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研究Ag(Ⅲ)、Cu(Ⅲ)配合物氧化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分光光度法研究Ag(Ⅲ)、Cu(Ⅲ)配合物氧化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论文摘要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碲酸根)合银(Ⅲ)配离子氧化多元醇﹑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配离子氧化谷氨酸以及二(过碲酸根)合铜(Ⅲ)配离子氧化羟基乙酸钠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通过实验我们认为,二羟基二(过碲酸根)合银(Ⅲ)配离子、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 Ⅲ) 配离子、二( 过碲酸根) 合铜( Ⅲ) 配离子在碱性介质中分别以[Ag(OH)2(H4TeO6)2]3-、[Ag(OH)2(H2IO6)2]5-、[Cu(OH)2(H4TeO6)2]3-的形式存在,它们在反应中的活化中心分别为:[Ag(OH)2(H3TeO6)]2-、[Ag(OH)2(HIO6)]3-、[Cu(OH)2(H3TeO6)]2-。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及还原剂活性基团的多少和位置有关。通过二羟基二(过碲酸根)合银(Ⅲ)配离子氧化多元醇的反应,在同一温度下,反应的速控步速率常数:丙三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即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在氧化一缩二乙二醇的反应中,反应的速控步速率常数更大,即反应速率更快,这可能是由于反应机理的不同。在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 配离子氧化谷氨酸的反应中,我们发现,由于碱度的大小不同,实验现象规律明显不同,由此推出两个可能的反应机理。在二(过碲酸根)合铜(Ⅲ)配离子氧化羟基乙酸钠反应中,我们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有自由基生成,根据此实验现象,我们提出了不同于银(Ⅲ)配离子作为氧化剂的反应机理。通过实验,我们假设的反应机理,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并进一步求得了不同温度下的速控步速率常数及25℃时的活化参数。以上体系的研究验证了配合物是以低质子化形式存在的假设更为合理,有力的否定了前人认为的存在形式。我们的探讨和研究将为有机合成的路线设计和分析化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此类反应体系的系统动力学及其宏观实验现象的研究,对配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推测反应过程中过渡态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这为配位化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1章 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羟基二(过碲酸根)合银(Ⅲ)配离子氧化多元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1.1 二羟基二(过碲酸根)合银(Ⅲ)配离子氧化二元醇,三元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1.2 二羟基二(过碲酸根)合银(Ⅲ)配离子氧化一缩二乙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第2章 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配离子氧化谷氨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第3章 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羟基乙酸钠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配离子最大分布系数的计算公式[J]. 广州化工 2010(09)
    • [2].配合物的形成对金属离子氧化还原性影响的讨论[J]. 化学世界 2016(11)
    • [3].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制备拆分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9)
    • [4].一种直接解析配合物吸收曲线的简便方法[J]. 甘肃科技 2011(09)
    • [5].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氨基乙酸的反应动力学[J]. 化工管理 2013(18)
    • [6].银氨配离子配位数和稳定常数测定实验的改进[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11)
    • [7].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合成拆分及表征——介绍一个化学综合性实验[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8].含Cu-EDTA络合配离子废水的铁碳微电解处理(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2(04)
    • [9].一种过渡金属配离子修饰的钼系同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 现代交际 2009(10)
    • [10].混配配合物形成确认和稳定常数测定的新方法[J]. 贵州科学 2011(03)
    • [11].稀土杂多配离子柱撑水滑石催化合成环己烯[J]. 化学世界 2012(07)
    • [12].Co~(2+)-H_2O体系羟基配离子配位平衡[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4(07)
    • [13].铟—二乙三胺五乙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
    • [14].碱添加量对金属离子的分布和pH变化的影响[J]. 材料与冶金学报 2012(02)
    • [15].图示法推导标准电极电势与平衡常数关系初探[J]. 广州化工 2020(08)
    • [16].量热法研究硝酸铕丙氨酸配合物及其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J]. 稀土 2012(03)
    • [17].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L-谷氨酰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8].氯化钬甘氨酸配合物及其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19].整数斜率点在萃取法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中的应用[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 [20].一种混合价态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质(英文)[J]. 无机化学学报 2011(06)
    • [21].Ni~(2+)-H_2O系羟合配离子的配位平衡[J]. 有色金属 2009(04)
    • [22].量热法测定氯化铕甘氨酸配合物及其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3].含Fe~(3+)溶液呈色原因的分析[J]. 化学教学 2011(12)
    • [24].加酸到底可不可行[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8(09)
    • [25].一种萃取法测定混配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新方法[J]. 甘肃科学学报 2011(03)
    • [26].微量热法研究硝酸镝丙氨酸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 [27].硝酸铒丙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08)
    • [28].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2-氨基-1-丁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9].量热法测定氯化铽甘氨酸配合物及其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30].硝酸铈丙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08)

    标签:;  ;  

    分光光度法研究Ag(Ⅲ)、Cu(Ⅲ)配合物氧化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