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幼虫马氏管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

家蚕幼虫马氏管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

论文摘要

家蚕是典型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完全依赖于人类才能繁衍的重要经济昆虫,对于家蚕马氏管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不仅能了解家蚕免疫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也有助于对其他昆虫的分子免疫调控机制的理解。模式昆虫果蝇的马氏管可作为自主免疫组织,当机体受到微生物侵染时,能独立于脂肪体启动有效的免疫应答产生抗菌肽保护机体免受微生物的侵染,我们以此为依据开展家蚕马氏管免疫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为了探讨家蚕幼虫马氏管的蛋白质组学及其免疫功能,本文借助蛋白双向电泳技术(2-D)对感染BmNPV不同时相的家蚕幼虫马氏管蛋白进行分离,随后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其中14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10个蛋白点得到成功鉴定,分别为NADPH-specific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Ⅱ、蛋白二硫键异构酶、丙酮酸脱氢酶E1复合物β亚基、天冬氨酸转氨酶、乙酰乙酰基辅酶A硫解酶、3-羟基异丁酸脱氢酶、羟基丙酮酸异构酶/一氧化氮合酶、质子转移ATP合酶β亚基、ATP合酶。其中质子转移ATP合酶β亚基在马氏管内已见报道,本文对另一可信结果家蚕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简称BmNOS)做进一步的研究。由于诱导型BmNOS是合成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因子NO的一种关键特异性蛋白酶,故本文通过体内注射BmNPV和LPS两种诱导剂,采用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感染组和对照组马氏管中BmNOS的不同感染时期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两种诱导剂处理3h后,处理组BmNOS表达量均呈迅速递增,BmNPV侵染组上调约7倍,LPS处理组除3h表达量上调25倍外,该趋势持续到6h处理组仍表现出明显的上调趋势,随后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的趋势,推测BmNOS在家蚕马氏管的免疫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家蚕马氏管
  • 1.1.2 家蚕内生免疫系统
  • 1.1.3 果蝇体液免疫的研究进展
  • 1.1.4 果蝇马氏管的免疫学研究
  • 1.1.5 NO与免疫
  • 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家蚕马氏管内生免疫蛋白质组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生物材料的准备
  • 2.2.2 试剂及实验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家蚕幼虫马氏管侵染BmNPV后各时相双向电泳结果
  • 2.3.2 差异蛋白点质谱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诱导剂诱导后马氏管内BmNOS基因的表达差异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2.1 实验材料的准备
  • 3.2.2 工具酶和其他试剂
  • 3.2.3 常用试剂的配制
  • 3.2.4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5 引物设计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家蚕各时相马氏管总RNA 的提取
  • 3.3.2 反转录反应
  • 3.3.3 PCR 验证
  • 3.3.4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与电泳
  • 3.3.5 玻璃奶回收DNA
  • 3.3.6 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的连接
  • 3.3.7 质粒DNA 的转化
  • 3.3.8 快速破碎法鉴定重组质粒
  • 3.3.9 碱裂解法少量提取质粒DNA
  • 3.3.10 重组质粒DNA 的酶切鉴定
  • 3.3.11 甘油菌的制备及序列测定
  • 3.3.12 半定量RT-PCR 检测
  • 3.3.13 荧光定量PCR 反应
  • 3.4 实验结果
  • 3.4.1 家蚕BmNOS基因区域片段的扩增
  • 3.4.2 重组质粒pMD18-T-BmNOS的酶切鉴定
  • 3.4.3 重组质粒pMD18-T-BmNOS的测序结果与序列分析
  • 3.4.4 不同时相家蚕马氏管组织总RNA 的提取
  • 3.4.5 侵染BmNPV不同时相的BmNOS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
  • 3.4.6 LPS诱导不同时相BmNOS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免疫相关基因标签的原发性肝癌预后评分系统的建立[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0(02)
    • [2].10种免疫相关基因在斜带石斑鱼组织中的表达分析[J]. 渔业研究 2017(05)
    • [3].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血细胞转录组序列中免疫相关基因的结构与mRNA表达量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20(02)
    • [4].海参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09)
    • [5].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J]. 遗传 2009(04)
    • [6].红鳍东方鲀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2(09)
    • [7].氨磷汀调控人类造血及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预测[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07)
    • [8].青蟹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03)
    • [9].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J]. 山东医药 2014(40)
    • [10].猪骨骼肌发育过程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19(01)
    • [11].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自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J]. 山东医药 2008(42)
    • [12].免疫相关基因在健康革胡子鲶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3].文昌鱼抗金葡菌感染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免疫相关基因分析[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9(08)
    • [14].重组IFN-γ免疫后红鳍东方鲀免疫相关基因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分析[J]. 河北渔业 2018(11)
    • [15].长期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免疫相关基因的mRNA变化[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9(01)
    • [16].RNAi实现方法及在免疫相关基因功能鉴定中的应用[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11)
    • [17].罗非鱼免疫前后白细胞cDNA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初步分析[J]. 广西水产科技 2008(02)
    • [18].肝细胞癌免疫相关基因与预后:基于TCGA生物信息学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06)
    • [19].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组织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 2019(09)
    • [20].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在动物免疫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8(03)
    • [21].昆虫天然免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遗传 2018(06)
    • [22].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草鱼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效果[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07)
    • [23].猪SLA免疫学相关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03)
    • [24].家蚕免疫相关基因和信号途径的鉴定和比较分析(英文)[J]. 昆虫学报 2009(03)
    • [25].复方中药益气苓对SHR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11)
    • [26].羟基蛋氨酸锌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8(12)
    • [27].饲料中添加杜仲叶粉对青鱼生长和组织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6)
    • [28].Wolbachia通过免疫相关途径影响果蝇生殖[J]. 华中昆虫研究 2018(00)
    • [29].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流感疫苗应答的关联[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9(06)
    • [30].胃腺癌中免疫基因组表达及临床意义[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05)

    标签:;  ;  ;  ;  ;  

    家蚕幼虫马氏管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