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T细胞选择性清除分子hS83-P34的构建、制备及功能研究

活化T细胞选择性清除分子hS83-P34的构建、制备及功能研究

论文题目: 活化T细胞选择性清除分子hS83-P34的构建、制备及功能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遗传学

作者: 曾令宇

导师: 程惊秋

关键词: 重组免疫毒素,穿孔素,免疫抑制剂,移植排斥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降低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使移植受者的长期与近期存活率都有所提高,然而免疫抑制剂长期蓄积的毒副作用导致慢性药物性损伤,制约了长期存活率的进一步提高。在供器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抑制排斥反应,保证移植物长期有功能存活、改善受者生活质量是器官移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求更加高效、低毒、低感染、低致瘤危险性的特异性免疫抑制剂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活化T细胞是介导移植排斥的重要细胞,选择性清除活化T细胞而保留静息细胞,能控制移植排斥反应发生,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活化T细胞表面诱导性表达CTLA-4分子,基于此,我们设计以anti-CTLA-4单链抗体(scFv)为导向片段、膜孔道形成分子一穿孔素(perforin,pore-forming protein, PFP)孔道形成功能域为杀伤片段的免疫毒素,以选择性清除活化的T细胞。抗CTLA-4抗体能选择性地与活化T细胞结合,膜孔道形成蛋白作为免疫毒素杀伤片段,克服了现有胞内作用杀伤片段毒副作用大、免疫原性强、分子内化效率低的缺点,成为更具优势的杀伤片段。 本研究以anti-CTLA-4单链抗体(scFv)为导向片段、穿孔素孔道形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流程图

第一部分 活化T细胞选择性清除分子hS83-P34的构建与表达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活化T细胞选择性清除分子hS83-P34的制备与纯化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活化T细胞选择性清除分子hS83-P34体外功能鉴定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活化T细胞选择性清除分子hS83-P34在体内模型中的作用初探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主要中英文对照表

个人简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08

参考文献

  • [1].T细胞受体CDR3δ移植性抗体(OT3)—免疫毒素的抗肿瘤研究及CDR3δ多肽的构象研究[D]. 王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2].抗白介素-4受体单抗与眼镜蛇毒细胞毒素构建的免疫毒素靶向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D]. 王鸿程.福建医科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补体分子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学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书逊.第二军医大学2003
  • [2].乳鼠角朊细胞分离表达CD80/CD86及混合培养诱导免疫耐受机制的探讨[D]. 雷建军.四川大学2004
  • [3].高效、低毒免疫毒素SM5-1-PE38KDEL(突变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作用机理的研究[D]. 宋水川.第二军医大学2005
  • [4].环孢霉素A免疫全抗原合成及检测用单克隆抗体制备研究[D]. 陈米娜.四川大学2004
  • [5].重组免疫毒素hIL-2-Luffin P1的构建、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的实验研究[D]. 王儒鹏.第三军医大学2005
  • [6].高原鼢鼠药用价值及分子机制研究[D]. 潘明.四川大学2005
  • [7].版纳微型猪近交系与人肝脏合成蛋白功能匹配研究[D]. 张璘.四川大学2005
  • [8].IL-18-PE38重组免疫毒素及其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D]. 李虹.四川大学2004
  • [9].芽孢杆菌PY-1的菌种鉴定及其抗真菌产物的分离纯化、性质研究和结构鉴定[D]. 龚萌.四川大学2006
  • [10].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后的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D]. 王兰.四川大学2006

标签:;  ;  ;  ;  

活化T细胞选择性清除分子hS83-P34的构建、制备及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