化剂性能的计算方法

2.5 催化剂表征

2.5.1 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XRD)

2.5.2 比表面测定(BET)

2.5.3 程序升温还原实验(H2-TPR)

2.5.4 紫外可见漫反射(UV-DRS)

2.5.5 X-光电子能谱实验(XPS)

2.5.6 Raman 光谱实验

参考文献

第三章 VO_x/SiO_2催化剂的丙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及其结构表征

3.1 VO_x/SiO_2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3.1.1 负载量对 VO_x/SiO_2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3.1.2 反应温度对3V/SiO_2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3.2 VO_x/SiO_2催化剂的表征

3.2.1 催化剂的相结构表征

3.2.2 催化剂的 H_2 -TPR 表征

3.2.3 催化剂的 Raman 光谱表征

3.3 讨论

3.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VTeO/SiO_2催化剂的研制及其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性能

4.1 催化剂组成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

4.1.1 添加第二组分对 VO_x/SiO_2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4.1.2 Te 含量对VTeO/SiO_2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的影响

4.1.3 催化剂载体的影响

4.2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3V0.5Te/SiO_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的影响

4.2.1 浸渍液pH 值的影响

4.2.2 活性组分浸渍顺序的影响

4.2.3 焙烧温度的影响

4.3 反应条件对3V0.5Te/SiO_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的影响

4.3.1 反应气空速的影响

4.3.2 反应气组成的影响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VTeO/SiO_2 催化剂表征及探针分子脉冲反应研究

5.1 催化剂性能表征

5.1.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与相结构

5.1.2 催化剂的H_2 -TPR 表征

5.1.3 催化剂的Raman 表征

5.1.3.1 TeO_x/SiO_2 催化剂的 Raman 表征

5.1.3.2 VTeO/SiO_2 催化剂的 Raman 表征

5.1.4 催化剂的XPS 表征

5.1.5 催化剂的 UV-DRS 表征

5.2 探针分子脉冲反应研究

5.2.1 溴丙烯脉冲反应

5.2.2 丙烯脉冲反应

5.2.3 C_3H_6/O_2 混合气脉冲反应

5.2.4 连续脉冲丙烯对 VTeO/SiO_2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11

参考文献

  • [1].硫掺杂铈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脱硝性能的研究[D]. 张磊.南京理工大学2017
  • [2].碳负载镍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乙醇氧化性能研究[D]. 石文娟.天津工业大学2017
  • [3].铈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臭氧化性能研究[D]. 杨戊戌.中国矿业大学2016
  • [4].流化床异丁烷脱氢催化剂及工艺研究[D]. 刘尚.烟台大学2016
  • [5].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的研究[D]. 胡亮华.浙江工业大学2011
  • [6].钴基催化剂对费托合成产物分布调控的研究[D]. 刘勇.北京化工大学2015
  • [7].负载型磷化钨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加氢精制性能[D]. 李瑞达.东北石油大学2015
  • [8].合成气合成异丁醇催化剂的制备与工艺研究[D]. 阚泉生.西安工程大学2015
  • [9].乙炔法合成氯乙烯新型催化剂的制备[D]. 杨炎泽.武汉工程大学2015
  • [10].以氧化锰为活性组分的脱硝催化剂的研究[D]. 章轼辙.重庆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丙烯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催化剂的研究[D]. 甘玉花.厦门大学2014
  • [2].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和丙烯酸的研究[D]. 王阳.浙江大学2012
  • [3].前驱体法制备丙烷(丙烯)选择氧化制丙烯醛V(Mo)TeO催化剂的研究[D]. 丰茂英.厦门大学2007
  • [4].以MMO为催化剂的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的CFBR工艺研究[D]. 郝玉兰.大庆石油学院2006
  • [5].丙烯氧化工艺的研究[D]. 桑磊.山东科技大学2007
  • [6].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VTeNbO/SiO2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研究[D]. 章小兵.厦门大学2006
  • [7].SBA-15负载钒基、钼基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反应的研究[D]. 应方.厦门大学2006
  • [8].Mo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应用于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D]. 李晗.浙江大学2008
  • [9].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的研究[D]. 李洪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
  • [10].复合金属氧化物对丙烷选择氧化的研究[D]. 张铁珍.大庆石油学院2005

标签:;  ;  ;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VTeO/SiO2催化剂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