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CeO2p/Galfan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能超声制备及耐蚀性研究

纳米CeO2p/Galfan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能超声制备及耐蚀性研究

论文摘要

纳米CeO2增强Galfan基复合材料因具有较好的耐蚀、粘附和良好的可加工性可被用于镀层材料保护钢铁。本文用多种分析和测试手段,对名义粒径25nm CeO2的预处理工艺、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CeO2/Galfan复合材料的高能超声制备工艺、体系的润湿过程、力学性能、耐蚀性和耐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TEM和AES等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CeO2经有机物包覆预处理,显著提高了其分散性,厚约为20nm的包覆层炭化温度为300~500℃,热力学分析证实,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炭化层能与氧化夹杂反应,提高体系的润湿性。场发射SEM观察表明,在高能超声作用下,未处理的纳米CeO2很难分散进入熔体,而经预处理的CeO2在质量分数小于3.0%时能在基体中均匀分散,过高则多以团聚态存在;纳米CeO2的加入改变了共晶组织的长大速度而间接减小其片层间距,其中质量分数为1.0%时片层间距最小;柱形试样熔化前后高度的变化率结果说明纳米CeO2对复合材料熔体的表观粘度影响显著。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适量CeO2的加入提高了基体的力学性能,当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较基体分别提高了41.2%,34.6%和34.2%,而伸长率则降低了4.6%;随质量分数的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为脆性断裂。腐蚀试验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蚀性随CeO2质量分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当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电化学腐蚀和盐雾腐蚀性能最优;当质量分数为0.8%时,晶间腐蚀的增重率最小。纳米CeO2的加入能提高材料的自腐蚀电位,提高材料的耐蚀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铁腐蚀的危害
  • 1.2 钢铁的防腐蚀方法
  • 1.2.1 选适当的钢铁材料
  • 1.2.2 设计合理的钢铁构件
  • 1.2.3 改变环境法
  • 1.2.4 电化学防蚀法
  • 1.2.5 表面转化防护
  • 1.2.6 表面覆层防护
  • 1.3 防腐蚀金属镀层材料
  • 1.3.1 防腐蚀热镀层金属材料的发展
  • 1.3.2 Galfan 合金
  • 1.3.3 锌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块体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 1.4.1 惰性气体凝聚原位加压成型法
  • 1.4.2 高温、高压法
  • 1.4.3 非晶晶化法
  • 1.4.4 脉冲电流直接晶化法
  • 1.4.5 深过冷直接晶化
  • 1.4.6 大塑性变形法
  • 1.4.7 高能球磨法
  • 1.4.8 原位复合技术
  • 1.4.9 高能超声法
  • 1.5 高能超声法在制备复合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料和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增强颗粒的表面预处理及检测
  • 2.2.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分析
  • 2.2.4 表观粘度测试
  • 2.2.5 复合材料耐蚀性检测
  • 第三章 复合材料制备、粘度表征、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
  • 2 颗粒预处理'>3.1 纳米CeO2颗粒预处理
  • 3.1.1 预处理工艺
  • 3.1.2 包覆处理效果观察
  • 3.1.3 包覆层厚度的测定
  • 2 粉炭化过程研究'>3.1.4 CeO2粉炭化过程研究
  • 3.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1 制备过程主要参数的确定
  • 3.2.2 材料的制备
  • 3.3 表观粘度测试
  • 3.4 组织及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观察
  • 3.4.1 基体合金的组织
  • 3.4.2 复合材料的组织
  • 3.4.3 复合材料中增强颗粒的分散性观测
  • 3.5 力学性能测试
  • 3.5.1 显微硬度测试
  • 3.5.2 拉伸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材料的耐蚀性研究
  • 4.1 电化学测试
  • 4.2 盐雾腐蚀试验
  • 4.2.1 外观评级和腐蚀产物分析
  • 4.2.2 称重判断
  • 4.3 腐蚀失重试验
  • 4.4 晶间腐蚀试验
  • 4.4.1 腐蚀形貌观察和腐蚀产物分析
  • 4.4.2 重量变化率
  • 4.4.3 组织观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打造梦想场景中的格斗机器人 专访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CEO招俊健[J]. 消费电子 2019(12)
    • [2].城乡二元体制、CEO特征与审计费用——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 2019(06)
    • [3].风险偏好、决策情绪与CEO财务报告舞弊行为[J]. 经济与管理 2020(01)
    • [4].CEO特征、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J]. 科学学研究 2020(02)
    • [5].外资持股、CEO决策视野与企业研发国际化[J]. 科学学研究 2020(03)
    • [6].人际协同视角下CEO包容型领导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0(02)
    • [7].CEO过度自信、权益资本成本与融资约束[J]. 财会通讯 2020(02)
    • [8].CEO与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社会关系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 [9].董事长—CEO年龄差异与薪酬差距关系研究[J]. 会计之友 2020(03)
    • [10].高科技企业CEO两职合一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08)
    • [11].财务经历CEO会抑制高管薪酬吗[J]. 财会月刊 2020(10)
    • [12].国有企业CEO权力寻租的原因剖析与治理对策[J]. 商业会计 2020(10)
    • [13].CEO权力、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J]. 财会通讯 2020(13)
    • [14].CEO持股比例和创始地位对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基于中小板上市企业董事会独立性的调节作用[J]. 财经问题研究 2020(07)
    • [15].大股东掏空视角下的CEO激励问题研究[J]. 会计之友 2020(17)
    • [16].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货运场景——专访嬴彻科技CEO总裁马喆人[J]. 中国储运 2019(05)
    • [17].财税数字化创新的引领者——访海南高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高峡[J]. 中国总会计师 2018(10)
    • [18].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研究[J]. 时代金融 2016(36)
    • [19].CEO两职合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 2017(03)
    • [20].CEO过度自信与研发投入强度的门限效应研究[J]. 财会通讯 2017(17)
    • [21].强势CEO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吗?——基于2011~2015年福建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福建金融 2017(06)
    • [22].CEO职业生涯关注与财务报告质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3].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视角[J]. 会计之友 2017(16)
    • [24].CEO任期与企业风险承担[J]. 财会通讯 2017(21)
    • [25].会计稳健性、高管CEO权力与债务成本关系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9)
    • [26].CEO权力强度、过度自信与财务报告舞弊[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7(10)
    • [27].所有权性质、CEO任期与会计稳健性[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02)
    • [28].机器人不再遥远 专访上海酷哇机器人CEO何弢[J]. 消费电子 2016(06)
    • [29].不同信任环境下CEO权力与代理成本相关性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30].CEO任期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 财会通讯 2016(21)

    标签:;  ;  ;  ;  ;  ;  

    纳米CeO2p/Galfan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能超声制备及耐蚀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