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网络中应用HIP和ILNP解决Multi-homing和移动IP研究与实验

IPv6网络中应用HIP和ILNP解决Multi-homing和移动IP研究与实验

论文摘要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从单纯的对网络速度的需求到对网络健壮性的需求,以及要求随时随地的能够接入互联网。这也就是现在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多ISP接入网络(Multi-homing组网)和移动IP。但是创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TCP/IP协议并没有考虑到如此复杂环境下的通信,因此在下一代以IPv6位基础的网络中,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新增的协议来解决这些问题。讨论产生上诉两个问题的根源,其实质是一样的。即由于IP地址身兼路由寻址和传输层标示等两大功能,因此,一旦在传输过程中IP地址发生变化将导致了传输层不能识别当前连接。针对上诉问题,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了主机标示协议(HIP)和标示位置网络协议(ILNP)来尝试断开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的耦合,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根据RFC草案[1]的建议,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环境,首次应用HIP和简化后ILNP于移动和Multi-homing环境中,设计了相关试验,验证尚在完善中的两个协议。最后,向IETF提交实验报告并发表两篇相关EI检索论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Multi-homing组网和移动IP的研究背景
  • 1.1.2 Multi-homing组网和移动IP的发展现状
  • 1.1.3 Multi-homing组网和移动IP中面临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NAT66的基础理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Multi-homing组网和移动IP的研究背景
  • 2.1.2 NAT66原理简介
  • 2.2 NAT66地址映射机制
  • 2.2.1 双向地址映射算法
  • 2.2.2 拓扑隐藏选项
  • 2.3 端口映射和安全考虑
  • 2.3.1 端口映射
  • 2.3.2 安全考虑
  • 2.3.3 子网前缀用于端口映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IP和ILNP
  • 3.1 HIP协议的背景
  • 3.2 HI和HIT
  • 3.2.1 主机标示
  • 3.2.2 主机标示标记HIT
  • 3.2.3 HI到HIT计算
  • 3.2.4 安全索引参数SPI
  • 3.3 HIP的体系结构
  • 3.3.1 体系结构
  • 3.3.2 报文格式
  • 3.4 HIP基本交换过程
  • 3.4.1 协议栈结构
  • 3.4.2 HIP安全连接的建立
  • 3.5 HIP基本通信过程的状态
  • 3.6 ILNP基本介绍
  • 3.6.1 ILNP与传统IPv6的分别
  • 3.6.2 ILNP中DNS应用
  • 3.6.3 ILNP对DNS的增强
  • 第四章 HIP在Multi-homing和移动网络的应用与实验
  • 4.1 实验环境介绍
  • 4.1.1 硬件环境介绍
  • 4.1.2 软件环境介绍
  • 4.2 实验设计整体要求
  • 4.2.1 设计思路
  • 4.2.2 实现流程
  • 4.3 实验结果1:HIP应用于移动IP(无NAT66)
  • 4.4 实验结果2:HIP应用于移动IP(有NAT66)
  • 4.5 实验结果3:HIP应用于Multi-homing组网(有NAT66)
  • 4.5.1 完全Multi-homing环境
  • 4.5.2 HIP建链成功后更改Multi-homing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LNP在Multi-homing和移动网络的应用与实验
  • 5.1 ILNP基本模型
  • 5.1.1 标准GSE模型
  • 5.1.2 简单ILNP模型
  • 5.2 ILNP的实现
  • 5.3 突变GSE应用于Multi-homing组网
  • 5.3.1 实验结果1:不加载ILNP模块
  • 5.3.2 实验结果2:加载ILNP模块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HIP技术在改善铸件致密化方面的应用[J]. 粉末冶金工业 2015(01)
    • [2].基于HIP法的漓江环境流量[J]. 吉林水利 2009(05)
    • [3].基于层次位置管理的HIP移动性支持机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8(06)
    • [4].多层管HIP焊接界面脱粘涡流检测数值模拟研究[J].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3(02)
    • [5].基于HIP协议的移动主机迁移机制研究[J]. 通讯世界 2015(14)
    • [6].近年来热等静压(HIP)处理与应用发展趋势[J]. 粉末冶金技术 2014(06)
    • [7].一种基于HIP的移动性管理机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11)
    • [8].基于动态层次位置管理的HIP移动性支持机制[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07)
    • [9].镍基高温合金HIP扩散连接的组织和性能[J]. 钢铁研究学报 2012(01)
    • [10].热等静压(HIP)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及应用[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0(01)
    • [11].W-Fe-Ni合金与铜HIP扩散连接技术研究[J]. 材料导报 2010(S2)
    • [12].踏板和踏板记号中的“历史声音”——对历史音乐学的一种HIP视野考察[J]. 音乐研究 2020(01)
    • [13].HIP’14:第11次国际热等静压会议粉末冶金/热等静压(PM HIP)的重要创新进展[J]. 粉末冶金技术 2015(02)
    • [14].HIP组播路由机制研究与实现[J]. 微型机与应用 2012(10)
    • [15].HIP:一种基于提示值索引的间接转移预测技术[J]. 电子学报 2012(08)
    • [16].提高我国高压超高压液压件铸件质量的必备设备(HIP)热等静压机[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2(07)
    • [17].HIP技术在异构网融合中的应用[J].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10(06)
    • [18].ZL114A铝硅合金微观疏松的HIP工艺处理[J]. 科技导报 2017(13)
    • [19].基于可信计算和HIP的Web数据库安全模型[J]. 计算机工程 2013(03)
    • [20].高温固溶热处理对HIP态FGH96合金中碳化物影响规律的体视学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11)
    • [21].集成HIP和SIP的多层次移动管理方案[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8)
    • [22].RegⅣ和HIP在胃肠道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医学与哲学(B) 2016(01)
    • [23].粉末粒度和氧含量对HIP态FGH96合金组织的影响[J]. 稀有金属 2012(04)
    • [24].集成HIP和SIP的多层次移动管理方案[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8)
    • [25].HIP后续烧结对超细WC-Co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J]. 硬质合金 2012(02)
    • [26].利用FE-SEM、HIP、N_2吸附实验表征生物气化煤系有机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演化[J]. 地球科学 2020(01)
    • [27].基于主机标识(HIT)的移动IP网络混合身份认证问题研究[J]. 计算机安全 2008(05)
    • [28].HIP对65WNiCu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 粉末冶金技术 2011(03)
    • [29].HIP法制备CuCr触头的真空电击穿特性[J]. 金属热处理 2020(02)
    • [30].MANET中基于HIP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与设计[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02)

    标签:;  ;  ;  

    IPv6网络中应用HIP和ILNP解决Multi-homing和移动IP研究与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