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

论文摘要

汉水中游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原文化与军事的要冲地带,而明清时期也是汉水中游城市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其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前代。城市空间形态则是反映城市这一发展过程的重要的外在表现,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空间形态也是该地区近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汉水中游流域以其独立的河道地理与社会文化特征,承载了这些城市的发展,并使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以流域的视角探讨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城市空间形态,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文化传承、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更新等课题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针对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府、州、县治所城市,主要从城市空间形态的大中小三个尺度视角下进行分析: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群组空间形态;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的分类研究(按行政等级分)、治所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特征、以及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两个典型复式治“城”的空间形态研究;三个典型功能性街区的空间形态研究等。论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思路框架、论文可能的创新与特色,并对汉水中游、明清时期的治所城市、城市空间形态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与界定,在梳理汉水流域聚落形态研究的总体思路下,界定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府州县治所城市。第二章主要分析研究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发展有关的背景研究。包括汉水中游地区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特征,着重论述了汉水中游河道的变迁以及提防设施;历史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交通区位条件;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基础,该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基础及商业行会制度等。第三章为大尺度视角下,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群组空间形态研究。重点是分析并理清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以及群组空间特征;明清汉水中游城市县域内、县际之间的城镇群组空间形态;并以襄阳府政域内城镇体系为例,探讨其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格局,最终总结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为中尺度视角下,对于明清时期汉水中游11个府州县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型研究。这一章主要是整理了散见于大量方志文献和古籍中的材料,结合航拍地图等城市地形资料、以及遗存建筑的现场探勘与采访等手段,使用形态推演的方法,辨析并探讨明清时期汉水中游11个府州县治所城市的整体与内部空间形态。第五章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特征研究。在上一章整体空间形态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于这11个府州县城市的边界城廓形态、街巷结构与形态、主要功能区划与形态、标志性节点形态,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归纳分析,同时总结治所城市形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六章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两个典型复式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着重对汉水中游的襄阳府城—樊城镇城、光化县城—老河口镇城这两个复式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对清末两个治“城”与镇城的空间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由于近代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明清与当代的联系是间接的。为与当代衔接,本章在探讨这两个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时,时间是从明代初年至1980年代,其中对于演变阶段的论述是仍是以明清时期为主。第七章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典型功能性街区空间形态研究。在治所城市中选取对城市格局影响较大、保存较好的街区或建筑功能群组进行形态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府城中的襄阳王府建筑群、治城中的南阳府衙建筑群、城下街区的谷城老街等。分析其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改造的现状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是聚落研究新的视角
  • 1.1.2 汉水城镇聚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的冲击
  • 1.1.3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聚落研究的热点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研究对象的概念与界定
  • 1.3.1 关于汉水中游聚落整体研究构架的思考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汉水中游
  • 1.3.3 研究对象的历史时期——明清时期
  • 1.3.4 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治所城市
  • 1.4 研究的范畴——城市空间形态
  • 1.4.1 城市空间形态的涵义
  • 1.4.2 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论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3 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评述
  • 1.4.4 汉水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现状
  • 1.4.5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中的尺度选择
  • 1.5 研究目标、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发展的背景研究
  • 2.1 汉水中游的自然地理背景
  • 2.1.1 汉水中游概况
  • 2.1.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河道变迁及其原因
  • 2.1.3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水利形势与对策
  • 2.2 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区位交通背景
  • 2.2.1 汉水中游及治所城市的区位条件
  • 2.2.2 历史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对外交通联系
  • 2.2.4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城与市镇间的交通环境
  • 2.3 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社会文化背景
  • 2.3.1 宋代之前汉水中游的城市发展
  • 2.3.2 宋元时期汉水中游的城市发展
  • 2.3.3 汉水中游地区的文化民俗
  • 2.4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农业经济背景
  • 2.4.1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农业及手工业商业化发展
  • 2.4.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的商业发展与行会制度
  • 2.5 本章小结
  • 3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的发展与群组空间形态特征
