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图像清晰度控制的探讨

印刷图像清晰度控制的探讨

一、印刷图像清晰度控制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于谦[1](2021)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啤酒是一种消耗量极大的日常饮品,啤酒箱作为它的包装其印刷质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产品的销量和品牌的形象,所以对啤酒箱的印刷质量进行检测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啤酒箱面纸此类画面信息丰富的胶印印刷品的质量检测也十分具有研究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系统。本文将啤酒箱印刷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归为全局缺陷与局部缺陷两类。根据全局缺陷的性质构建较为宽泛的对比阈值,完成了对较为明显的全局缺陷的检测。根据局部缺陷的性质首先提出了基于差异模型的模板匹配检测方案,通过提取模板图像中形状与灰度值信息构建差异模型,将待检测图像与差异模型进行对比达到了对局部缺陷进行检测的目的。为解决传统机器视觉技术检测精度与抗干扰能力差相冲突的问题又提出了基于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的语义分割模型的局部缺陷检测方案,通过多尺度特征融合达到了获取更多的上下文信息的目的,并完成了对局部缺陷的检测。分别对两种局部缺陷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实验,基于差异模型的模板匹配方案检测准确率达到96%,平均耗时在10ms,检测精度高但抗干扰能力差;而基于语义分割模型的方案准确率达到71%以上,平均耗时在50ms,但抗干扰能力强。实验结果证明了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并将现阶段更加稳定高效的基于差异模型的局部缺陷检测方案与全局缺陷检测组成完整的系统以软件平台的形式进行实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本文设计的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啤酒箱进行印刷质量检测。

汪旗航[2](2021)在《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采集及识别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为了检测CMYK同色异谱图像,设计了小型化便携式的红外图像采集及识别系统。该系统的硬件部分集成了树莓派的主控模块、红外CCD摄像头的图像采集模块以及图像显示模块,软件部分实现了红外图像的清晰度判别和增强等算法,集成了Zbar二维码识别算法。为了解决采集到的红外图像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了安卓手机代替LCD显示屏、Socket通信+Base64编码技术实现红外图像无线传输,以及Zxing算法识别二维码。针对采集到的低质量红外图像(低分辨率,低对比度以及光照不均)开展了相关软件算法的研究,解决了红外图像低质量的问题。相关软件算法的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摄像头对焦过程中采集到的红外图像清晰度变化波动较大的问题,本文实现了灰度梯度等几种清晰度判别函数,分析比较表明了Laplace梯度函数具有稳定的单调性以及对图像的清晰度变化更为敏感的特点,有利于准确地筛选出清晰度相对较高的红外图像。(2)针对所采集的红外图像存在低照度、低对比度和光照不均等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CLAHE和拉普拉斯锐化相结合的同态滤波算法,将红外图像进行同态滤波处理,使其明暗亮度分布均匀,通过CLAHE处理提高红外图像的对比度,对图像进行Laplace锐化增强红外图像的边缘。同时,该算法可被应用到实时处理的红外图像采集及识别系统当中。(3)针对所采集到的红外图像分辨率普遍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三层跳线的深度残差网络算法。该网络由输入卷积模块、输出卷积模块、多个残差模块以及两个子像素卷积模块所构成。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层跳线的残差模块,强化图像卷积层之间特征信息的相关性,采用了Adam算法对该网络进行训练优化来获得红外图像的重构模型。当低分辨图像输入到该网络模型中时,提取的残差图像会和低分辨率图像叠加,通过子像素卷积模块放大后,得到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与Bicubic、SRGAN、SRres Net三种算法相比,经过本文算法重构出的红外图像PSNR和SSIM更高,视觉效果更好。

王永师[3](2021)在《微流控芯片细胞自动印刷测控系统研发》文中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里,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自动印刷技术在细胞分析领域内被大量使用,但喷墨印刷、激光印刷、挤出沉积印刷等印刷方式在完成自动化操作的同时,也会带来如喷嘴温度过高对某些细胞结构造成破坏或注射器结构问题导致细胞堆叠的情况,不便于细胞的分离与印刷,而对后续研究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细胞自动印刷系统,具体研究如下。首先,本文介绍了细胞自动印刷设备,给出了设备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显微镜检测单元、细胞注射控制单元、微流控芯片移动控制单元、细胞印刷机测控单元,通过自动测控系统对整个细胞印刷过程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用于细胞注射部分的细胞分离再注射技术。