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污染的伦理反思

网络信息污染的伦理反思

论文题目: 网络信息污染的伦理反思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伦理学

作者: 杨萍

导师: 田海平

关键词: 网络信息污染,伦理,反思,他律,自律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着眼于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网络信息污染现象进行反思。第一章主要概括了网络信息污染现象,并分析了产生网络信息污染的根源,包括网络自身的特点,传统伦理、法律的困惑以及主体性根源等,尤其是对主体性根源进行了创新性的思考。网络空间中行为主体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但是这种自由也不是无限的,行为主体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网络空间的特点,使得传统伦理中责、权的归位遇到了新的难题,论文的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网络信息权利与信息责任,指出了技术上的“能做”并不等于伦理上的“应做”。第三章从他律与自律两个方面对如何应对网络信息污染现象进行了探索。网络空间的特点使其更需要一种自主型的道德,需要道德自律,但是这种自主型道德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在其发展初期,仍需要他律机制的支撑,需要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第四章提出了一些网络伦理原则。借助于伦理准则提供的行为指导,个体能够更好地作出何种行为正确、何种行为错误的道德判断。网络空间虽然崇尚自由,具有虚拟性,与传统社会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它也不是空中楼阁,它毕竟植根于我们的传统社会。网络伦理原则的制定,离不开传统社会的伦理原则,因而论文参照传统社会的伦理原则,同时结合网络空间的特点提出了网络伦理原则,以期为人们的网络行为提供指导。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一、写作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信息污染现象及其根源的伦理分析

一、网络信息污染现象

1. 虚假信息

2. 垃圾信息

3. 黄色信息

4. 黑色信息

二、网络信息污染根源的伦理分析

1. 网络的自身特点

2. 传统约束机制的弱化

3. 主体根源

第二章“能做”≠“应做”: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权责分析

一、网络信息权利与信息责任

1. 网络空间的信息权利

2. 网络中的相关利益群体

3. 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分析

4. 网络信息责任的伦理难题

二、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能做”与“应做”

第三章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他律与自律机制

一、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他律机制

1. 技术控制

2. 网络道德规范

3. 信息立法

二、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自律机制

1. 良心

2. 慎独

三、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的结合

第四章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原则

一、无害原则

二、公正原则

三、责任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网络伦理建设研究[D]. 张宸赫.辽宁师范大学2018
  • [2].网络社会的教育路径与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作用机理分析[D]. 王龙飞.中原工学院2013
  • [3].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培养研究[D]. 郭锐.中原工学院2013
  • [4].网络伦理研究[D]. 李新.西南师范大学2004
  • [5].当代中国网络伦理初论[D]. 何菁.东南大学2004
  • [6].关于网络伦理规范建构的若干问题的探讨[D]. 易艳.武汉理工大学2002
  • [7].网络媒介环境下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教育研究[D]. 彭子瑞.中原工学院2013

相关论文

  • [1].网络伦理的理性思考[D]. 刘英杰.中国石油大学2007
  • [2].网络伦理的意蕴及其建构[D]. 张琼.昆明理工大学2007
  • [3].网络伦理问题的道德审视与调控[D]. 任传永.曲阜师范大学2007
  • [4].网络文化伦理文化探析[D]. 梅章华.郑州大学2007
  • [5].网络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与对策研究[D]. 胡艳.武汉理工大学2005
  • [6].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任莉莉.西南财经大学2006
  • [7].论网络传播主体的伦理建设[D]. 尹红.华中科技大学2005
  • [8].网络伦理研究[D]. 王继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 [9].网络社会伦理问题及其建设研究[D]. 胡孝权.合肥工业大学2004
  • [10].网络伦理研究[D]. 李新.西南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  

网络信息污染的伦理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