  • 3.1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的行政结构
  • 3.1.1 府治政权结构
  • 3.1.2 县级政权结构
  • 3.1.3 集镇——派驻机构的设立
  • 3.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发展的阶段划分
  • 3.2.1 明初治所城市分散与独立发展阶段
  • 3.2.2 清初商业市镇兴起与扩大阶段
  • 3.3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群组发展与空间形态布局
  • 3.3.1 明清汉水中游县域城镇发展的空间形态布局
  • 3.3.2 明清汉水中游县际城镇群组发展的空间形态布局
  • 3.4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的群组空间形态特征——以襄阳府为例
  • 3.4.1 汉水中游襄阳府的城镇等级规模测度
  • 3.4.2 汉水中游襄阳府城镇群组空间形态特征
  • 3.5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
  • 3.5.1 自然地理格局——汉水中游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外在动力
  • 3.5.2 交通与经济重心变迁——汉水中游城镇体系发展的内生动力
  • 3.5.3 流民涌入与区域开发——汉水中游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
  • 3.6 本章小结
  • 4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的分类研究
  • 4.1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分类
  • 4.1.1 治所城市中“城”的类型
  • 4.1.2 城下街区的类型
  • 4.2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的推演方法
  • 4.3 两个府城的空间形态
  • 4.3.1 襄阳府城
  • 4.3.2 南阳府城
  • 4.4 两个州城的空间形态
  • 4.4.1 均州州城
  • 4.4.2 邓州州城
  • 4.5 七个县城的空间形态
  • 4.5.1 光化县城
  • 4.5.2 谷城县城
  • 4.5.3 宜城县城
  • 4.5.4 南漳县城
  • 4.5.5 枣阳县城
  • 4.5.6 新野县城
  • 4.5.7 唐县县城
  • 4.6 本章小结
  • 5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特征研究
  • 5.1 治所“城”的边界形态特征
  • 5.1.1 城廓形态与“城”的规模比较
  • 5.1.2 护城河的形态特征分析
  • 5.2 “城”的街巷结构与形态特征
  • 5.2.1 街巷结构与城门的关系
  • 5.2.2 街巷结构形态的类型与比较
  • 5.3 “城”的主要功能区划布局及其形态特征
  • 5.3.1 “城”的主要功能区划布局特征
  • 5.3.2 各主要功能建筑群的形态特征—以均州州城为例
  • 5.4 “城”的节点与标志物形态特征
  • 5.4.1 入口与城门
  • 5.4.2 城中街心的钟鼓楼
  • 5.4.3 楼、阁、塔等标志建筑形态
  • 5.5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5.5.1 中国古代建城理念的影响
  • 5.5.2 原有城址基础的影响
  • 5.5.3 行政等级与管理的影响
  • 5.5.4 军事控守功能的影响
  • 5.5.5 河道变迁与防洪设施的影响
  • 5.5.6 风水理念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两个典型复式治“城”的空间形态研究
  • 6.1 明清时期复式城市的形成及其特征概述
  • 6.2 襄阳府城——樊城镇城的空间形态
  • 6.2.1 襄阳的历史沿革
  • 6.2.2 襄阳府城——樊城镇城的地理特征
  • 6.2.3 明清以来襄阳府城——樊城镇城的空间形态演变
  • 6.2.4 清末襄阳府城与樊城镇城的空间形态比较
  • 6.3 光化县城——老河口镇城的空间形态
  • 6.3.1 光化的历史沿革
  • 6.3.2 光化县城——老河口镇城的地理特征
  • 6.3.3 明清以来光化县城——老河口镇城的空间形态演变
  • 6.3.4 清末光化县城与老河口镇城的空间形态比较
  • 6.4 两个复式治“城”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 6.4.1 内生动力
  • 6.4.2 外在动力
  • 6.5 本章小结
  • 7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典型功能性街区的空间形态
  • 7.1 治所府城的典型街区——明代襄阳王府的空间形态
  • 7.1.1 明代王府的形成与制度
  • 7.1.2 襄阳王府的历史沿革
  • 7.1.3 襄阳王府与襄阳府城的关系
  • 7.1.4 襄阳王府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 7.1.5 襄阳王府的现状与改造
  • 7.2 衙署建筑的典型代表——南阳府衙的空间形态
  • 7.2.1 南阳府衙的历史沿革
  • 7.2.2 南阳府衙与南阳府城的关系
  • 7.2.3 南阳府衙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 7.2.4 南阳府衙的现状与改造
  • 7.3 城下街区的典型代表——谷城老街的空间形态
  • 7.3.1 谷城老街的历史沿革
  • 7.3.2 谷城老街与谷城县城的关系
  • 7.3.3 谷城老街的空间形态特征
  • 7.3.4 谷城老街的现状与改造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明清时期湘西土家土司的办学和教育[J]. 智富时代 2017(03)
    • [2].浅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与政治的关系[J]. 长江丛刊 2018(18)
    • [3].明清时代女性文学特点分析[J]. 戏剧之家 2018(31)
    • [4].浅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J]. 祖国 2017(23)
    • [5].明清时期京杭运河闸官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6].明清职业教育的缓慢发展与历史反思[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 2008(04)
    • [7].有关明清时期出版业相关权益保护的研究[J]. 出版广角 2013(23)
    • [8].明清服饰风尚及其对昆剧服饰的影响考略[J]. 兰台世界 2015(03)
    • [9].明清时期拳术地位变化的动因分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04)
    • [10].明清妇女生活与佛教信仰[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03)
    • [11].浅谈明清时期不动产交易中牙人的积极作用[J]. 现代交际 2016(15)
    • [12].明清时期开封境内的耕作环境与农业发展[J]. 农业考古 2013(03)
    • [13].明清两代福建官刻本的统计与分析[J]. 图书馆学刊 2013(07)
    • [14].明清时期潮州经济市场网络初探[J]. 知识经济 2009(08)
    • [15].明清时期徽商在巢湖流域的经营活动[J]. 安徽史学 2010(04)
    • [16].明清时期的汉口——“纯”商业市镇[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9(01)
    • [17].明清时期民间救助发展探究[J]. 兰台世界 2015(25)
    • [18].论明清时期兰州汉族主要节日食俗与文化内涵[J]. 神州 2011(29)
    • [19].明清时期人们如何减少珍贵图书蠹虫的侵害[J]. 兰台世界 2013(08)
    • [20].明清时期佛山的墟市[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1].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J]. 文学教育(上) 2018(09)
    • [22].南宁明清孔庙考析[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5)
    • [23].略论明清广东台风灾害的特点及危害[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4].明清时期的文化消费[J]. 社会科学家 2009(08)
    • [25].明清时期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J]. 人民论坛 2019(06)
    • [26].从竹枝词看明清时期广西的社会风貌[J]. 广西地方志 2016(01)
    • [27].明清时期梵净山地区手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万山汞业生产为例[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S2)
    • [28].明清无为大堤的修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巢湖学院学报 2015(01)
    • [29].云南昆明明清时期寺庙部分园林艺术分析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10)
    • [30].论明清时期兰州汉族节日食俗与文化内涵[J]. 陇东学院学报 2012(06)

    标签:;  ;  ;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