之后,在细胞印刷设备搭建完成后,对显微镜下用于完成印刷过程的微流控芯片视野进行了自动聚焦过程的实现,根据显微镜本身特性以及系统需求,在满足高效性与稳定性的条件下,通过消耗时长对比,选择使用中心取窗法来完成显微镜下视野的选取。选取好窗函数之后,根据实验需求分析,将灰度差分函数作为聚焦清晰度评价函数用以聚焦过程性能评估的分析,同时通过混合极值点搜索算法,对选取的300幅图像进行搜索,经过59.82s的搜索时间,得出260μm处选取的图像其聚焦清晰度评价函数达到极值,即为自动聚焦处,完成自动聚焦过程。最后,通过聚焦清晰的视野来控制并完成细胞印刷过程,本文根据印刷方式与印刷速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实验。进行了 XY轴微流控芯片移动过程与Z轴注射器注射过程的先后运行以及两者的并行运动过程,通过图像检测,得出XY轴与Z轴并行状态下微球溶液印刷效果最佳;同时,通过Z轴注射器的两组不同速度的对比,得出注射器以0.0125mm/s的速度运行时,印刷效果更好。综合实验结果,得出在XY轴与Z轴并行状态下且注射器速度为0.0125mm/s时,印刷效果最佳,完成微球溶液的印刷过程。

杨哲[4](2020)在《基于虚拟曝光技术的低照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像增强技术作为机器视觉的一部分,已在视频监控、交通管理、场所监测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夜间或光照不均条件下拍摄的图像存在对比度低、暗区域大、颜色缺失等问题,不能满足人眼视觉感知和计算机处理要求。为了解决传统算法存在的对比度差、清晰度低、色彩失真等问题,根据虚拟技术和图像融合技术原理,提出了基于虚拟曝光技术的低照度图像融合算法。并开发了针对低照度图像处理平台,该平台提供多种增强算法,可快速实时处理低照度图像。算法首先将原始图像转换成HSV色彩空间中的HSV图像,分离出亮度图像和色度图像,利用虚拟曝光技术对亮度图进行多倍曝光得到多幅伪曝光图。其次采用引导滤波器对伪曝光图进行去噪和边缘处理,对每幅图像进行分块并根据局部方差准则提取最优子块,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对所有最优子块进行融合。最后,利用伽马校正调整新RGB图像的整体亮度,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在亮度均值方面提高了 127.36%,有效提高了图像细节纹理的清晰度、减少颜色失真、在主观和客观方面增强效果更佳。

毛菁菁,吴智慧,冯鑫浩[5](2020)在《数码3D打印木纹图像清晰度的调整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建立高品质的木纹数字图像库为目标,对天然木纹进行扫描采集与图像处理,为数字化木纹3D打印技术在家具和木制品表面装饰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基础。为获得高品质的木纹图像,通过主观评价从Photoshop与MATLAB常用的几种去噪方法中选取3种较优的去噪方案,并利用调制传递函数(MTF)与能量梯度函数(EOG)系统评价了这3种方案的去噪效果;比较了Lab与RGB两种颜色模式下的木纹图像应用USM锐化的效果,并从"叠加/高反差保留"方法与USM锐化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素板木纹图像与透明底漆涂饰木纹图像的锐化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去噪效果越好,图像的MTF值越大,EOG值越小;锐化效果越好,图像的MTF值与EOG值越大,木纹图像越清晰。2种函数对木纹图像清晰度的评价与主观评价具有一致性,其中,能量梯度函数的灵敏度更高,但对锐化效果的评价存在一定误差。在还原扫描得到原木纹图像纹理细节的同时,去噪与锐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木纹图像的色泽。

陈依琳[6](2020)在《护照信息智能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护照是在国与国之间旅行或办公时用于证明个人身份和国籍的有效法律证件,当进入或离开某个国家时需要对护照上的信息进行采集与核验,传统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人工录入的方式来完成,由于护照上的信息过于庞大且分散,并且在录入时需要逐条核对护照上每一栏的内容,难免会存在效率低下、耗费大量时间以及难以保障正确率等缺陷。研究发现护照机读码包含了护照持有者所有的个人信息,且位置固定、格式统一。如果能准确识别机读码,护照上的信息也就能轻松获取。基于这一发现,本文设计了护照信息智能识别系统。本文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总体实现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完成了系统硬件部分搭建和系统软件部分开发设计,实现了护照信息智能识别系统的功能和需求。系统硬件部分包括高拍仪以及上位机,使用高拍仪对护照信息页进行图像采集并传入上位机。系统软件部分基于Python+Open CV完成对护照图像预提取、字符识别和界面展示的功能。首先,对护照图像进行清晰度的判别、倾斜图像的矫正以及机读码区域图像的提取和预处理;其次,对提取到的机读码区域字符采用了开源的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引擎Tesseract进行识别,针对识别率不高的问题采用字符识别优化工具训练大量样本提高了字符识别率;最后,利用Py Qt开发出护照信息智能识别系统软件界面以展示详细的护照信息,并增加了护照人脸图像显示功能使界面信息更加全面。完成系统设计后进行联机调试。实验结果表明护照信息智能识别系统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有效地提高了护照信息登记的效率和准确率。

