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NOS及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研究

川崎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NOS及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者体内血浆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NO/iNOS)及相关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lalpha/CXC chemokine receptor 4,SDF-1α/CXCR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变化,为探索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新方法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及qRT-PCR技术分别测定12例合并冠脉损害和44例无冠脉损害KD患者的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NO3-+NO2-)水平、SDF-1α水平、MCP-1水平及PBMC中iNOS mRNA表达、SDF-1α的受体CXCR4 mRNA表达、MCP-1 mRNA表达变化,并与60例非感染患儿、66例发热病人、35例过敏性紫癜(Henoch Schoenlein Purpura,HSP)患儿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KD患者缓解期血浆(NO3-+NO2-)水平(60.96±18.43umol/L)和PBMC中iNOS mRNA表达水平(1.76±0.50)较急性期血浆(NO3-+NO2-)水平(329.62±96.57umol/L)和PBMC中iNOS mRNA表达水平(2.72±0.84)明显下降,但高于各对照组;急性期KD组中冠状动脉损害者血浆(NO3-+NO2-)水平(416.17±44.25umol/L)和PBMC中iNOS mRNA表达水平(4.00±0.38)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者血浆(NO3-+NO2-)水平(306.02±93.63umol/L)和PBMC中iNOS mRNA表达水平(2.37±0.52);2、血浆SDF-1α水平变化:KD急性期(1833±395ng/L)与缓解期(1551±404ng/L)均高于各对照组;KD冠状动脉损害者急性期(1769±278ng/L)和缓解期(1446±279ng/L)与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3、PBMC中CXCR4mRNA表达水平变化:KD急性期(6.57±2.81)明显高于各对照组;缓解期(4.01±2.47)与非感染对照组、HS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与发热组无显著差异;急性期KD冠状动脉损害者(8.19±2.39)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者(6.13±2.77);缓解期KD冠状动脉损害者(5.17±2.32)与无冠状动脉损害者(3.71±2.4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4、KD患者急性期血浆MCP-1水平(409.55±97.42pg/ml)与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1.97±0.77)明显高于各对照组;KD患者缓解期血浆MCP-1水平(301.64±71.55pg/ml)与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1.31±0.39)明显高于非感染对照组、HSP组,与发热组相比无显著差异;KD组中冠状动脉损害者血浆MCP-1水平与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结论:1、NO/iNOS在KD及其冠脉损害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能通过影响多种免疫级联反应过程发挥重要作用2、SDF-1α/CXCR4主要在KD急性期发挥作用,可能参与了KD发病过程,但参与冠脉损害的可能性不大,并非本病中关键的趋化因子3、MCP-1在川崎病患儿体内持续增高,可能参与了促使单个核细胞聚集于冠状动脉局部的趋化作用过程,有可能作为判断KD病情活动状态及冠脉损害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论文目录

  •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材料
  • 三、方法
  • 四、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3-+N02-)血浆浓度变化'>一、(一)(NO3-+N02-)血浆浓度变化
  • 二、(一)SDF-1α血浆浓度变化
  • 三、(一)MCP-1血浆浓度变化
  • 讨论
  • 一、iNOS的变化及其意义
  • 二、SDF-1α及其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
  • 三、MCP-1的变化及其意义
  • 研究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获得奖励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冠状动脉闭塞性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征、病因及临床管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02)
    • [2].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35)
    • [3].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民康医学 2013(24)
    • [4].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和降钙素原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04)
    • [5].二叶主动脉瓣并无冠状动脉窦破入右心房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J]. 临床荟萃 2009(16)
    • [6].运动负荷试验在川崎病随访中的临床意义[J].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03)
    • [7].川崎病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华夏医学 2008(06)
    • [8].非酒精性脂肪肝增加心血管风险 无症状也可能存在疾病进展[J]. 肝博士 2018(01)
    • [9].川崎病相关实验指标观察及心肌酶学变化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33)
    • [10].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川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21)
    • [11].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在川崎病随访中的意义[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03)
    • [12].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患儿左心室功能的评价[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03)
    • [13].冠状动脉迂曲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3(11)
    • [14].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川崎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0)
    • [15].血小板参数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12)
    • [16].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04)
    • [17].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例[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13)
    • [18].血浆ET和NO联检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8(04)

    标签:;  ;  ;  ;  ;  ;  ;  

    川崎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NOS及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