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林碧英(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科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分析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护理资料。结果:4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4.7d。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57-02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以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为特征的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现将我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07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46例,其中男31例,女性15例;年龄35~67岁,平均47.6岁;其中暴饮暴食后诱发16例,胆源性疾病诱发20例,无明显诱因6例,复发性胰腺炎4例,所有患者均以急性上腹痛为主诉,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血、尿淀粉酶增高,CT扫描而确诊,均行保守治疗。

1.2治疗方法①禁食、禁水,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吸氧;②充分有效的扩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③改善微循环;④抑制胰腺分泌;⑤营养支持;⑥使用有效抗生素;⑦严密监测和维护重要脏器功能;⑧中药汤管喂或灌肠;⑨B超,CT动态监测胰腺的形态变化。

2结果

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4.7d,无一例发生胰周感染及腹腔感染。

3护理措施

3.1基础护理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坚持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协助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其在床上大小便,高热患者及时擦干汗液,保持身体舒适,防压疮发生。疼痛患者采取膝盖弯曲、靠近胸部以缓解疼痛,每日行口腔护理两次,对有尿管的患者,做好会阴擦洗,防止尿路感染。

3.2心理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多发病突然、病情重且医疗费用昂贵,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腹痛、腹胀等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各种管道如胃管、尿管等给患者带来不适,部分患者情绪低落,应及时了解、尽可能满足其需要,为患者介绍同类疾病治愈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创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3病情观察

3.3.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及皮肤温、湿度等情况,监测T、P、R、BP、SpO2,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保证静脉补液通畅持续,按照药物半衰期及时输入抗生素,保持尿量每天2000ml左右,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和腹腔渗液对腹腔的压力,加速毒素的排泄,维持肾功能,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如发现患者萎靡不振、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提示已发生休克,应立即汇报医生,并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如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急促、气短、鼻翼扇动、发绀,伴有辅助呼吸肌过度运动,早期肺部无明显罗音、24h后逐渐出现,常规吸氧不能减轻症状,提示病人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患者出现少尿、无尿、血尿或管型尿,尿素氮进行性升高,考虑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配合医生给予治疗。

3.3.2观察腹部情况腹痛为急性胰腺炎最为常见的症状,严密观察腹痛部位、性质、范围、持续时间及腹胀情况,如发现腹痛加剧,明显腹胀、高热、反跳痛同时伴有呕吐等情况,提示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及时处理。胆源性胰腺炎占我国急性胰腺炎发病原因的50%左右[1],该类患者密切观察黄疸的变化,发现黄疸加重,腹痛加剧,及时汇报医生。加强与患者沟通,必要时需急诊手术治疗,本组20例胆源性胰腺炎均治愈出院,未行急症手术。

3.3.3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出血是重症胰腺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胰腺受严重损害以及休克等应激状态,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腹腔出血等,应严密观察有无呕血,记录胃肠减压引流液量、颜色,大便颜色、次数、形状,遵医嘱积极止血和抗休克治疗。

3.3.4胰性脑病的护理胰性脑病系胰酶逸至血中引起,患者早期的精神症状与神经系统方面的阳性体征,一般在发病后3~5d出现,表现为兴奋多语、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幻觉及抽搐等。一旦发现以上表现须及时报告。对躁动者在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的前提下,给予安全约束,防止坠床等意外伤害发生,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3.4禁食及胃肠减压的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人需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以降低胃酸对胰腺的刺激。置管期间耐受性差的患者经常自行拔管,为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合作态度度过这一时期,要告知患者留置胃管的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取得理解和配合。选择合适粗细的胃管,及时湿润口唇,并做好口腔护理,理解患者的感受,并给予适时的安慰。严格床旁交接班制度,观察并记录胃管外露长度,保持引流管通畅,保证有效的胃肠减压。

3.5抑制胰腺分泌药物的使用

生长抑素能对胰腺分泌产生多重抑制,在胰腺炎早期它可以减轻胰腺组织损害程度,保护肠的屏障功能,降低脏器细菌转移率,减少腹腔感染、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采用微泵泵入,提高其药效,同时注意其半衰期仅有3-5分钟,液体快完前及时现配现用,使药物及时有效泵入。

3.6肠内营养护理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血、尿淀粉酶基本正常,生命体征稳定,肠功能恢复,腹胀减轻的情况下,予以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1]。

3.6.1根据医嘱在肠内营养的起始阶段,选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使肠道适应喂饲,当患者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后,可选用低脂和以氨基酸或混有短肽链水解蛋白为氮源的制剂,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开始500—1000mL/d,逐渐增加,以后渐停用肠外营养。

3.6.2管胃前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以防液体反流,初始滴速为20~30ml/h,以后每24h增加20—30ml/h,最大速度为100~125ml/h。加热器加热管道保证患者输入营养液温度在37~40℃。如患者有腹胀不适可适当减慢输注速度,严重者暂时停用。

3.6.3妥善固定鼻空肠管,及时更换胶布,每4h1次。加强巡视,检查鼻空肠管的位置,测量其外露部分长度,做好记录。同时回抽液体,检测pH值,以确保其在肠道内。

3.6.4保持管道通畅,在持续输注期间及输注前后用40ml温开水每4h冲管1次,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道或细菌繁殖,若需从鼻空肠管注药时,把药片充分研成粉末后注入。

3.6.5管胃期间,注意观察腹部情况,听诊肠鸣音,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量,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淀粉酶等。

3.7中药胃管注入或灌肠护理

早期应用中医通里攻下的方法,能够消除肠道麻痹造成的肠道瘀滞状态,使患者在短期内排便、排气,保护胃肠道粘膜,减少肠道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另外可通过促进肠蠕动,减慢细菌的过度生长,减低肠壁粘膜的炎症水肿和通透性等作用。可采用生大黄、中药汤剂进行胃管注入,每4小时一次,经胃管内灌注浓煎中药前要仔细滤过,防止堵塞胃管,注毕后用温开水l0~20mL冲管,保留1小时后开放。也可保留灌肠,灌肠时病人取左侧卧位,插入肛管15-20cm,灌肠后保留30分钟,若出现腹泻、症状缓解立即停药。

3.8饮食护理

当患者病情稳定趋于好转时,拔除胃管,饮食由流质—半流质一软质饮食一普通饮食逐渐过渡,饮食要低脂肪,少量多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为患者禁食时间长,饥饿感明显,进食欲很强,护士要讲解饮食过度的危险性,取得患者的配合,防止暴饮暴食再次诱发急性胰腺炎。

3.9血糖的监测

遵医嘱及时监测血糖和尿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防止血糖过高过低。

3.10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胰腺炎的易复发性,指导患者消除诱发胰腺炎的因素,积极治疗胆道结石,戒酒,维持低脂肪饮食和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适当锻炼身体,防止疾病复发。

4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准确、细致的病情监测和护理观察,是非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患者获得治疗或护理的相关信息,满足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促进患者自身的健康,减少医患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椿,林芝卉,郑学章.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内营养支持(EN)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11):45-46.

标签:;  ;  ;  

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