武钰瑾[7](2020)在《金属薄板印刷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在夜间与日光下都能够引起人们注意,在路牌、机动车标牌等金属薄板表面印染了专用油墨,使其具有颜色种类多样、表面反光性强等特点。金属薄板印制时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要求,不允许出现色斑、错位、印刷不均、图案等缺陷。目前金属薄板高反光涂层的印刷已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但是对印刷质量的监控还是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这种检测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同时涂层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检测质量也易受工人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检测标准的统一;长时间工作后,工人极易产生视觉疲劳,易出现漏检与错检的情况。因此,研究金属薄板印刷质量的在线自动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机动车标牌为例,搭建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金属薄板印刷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基于机动车标牌表面的高反光特性、检测要求和生产环境等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薄板印刷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系统包括产品传送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次品抓取模块和次品存储模块,其中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工业相机、镜头、光源等;图像处理模块为集成在工控机上的图像处理软件系统;次品抓取模块和次品存储模块主要包括六轴机械手、单轴机器人和存储小车。研究了具有镜面特性和回归反射特性的机动车标牌印刷表面的光源设置方式,给出了光源、工业相机、镜头等选型方法,实现了高信噪比图像的在线采集。针对图像清晰度评价时易受到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高频系数的清晰度评价算法。研究了小波变换层数对图像清晰度评价的影响,通过与梯度平方函数法、variance函数法、FISH算法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优越性。研究了机动车标牌典型印刷缺陷的在线识别技术,分别采用颜色空间转换技术、色度分析技术、亚像素边缘提取技术、模板匹配技术、形态学处理技术、像素灰度旋转插值技术等对机动车标牌的色斑、印刷不均、图案错印、定位不准等缺陷进行了识别,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C#、Halcon等软件开发平台研制了机动车标牌印刷质量检测软件系统,在企业实际生产条件下用所研制的系统进行了在线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机动车标牌印刷质量检测系统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赵恬[8](2020)在《织物预处理改善数码印花印刷适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数码印花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印花印刷适性的研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织物的物理化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印品质量。为了保证数码印花的印刷效果,需要对织物进行表面预处理。本文将研究微纤化纤维素和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织物数码印花印刷适性的改善效果。本文采用TEMPO(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氧化法和阳离子醚化法分别制备了微纤化纤维素T-MFC和C-MFC,结合助剂制备预处理液。通过改变T-MFC在预处理液中的用量和C-MFC的醚化程度,研究其对预处理液性能、涤纶织物性能和数码印花印刷适性的影响。此外,本文针对涤纶织物涂布预处理液之前的前期处理,研究了用空气等离子体处理代替传统碱减量处理的可行性。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图像证实了 MFC在织物表面的成功附着,T-MFC预处理液和C-MFC预处理液均可赋予涤纶织物极高的亲水性。织物回潮率升至4.7%~6.0%,是未处理涤纶织物公定回潮率的12~15倍,水滴在0.2 s左右就可在织物表面迅速铺展。与未处理涤纶织物相比,碱减量处理联合T-MFC占比0.7wt%的预处理液处理使织物印花饱和度在40%、60%、80%、100%网点面积率处分别提升了 13.1%、28.8%、28.4%、42.1%,C、M、Y、K 四色印花 K/S 值分别提升了 29.1%、123.1%、51.0%、10.9%,四色印花渗透率分别降低了 43.5%、93.2%、86.5%、91.6%,墨点圆度C值从1.38降至1.25左右。将MFC在预处理液中的用量保持在相应最优水平,用碱减量处理联合C-MFC预处理液处理涤纶织物,在GTMAC与绝干纤维质量之比为2.5:1时,织物白度与未处理织物相比提高了 4.4%左右,织物印花亮度在20%、40%、60%、80%网点面积率处分别提高3.6%、2.6%、1.3%、1.1%,织物印花饱和度在20%、40%、60%、80%、100%网点面积率处分别提高 11.0%、29.0%、29.4%、28.3%、37.8%,C、M、Y、K四色印花色块K/S值分别提高了 27.7%、114.1%、50.1%、6.7%,印花渗透率最低减至1%左右。C-MFC整理织物的脱糊率与T-MFC整理相比降低了将近50%。等离子体处理可代替碱减量处理用作涤纶织物的前期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联合C-MFC预处理液处理保持了涤纶织物优异的机械性能,处理4 min即可降低脱糊率至5.4%,涂料固着性较好。

