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新型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炭材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化学能源领域的电极材料,它因具有丰富的原料来源,简单的生产工艺,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生物质原料花生壳和茶籽壳,以及三聚氰胺-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分别用K2CO3,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活化剂,制备出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新型活性炭。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分别将花生壳和茶籽壳作为碳源,以K2CO3作为活化剂,制备了两种新型活性炭。花生壳质活性炭最佳制备工艺是:K2CO3与花生壳原料的质量比为1:1,升温速率为7℃min-1,活化温度为800℃,恒温时间为1h;茶籽壳质活性炭最佳制备工艺是:K2CO3与茶籽壳原料的质量比为1:2,升温速率为4℃min-1,活化温度为800℃,恒温时间为2 h。经活化后,花生壳质活性炭和茶籽壳质活性炭比表面积都迅速增加,分别高达1297 m2 g-1和1272 m2 g-1,并且电化学性能显著提高,比电容分别达到155 F g-1和150 F g-1,说明它们是适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2.通过共缩聚方法,优化合成条件,制备了三聚氰胺-酚醛树脂。利用它作为碳源,通过碳化和活化过程,制备了一种新型活性炭。树脂产率高达98.2%,最佳合成条件为:n苯酚:n三聚氰胺:n甲醛=2:1:2,pH=3,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0 h;最佳碳化工艺为:升温速率为7℃min-1,碳化温度为700℃,恒温时间为1 h;最佳活化工艺为:升温速率为4℃min-1,活化温度为400℃,恒温时间为1 h。制备的三聚氰胺-酚醛树脂,为分散均匀的浅黄色颗粒,粒径大约为120 nm。经过碳化和活化,样品仍然能够保持前驱体良好的表面形貌。样品具有发达的比表面积,大量杂原子能够保留在材料中,两者的协同效应使比电容迅速提高,达到213 F g-1。样品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10000个循环之后,比电容仍保持有首次循环的99%,说明它是一种适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3.利用三聚氰胺-酚醛树脂基活化样,制备了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它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917 mAh g-1,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氮含量,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发达的微孔结构。在20个循环之后,活化样的比容量仍可达到251mAh g-1,并且其库仑效率超过了90%,说明活化过程提高了样品的循环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级电容器概述
  • 1.2.1 超级电容器简介
  • 1.2.2 超级电容器分类
  • 1.2.3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
  • 1.2.4 超级电容器用炭电极材料
  • 1.3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3.1 锂离子电池简介
  • 1.3.2 锂离子电池结构组成
  • 1.3.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1.3.4 锂离子电池用炭负极材料
  • 1.4 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2.1 主要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化学试剂及原材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 材料表征
  • 2.3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制备及组装
  • 2.3.1 超级电容器电极制备
  • 2.3.2 超级电容器组装
  • 2.4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循环伏安法
  • 2.4.2 恒流充放电法
  • 2.4.3 交流阻抗法
  • 2.5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制备及组装
  • 2.5.1 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
  • 2.5.2 锂离子电池组装
  • 2.6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 2.6.1 循环伏安法
  • 2.6.2 恒流充放电法
  • 2.6.3 交流阻抗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前驱体的制备
  • 3.2.3 活性炭的制备
  • 3.2.4 交表设计
  • 3.2.5 材料表征
  • 3.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正交表分析
  • 3.3.2 形貌分析
  • 3.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3.3.4 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聚氰胺-酚醛树脂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三聚氰胺-酚醛树脂的合成
  • 4.2.3 正交表设计
  • 4.2.4 活性炭的制备
  • 4.2.5 材料表征
  • 4.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三聚氰胺-酚醛树脂合成工艺的正交表分析
  • 4.3.2 碳化工艺的正交表分析
  • 4.3.3 活化工艺的正交表分析
  • 4.3.4 形貌分析
  • 4.3.5 热稳定性分析
  • 4.3.6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4.3.7 元素分析
  • 4.3.8 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聚氰胺-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2.2 活性炭的制备
  • 5.2.3 材料表征
  • 5.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射线衍射分析
  • 5.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3.4 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吸附有机气体饱和废活性炭热再生的实验效果[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20(03)
    • [2].柱状活性炭与酸改性球形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研究[J]. 材料导报 2020(S1)
    • [3].基于3D打印的中药废渣制活性炭技术研究[J]. 节能 2020(06)
    • [4].煤质压块活性炭生产工艺[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6)
    • [5].烟煤为原料制备压块活性炭[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6)
    • [6].对失效活性炭热再生过程的思考[J]. 工业水处理 2020(09)
    • [7].浸渍活性炭现场应用老化后的物理性能变化分析[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9)
    • [8].木基活性炭出口年度分析概要[J]. 国际木业 2018(02)
    • [9].废旧织物制备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J]. 纺织学报 2016(12)
    • [10].活性炭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改性研究[J]. 工业催化 2016(11)
    • [11].氨水浓度对果壳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7(01)
    • [12].新鲜活性炭高吸附热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 低碳世界 2017(16)
    • [13].活性炭活化技术在化学制药中的应用[J]. 化工管理 2017(05)
    • [14].阿司匹林生产用废弃活性炭的微波一步再生[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3)
    • [15].玉米芯活性炭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无机盐工业 2017(07)
    • [16].生物质基活性炭对对硝基苯酚吸附性能比较[J]. 工业催化 2017(06)
    • [17].生物质基活性炭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研究[J]. 矿冶 2017(04)
    • [18].活性炭滤芯净水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 山西化工 2017(04)
    • [19].活性炭表面化学[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6)
    • [20].活性炭管中三苯的解吸效率分析[J]. 科技展望 2016(15)
    • [21].低碳经济说活性炭[J]. 青少年科技博览 2011(Z2)
    • [2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什么有关?[J].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1(02)
    • [23].年产10万吨活性炭项目[J]. 中国粉体工业 2020(04)
    • [24].水处理用活性炭的多膛炉再生工艺与效果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9(12)
    • [25].活性炭在综合治理烧结烟气中的应用发展现状[J]. 四川冶金 2019(05)
    • [26].煤质活性炭生产企业排气筒设置建议[J]. 河南科技 2020(02)
    • [27].煤质柱状活性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陕西煤炭 2020(S1)
    • [28].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活性炭滞留单元工程规模装置性能研究[J]. 辐射防护 2020(02)
    • [29].松子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云南化工 2020(04)
    • [30].蜂窝活性炭对乙酸乙酯吸附脱附性能研究[J]. 能源与环境 2020(04)

    标签:;  ;  ;  ;  ;  

    新型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