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操纵与我国权证市场的过度波动

市场操纵与我国权证市场的过度波动

论文摘要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首推的一类金融衍生产品,权证产品的交易状况和价格波动始终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而我国权证市场上表现出来的跟庄、推崇所谓的“小道消息”等交易特征以及权证的高换手率、高溢价率等异常现象更是集中体现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种种“异象”。因此,从行为金融理论出发,以更切合实际的视角深入探讨我国权证市场投资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投资策略对权证价格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我国权证市场的过度波动现象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我国权证市场存在着高换手率、高溢价水平、权证交易价格与理论价格偏离较大、认沽权证与正股联动有失常理以及时间价值衰减异常等基本特征。此外,我国权证市场的投机氛围较为浓厚,“末日轮”权证时常遭遇过度炒作,在临近到期日时呈现出暴涨暴跌的价格波动态势。鉴于我国权证市场的过度波动特征,本文对权证市场投资者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运用Arrow—Pratt测度方法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进行了度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权证投资者具备较为明显的风险偏好特征。基于此,本文试图运用行为金融理论的心理账户、过度自信、锚定效应、处置效应和均值回归等理论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成因进行了解释。基于一系列更贴近我国权证市场现实状况的前提假设,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交易的市场操纵模型。该模型表明:市场操纵者可以通过“拉高出货”(pump anddump)的市场操纵策略获取利润并且其获利情况受到权证市场处置效应程度的影响。市场处置效应越强,市场操纵者越容易获取高额利润;反之,市场操纵者获取的利润越少。此外,操纵者在操纵期内抬高权证价格的幅度与其投资权证的要求回报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权证市场操纵者的要求回报率越高,其在市场操纵期内将权证价格拉升的幅度越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对市场操纵的理论研究
  • 1.2.2 对市场操纵的实证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我国权证市场的过度波动现象
  • 2.1 我国权证市场的过度波动特征
  • 2.2 “末日轮”权证的过度投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权证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特征
  • 3.1 我国权证市场投资者的基本构成
  • 3.2 我国权证市场投资者的心理特征
  • 3.2.1 投资者的基本心理特征
  • 3.2.2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特征
  • 3.3 权证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行为金融解释
  • 3.4 风险偏好与决策偏差
  • 第四章 权证的价格操纵模型
  • 4.1 权证市场的博弈
  • 4.2 模型假设
  • 4.3 市场操纵模型
  • 4.4 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权证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其完善[J]. 经济师 2008(06)
    • [2].香港权证市场发展对我国内地的借鉴研究[J]. 特区经济 2009(02)
    • [3].发展中国权证市场的几点思考[J]. 财经界(学术版) 2008(02)
    • [4].中国内地与香港权证市场比较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12)
    • [5].中国权证市场投机性的统计分析[J].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6(01)
    • [6].权证市场的波动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启示[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05)
    • [7].权证市场渐行渐远[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10(01)
    • [8].我国权证市场定价效率现状及对策探析[J]. 商场现代化 2009(05)
    • [9].我国权证市场泡沫研究[J]. 中国外资 2012(08)
    • [10].我国医疗救助权证市场构想与运行[J]. 改革 2008(06)
    • [11].主动性投资视角下的权证市场行为——来自包钢蝶式权证分时数据的经验证据[J]. 经济管理 2008(Z2)
    • [12].权证市场及股票市场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01)
    • [13].券商利用权证市场机制套利行为的研究[J]. 中国市场 2010(35)
    • [14].我国权证市场的现状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2)
    • [15].权证市场的波动:特点、成因及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启示[J]. 当代经济管理 2008(09)
    • [16].中国权证市场涨跌幅限制效应的实证研究[J]. 南方经济 2011(11)
    • [17].我国权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路径[J]. 行政与法 2010(09)
    • [18].关于我国认股权证市场的研究和探讨[J]. 金融与经济 2009(08)
    • [19].中国权证市场理论价格及偏离度的面板数据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07)
    • [20].我国权证市场价格异象的行为金融分析[J]. 特区经济 2010(03)
    • [21].我国欧式认购权证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偏离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1)
    • [22].“两地”权证市场定价偏离度的比较与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3].中国权证市场有效性的方差比检验[J]. 经济经纬 2008(01)
    • [24].我国权证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路径探析[J]. 浙江金融 2008(08)
    • [25].中国认购权证市场泡沫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3(01)
    • [26].我国权证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09)
    • [27].我国权证市场的制度性风险分析[J]. 投资研究 2009(04)
    • [28].中国内地权证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4)
    • [29].基于协整的我国权证市场有效性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12)
    • [30].中国权证市场的价格偏误及其均衡期权定价模型研究[J]. 管理评论 2010(12)

    标签:;  ;  ;  

    市场操纵与我国权证市场的过度波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