曹普信[9](2019)在《基于内锥镜面扫描全景成像的微钻视觉检测方法》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印刷电路板向密集型、复杂性发展。其主要加工工具微型钻头(简称微钻)直径(常见直径为0.2-2.58)8))也随着印刷电路板不断细化。微钻出厂检测难度逐步提高,传统的光学机械式微钻检测效率与日益增长需求相比显得格格不入。由于微钻外形的特点,完整的侧刃图像获取难度较大,步骤复杂。仅少数研究学者采用多相机、多工步方法对微钻侧刃图像信息提取;多数研究学者只讨论微钻端刃的检测缺陷方法。针对此类研究背景,本文设计了一套内锥镜面装置,解决多相机问题的同时,还利用其设计巧妙性克服了高放大倍率镜头微景深限制,获得大区域清晰侧刃图像,大大减少图像拼接次数。通过内锥镜面获得的图像为环状图像。由于加工等原因,随着环的直径增大,图像逐步失真。本文通过清晰度评价方法,提取图像中清晰区域位置信息;建立环状图像向矩形图像映射数学模型,将环状图像展开为矩形图像;基于控制系统中反馈获取的侧刃图像位置信息与局部特征融合的方法,对矩形图像按照位置映射的方式进行拼接。最终获得完整微钻全景侧刃图像。针对微钻端刃和侧刃图像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微钻缺陷检测方法。在检测微钻端刃,通过提取边缘检测出端刃轮廓,角点检测确定重要特征信息点。然后将待检图像角点与标准样本进行模板匹配,根据相似程度判断是否合格;在检测端刃时,先横向微分提取螺旋切口特征,图像均衡化和膨胀增强,通过计算有效连通域的个数判别侧刃是否合格。在Visual Studio 2015开发环境中基于Opencv对微钻检测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基本上能够完成微钻表面缺陷的检测。

雷雪辉[10](2019)在《SMT钢网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因为微电子和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向着小型化、密集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对于已有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需要在性能的稳定性和准确率上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本论文通过对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上广泛应用的钢网模板设计了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检测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其技术原理的研究确定了缺陷检测的系统方案,根据检测物的特征和精度要求完成了对光源、照明方式、相机以及镜头等硬件的选型,成功搭建了光学平台系统。在软件部分对检测的流程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基于双线性插值的阈值分割算法、边缘轮廓的拟合、基于图像几何矩的重心坐标计算、仿射变换等。并对缺陷检测算法进行了说明检测精度为20μm,其中发现光源的强度对检测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源强度影响成像质量的原因,通过采用基于不同评价方式的清晰度函数对钢网图像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适合本系统的评价函数,为照明系统中光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接下来通过实验采集了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SMT钢网图片信息,提取相关特征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之后,分别从网孔面积的误差、位置的偏移、以及毛刺的检测数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对系统检测误差的影响,对比分析适合的评价函数,得到最佳的评价方式。最后对SMT钢网检测系统进行了误差校正和改进方案。通过机台累积误差对物理拼接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动计算误差值反馈给系统进行参数调整的校正方式,以及基于空间坐标系的无拼接的边扫描边检测改进方案。本论文对于工业检测上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重难点给出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以及实验研究,通过对光源光强影响的研究、运动累积误差的校正、以及无拼接实时检测的改进,使得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快速的找到与之对应的最佳光强,同时最大化的优化了机台的性能,提高了机台的检测精度以及优秀的稳定性。

二、印刷图像清晰度控制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刷图像清晰度控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视觉的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印刷品质量检测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的需求分析
        2.1.1 检测系统的技术需求分析
        2.1.2 检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2.2 质量检测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2.3 质量检测系统软件部分的架构设计
    2.4 质量检测系统硬件部分的架构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系统硬件的设计
    3.1 工业相机的选型
    3.2 光学镜头的选型
    3.3 光源的选型
