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工程力学

作者: 陈孝珍

导师: 陈传尧,朱宏平

关键词: 损伤识别,损伤定位,大型复杂结构,遗传算法,模糊优化,静态位移曲率置信因子

文献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耸建筑、大跨度桥梁结构不断涌现,同时大量基础设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许多土木工程结构进入了老化阶段。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快速有效地识别出工程结构可能发生损伤的部位和损伤大小,及时掌握结构运营下的健康状况。近年来结构安全性检测与健康监测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土木工程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之一,由于静态测量数据测量精度高,且容易获得,因此研究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结构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378041)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 20030487016)的资助下研究了基于静态测量信息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及其在复杂结构中的应用。在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结构损伤识别的基本方法和一些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基于不完备的自由度测量信息条件下的结构损伤定位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静态测量位移的结构损伤定位方法。由于损伤大小的识别最终可归结为参数识别的最优化问题,因此,可利用遗传算法对测量信息不多的情况下的损伤进行迅速而又准确的识别。本文在分析传统遗传算法在损伤识别的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将模糊理论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发展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本文具体的探索性研究工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提出了用于损伤定位的基于灰色相关性分析的静态位移曲率置信因子。将灰色相关性分析理论应用到结构的损伤识别中,运用所提出的静态位移曲率置信因子实现了对梁、板及大型复杂桥梁结构损伤的准确定位,通过对梁、两端固支桥梁的损伤定位的数值研究得出: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静态位移曲率置信因子对结构的局部损伤十分敏感,通过该参数沿某一个方向的变化曲线,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结构沿该方向的损伤区域,因此静态位移曲率置信因子的大小可以作为结构(尤其是大型结构)损伤定位的重要依据(控制参量)。由于结构的曲率与结构的刚度存在着反比关系,因此结构的曲率可以作为检测结构刚度变化的依据,而结构发生损伤可以通过刚度变化表现出来,这表明结构的损伤识别可以用静态位移曲率的变化来判别。在分析遗传算法特点的基础上,借助模糊优选理论,对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了一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结构损伤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结构损伤识别的遗传算法

1.4 结构损伤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基于灰色相关性分析的结构损伤定位理论

2.1 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2.2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2.3 灰色位移曲率关联系数

2.4 静态位移曲率置信因子

2.5 运用静态位移曲率置信因子进行损伤定位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大小识别理论

3.1 引言

3.2 基于模糊优选理论的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

3.3 基于静态测量数据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大小识别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梁与板类结构损伤识别数值研究

4.1 梁类结构损伤识别数值研究

4.2 板类结构损伤识别数值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信阳浉河大桥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与实验研究

5.1 信阳浉河大桥有限元模型修正

5.2 信阳浉河大桥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研究

5.3 信阳浉河大桥结构损伤定位的实验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6-04-05

参考文献

  • [1].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评定理论研究[D]. 蒋华.西南交通大学2005
  • [2].随机激励下梁桥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李大军.北京工业大学2005
  • [3].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D]. 袁颖.大连理工大学2006
  • [4].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动力指纹方法研究[D]. 冉志红.西南交通大学2007
  • [5].小波方法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 姜增国.武汉理工大学2007
  • [6].不确定条件下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及状态评估的模糊计算方法研究[D]. 焦峪波.吉林大学2012
  • [7].基于多模态参数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孙杰.武汉理工大学2013
  • [8].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综合评估理论研究[D]. 杨雅勋.长安大学2008
  • [9].混凝土桥梁结构损伤识别试验研究[D]. 唐盛华.湖南大学2013
  • [10].大跨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与结构损伤监测方法研究[D]. 范哲.大连理工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桥梁结构动力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 郭国会.湖南大学2001
  • [2].基于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 吴大宏.西南交通大学2003
  • [3].结构损伤识别及数值模拟[D]. 唐小兵.武汉理工大学2004
  • [4].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张开鹏.武汉理工大学2004
  • [5].结构系统和损伤识别的若干方法研究[D]. 黄天立.同济大学2007

标签:;  ;  ;  ;  ;  ;  

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