    3.4 图像采集平台与照明方式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模板匹配的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研究
    4.1 模板匹配的介绍
    4.2 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整体流程
    4.3 全局缺陷检测算法
        4.3.1 清晰度异常测算法设计
        4.3.2 色偏检测算法设计
        4.3.3 亮度异常检测算法设计
    4.4 基于差异模型的局部缺陷检测方案
    4.5 目标区域自动选取的方法研究
        4.5.1 常见图像分割算法的介绍
        4.5.2 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
    4.6 模板模型的制作研究
    4.7 模板模型的匹配与对比研究
        4.7.1 基于形状的模板匹配
        4.7.2 模板模型与待检测区域的对齐
        4.7.3 缩放图像灰度值范围
        4.7.4 待检测图像与差异模型的对比
    4.8 本章小结
5 基于PSPNet语义分割的局部缺陷检测研究
    5.1 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
    5.2 基于PSPNet语义分割的检测流程
    5.3 局部缺陷检测实验平台搭建
    5.4 基于语义分割模型的检测实验
        5.4.1 图像数据集的构建
        5.4.2 语义分割模型与数据集的预处理
        5.4.3 语义分割模型的训练与评估
        5.4.4 新图像的推理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系统的软件开发
    6.1 软件平台的需求与功能设计
        6.1.1 软件平台的需求分析
        6.1.2 软件平台的功能设计
    6.2 软件平台的开发工具介绍
    6.3 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6.3.1 用户登录模块
        6.3.2 参数调整与质量检测模块
        6.3.3 软件平台的打包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采集及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红外探测器技术
        1.2.2 红外图像增强技术
        1.2.3 红外图像重构技术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相关研究基础
    2.1 图像无线传输技术
    2.2 低照度和光照不均图像的分析
    2.3 基于多级跳线连接的残差模块
    2.4 红外图像的评价指标
        2.4.1 主观评价方法
        2.4.2 客观评价方法
    2.5 小结
3 红外图像采集及识别系统设计
    3.1 系统的硬件框架
    3.2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3.3 系统各硬件模块的设计
        3.3.1 主控模块设计
        3.3.2 图像采集模块设计
        3.3.3 图像显示模块设计
    3.4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3.5 小结
4 红外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
    4.1 清晰度判别函数
        4.1.1 方差函数
        4.1.2 信息熵函数
        4.1.3 Tenengrad梯度函数
        4.1.4 Laplace梯度函数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小结
5 红外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5.1 基于CLAHE和拉普拉斯锐化的同态滤波算法
        5.1.1 同态滤波算法
        5.1.2 CLAHE算法
        5.1.3 拉普拉斯锐化算法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实验结果
        5.2.2 主观分析
        5.2.3 客观分析
    5.3 小结
6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红外图像重构算法研究
    6.1 基于三层跳线的深度残差网络的设计
        6.1.1 双层跳线的深度残差模块
        6.1.2 子像素卷积模块
        6.1.3 基于三层跳线的深度残差网络
    6.2 网络训练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 小结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微流控芯片细胞自动印刷测控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细胞印刷机
        1.2.2 显微镜自动聚焦
        1.2.3 微移动控制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细胞印刷机测控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微流控芯片介绍
    2.3 细胞印刷机主体机械结构
        2.3.1 细胞印刷机组成结构
        2.3.2 细胞印刷机工作原理
    2.4 细胞印刷机各单元结构
        2.4.1 显微镜检测单元
        2.4.2 细胞注射控制单元
        2.4.3 微流控芯片移动控制单元
        2.4.4 细胞印刷机测控单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细胞印刷机的自动聚焦算法设计
    3.1 引言
    3.2 自动聚焦算法基本原理
        3.2.1 自动聚焦过程的基本原理
        3.2.2 自动聚焦算法设计
    3.3 聚焦过程中的窗口选择与评价函数
        3.3.1 聚焦过程中的窗口选择原理与选择种类
        3.3.2 聚焦清晰度评价函数
    3.4 聚焦搜索算法
        3.4.1 爬山搜索算法
        3.4.2 曲线拟合搜索算法
        3.4.3 混合搜索算法
    3.5 自动聚焦实验与结果分析
        3.5.1 自动聚焦实验设计
        3.5.2 自动聚焦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胞印刷机运动控制
    4.1 引言
    4.2 细胞印刷机运动控制算法设计
    4.3 细胞印刷实验与结果分析
        4.3.1 印刷实验设计
        4.3.2 印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虚拟曝光技术的低照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图像增强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传统图像增强算法
        2.1.1 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2.1.2 基于Retinex的增强算法
        2.1.3 基于小波变换算法
    2.2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3 基于虚拟曝光技术的图像融合算法
    3.1 颜色空间转换
    3.2 多幅虚拟曝光序列图
    3.3 引导滤波
    3.4 基于局部方差准则的图像融合
    3.5 伽马校正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基于虚拟曝光技术算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4.1 实验数据介绍
    4.2 传统算法与本文算法的实验对比
        4.2.1 主观视觉效果对比
        4.2.2 客观质量评价对比
5 低照度图像增强处理软件平台的应用
    5.1 平台介绍
    5.2 平台的使用展示
        5.2.1 算法的实现
        5.2.3 图像边缘检测
        5.2.4 图像质量评价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5)数码3D打印木纹图像清晰度的调整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调整方法
        1.2.2 评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木纹图像的去噪效果与评价
        2.1.1 Photoshop去噪
        2.1.2 MATLAB去噪
        2.1.3 去噪效果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2.2 木纹图像的锐化效果与评价
        2.2.1 USM锐化
        2.2.2“叠加/高反差保留”方法
        2.2.3 锐化效果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3 结论

(6)护照信息智能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护照信息识别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功能需求
        2.1.2 性能指标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1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2.2.2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护照图像质量评估以及预处理的实现
    3.1 图像清晰度判别
        3.1.1 图像清晰度判别方法
        3.1.2 实验及结果分析
    3.2 倾斜图像的矫正
        3.2.1 倾斜图像校正方法
        3.2.2 实验及结果分析
    3.3 ROI区域图像提取
        3.3.1 ROI图像提取方法
        3.3.2 实验及结果分析
    3.4 ROI图像预处理
        3.4.1 ROI图像预处理方法
        3.4.2 实验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护照信息识别的实现
    4.1 OCR字符识别
        4.1.1 字符识别方法
        4.1.2 实验及结果分析
    4.2 字符识别率的优化
        4.2.1 字符识别优化方法
        4.2.2 实验及结果分析
    4.3 护照信息界面展示
        4.3.1 字符信息分类
        4.3.2 界面设计
        4.3.3 人脸图像检测
        4.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金属薄板印刷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总体结构
2 金属薄板印刷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1 印刷缺陷检测要求
        2.1.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 图像采集模块设计
        2.2.1 工业相机和镜头的选用
        2.2.2 光源的选择与配置
        2.2.3 数据传输方式
    2.3 金属薄板表面图像采集平台的搭建
    2.4 本章小结
3 图像清晰度评价研究
    3.1 常用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
        3.1.1 梯度平方函数法
        3.1.2 Variance函数法
        3.1.3 FISH算法
    3.2 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
        3.2.1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算法
        3.2.2 图像的清晰度评价函数
        3.2.3 小波变换分解层数的选择
    3.3 实验验证
        3.3.1 小波变换分解层数的确定
        3.3.2 图像采集清晰度评价算法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金属薄板印刷缺陷识别技术研究
    4.1 图像背景去除
        4.1.1 颜色空间转换
        4.1.2 图像分割
        4.1.3 连通域分析
        4.1.4 特征提取
    4.2 基于色度分析的色斑缺陷识别
        4.2.1 色斑缺陷识别流程
        4.2.2 色度分析
        4.2.3 形态学处理
    4.3 基于亚像素边缘提取的印染不均缺陷识别
        4.3.1 像素边缘提取
        4.3.2 亚像素边缘插值
    4.4 基于边缘向量模板匹配的图案缺陷识别
        4.4.1 图案缺陷识别流程
        4.4.2 模板创建与相似性度量
        4.4.3 搜索策略的选择
    4.5 基于几何特征与旋转插值的印刷偏斜缺陷识别
        4.5.1 印刷偏斜缺陷识别流程
        4.5.2 标牌图像的偏转角度
        4.5.3 参数插值
    4.6 本章小结
5 金属薄板印刷质量检测软件系统设计
    5.1 软件开发平台的选用
    5.2 缺陷分选软件系统整体架构
    5.3 图像处理流程
    5.4 应用程序界面设计
    5.5 软件系统实验验证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织物预处理改善数码印花印刷适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数码印花
        1.1.1 数码印花原理及特点
        1.1.2 数码印花效果影响因素
    1.2 涤纶织物
        1.2.1 涤纶织物概述
        1.2.2 涤纶织物亲水预处理研究
    1.3 微纤化纤维素
        1.3.1 微纤化纤维素概述
        1.3.2 纳米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1.4 等离子体处理
        1.4.1 等离子体处理概述
        1.4.2 等离子体处理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
        2.3.2 预处理方案
        2.3.3 预处理液的配制
        2.3.4 涤纶织物的前期处理
        2.3.5 涤纶织物的涂布
        2.3.6 涤纶织物涂布后处理
        2.3.7 数码印花
        2.3.8 数码印花后处理
    2.4 性能测试和表征
        2.4.1 阳离子醚化改性微纤化纤维素的取代度的测定
        2.4.2 阳离子醚化改性微纤化纤维素的阳离子化反应效率的计算
        2.4.3 微纤化纤维素的电荷密度的测定
        2.4.4 微纤化纤维素的zeta电位的测定
        2.4.5 预处理液性能的测定
        2.4.6 涤纶织物涂布量的测定
        2.4.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4.8 涤纶织物热稳定性分析
        2.4.9 涤纶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2.4.10 涤纶织物吸湿润湿性的测定
        2.4.11 涤纶织物白度的检测
        2.4.12 涤纶织物印花性能的测定
        2.4.13 涤纶织物机械性能的测定
        2.4.14 涤纶织物涂料固着性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TEMPO氧化改性微纤化纤维素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
        3.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1.2 涤纶织物热稳定性分析
        3.1.3 涤纶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3.1.4 TEMPO氧化改性微纤化纤维素用量对涤纶织物吸湿润湿性的影响
        3.1.5 TEMPO氧化改性微纤化纤维素用量对涤纶织物白度的影响
        3.1.6 TEMPO氧化改性微纤化纤维素用量对涤纶织物印花性能的影响
        3.1.7 TEMPO氧化改性微纤化纤维素用量对涤纶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
        3.1.8 TEMPO氧化改性微纤化纤维素用量对涤纶织物涂料固着性的影响
        3.1.9 小结
    3.2 阳离子醚化改性微纤化纤维素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
        3.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2.2 涤纶织物热稳定性分析
        3.2.3 涤纶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3.2.4 阳离子醚化程度的改变对微纤化纤维素的取代度和阳离子化反应效率的影响
        3.2.5 阳离子醚化程度的改变对微纤化纤维素的电荷密度和zeta电位的影响
        3.2.6 阳离子醚化程度的改变对涤纶织物吸湿润湿性的影响
        3.2.7 阳离子醚化程度的改变对涤纶织物白度的影响
        3.2.8 阳离子醚化程度的改变对涤纶织物印花性能的影响
        3.2.9 阳离子醚化程度的改变对涤纶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
        3.2.10 阳离子醚化程度的改变对涤纶织物涂料固着性的影响
        3.2.11 小结
    3.3 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3.2 等离子体处理的实效性对涤纶织物的影响
        3.3.3 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
        3.3.4 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改变对涤纶织物涂料固着性的影响
        3.3.5 小结
4 结论
    4.1 论文主要结论
    4.2 论文创新点
    4.3 论文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 致谢

(9)基于内锥镜面扫描全景成像的微钻视觉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3 数字图像微钻缺陷检测及全景深融合成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微钻视觉检测系统
    2.1 引言
    2.2 微景深原理在全景成像中的应用
    2.3 清晰度评价方法
    2.4 内锥镜面扫描全景成像的微钻视觉检测方法
    2.5 本章小节
3 基于内锥镜面扫描全景成像的微钻视觉检测方法
    3.1 引言
    3.2 清晰环信息及清晰环提取方法
    3.3 清晰环的展开
    3.4 图像拼接
    3.5 本章小节
4 微钻表面缺陷检测技术
    4.1 引言
    4.2 微钻视觉检测缺陷算法
    4.3 微钻端刃缺陷检测
    4.4 微钻侧刃缺陷检测
    4.5 本章小节
5 微钻缺陷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与验证
    5.1 引言
    5.2 检测软件总体设计
    5.3 基于内锥镜面扫描全景成像的微钻视觉检测的综合实验
    5.4 本章小节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专利及软件着作

(10)SMT钢网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2 检测系统的整体设计
    2.1 系统概述
    2.2 光学成像系统设计
    2.3 运动控制模块
    2.4 软件处理模块
    2.5 工作方式
    2.6 本章小结
3 SMT钢网的图像处理与检测算法
    3.1 图像预处理
    3.2 双线性插值亚像素阈值分割
    3.3 图像的配准
    3.4 图像的几何矩
    3.5 缺陷检测算法
    3.6 本章小结
4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4.1 引言
    4.2 常用的几种清晰度评价函数
    4.3 清晰度函数评价实验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检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前的准备
    5.2 光圈与光强的实验
    5.3 光源强度对SMT钢网检测精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机台系统误差的校正和改进方案
    6.1 自动标定校正机台运动的累积误差
    6.2 改进的无拼接实时检测方案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印刷图像清晰度控制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视觉的啤酒箱印刷质量检测系统设计[D]. 于谦.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12)
  • [2]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采集及识别技术研究[D]. 汪旗航.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3]微流控芯片细胞自动印刷测控系统研发[D]. 王永师. 山东大学, 2021(12)
  • [4]基于虚拟曝光技术的低照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 杨哲.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数码3D打印木纹图像清晰度的调整与评价[J]. 毛菁菁,吴智慧,冯鑫浩. 林业工程学报, 2020(05)
  • [6]护照信息智能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依琳. 西北大学, 2020(02)
  • [7]金属薄板印刷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 武钰瑾. 郑州大学, 2020(02)
  • [8]织物预处理改善数码印花印刷适性的研究[D]. 赵恬.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9]基于内锥镜面扫描全景成像的微钻视觉检测方法[D]. 曹普信.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10]SMT钢网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研究[D]. 雷雪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印刷图像清晰度控制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