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生态性分析

技术的生态性分析

论文摘要

对技术的生态性分析可以避免对技术的片面性认识。人类对技术片面的认识以及非合理应用严重影响了自身与自然协调发展。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将生态学理论与系统学理论引入到对技术的分析中,并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精巧的构造与协调的功能,去分析与建构技术体系,从而避免人类的技术的应用与自然生态机理发生冲突。技术的生态性分析就是采用将技术系统类比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分析存在于技术系统之中的生态属性。生态系统是一个包容很广的概念,它并非只局限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与技术生态系统也是对它的一种广义理解。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技术处在不断的转变过程之中,并始终与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相互作用,并同时对社会生态系统进行构筑。这与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命是十分相似的。技术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它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都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自组织性等生态特征。另外,技术本身是存在于共生关系中的,生生不息的共生是生态系统所特有的,技术的生生不息造就了技术生态系统。在技术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样性的技术“物种”。这些技术“物种”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机制、共生机制、遗传变异机制,从而使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再生机制成为可能。对技术的生态性进行分析,就要做到从系统的、综合的,整体的角度去看待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技术与技术环境的关系。要把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看作是指导技术生态性研究的重要源泉。为了实现机械性技术向生态性技术的转向,人类需要将自身的机械技术观逐渐转变为生态技术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因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技术与生态
  • 2.1 技术
  • 2.2 生态
  • 2.3 技术生态
  • 第三章 社会生态系统中技术的生态性分析
  • 3.1 转变过程中的技术
  • 3.2 社会关系中的技术
  • 第四章 共生中技术的生态性分析
  • 4.1 借助系统学理论分析技术的生态性
  • 4.2 借助生态学理论分析技术的生态性
  • 第五章 技术生态系统的生态机制
  • 5.1 技术生态系统的进化机制
  • 5.2 技术生态系统的遗传变异机制
  • 5.3 技术生态系统的生态共生机制
  • 5.4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再生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看”的技术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美国幼儿体育积极社会生态系统构建中的经验与启示[J]. 贵州体育科技 2020(01)
    • [3].美国幼儿体育积极社会生态系统构建下的经验与启示[J]. 四川体育科学 2020(05)
    • [4].市场需求视角下公益性儿童短时互助托管项目的社会生态分析[J]. 中国市场 2018(33)
    • [5].社会生态系统论纲[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7(05)
    • [6].社会生态系统中供应链复杂性探究[J]. 求知导刊 2014(12)
    • [7].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与社区规划[J]. 规划师 2012(12)
    • [8].社会生态系统框架研究述评[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08)
    • [9].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空间规划初探[J]. 规划师 2012(12)
    • [10].基于复杂性理论的社会生态系统——海珠湿地公园弹性管理实证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1].基于土地覆被的局域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J]. 山地学报 2014(03)
    • [12].基于流域社会生态系统的海南区域治理体系优化调整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3].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10)
    • [14].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中信息流动的模型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06)
    • [15].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态势:文献计量分析视角[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4)
    • [16].社会生态系统视阈下的我国“旁观”角色现象论析[J]. 巢湖学院学报 2019(04)
    • [17].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困境老人养老服务问题的社会工作个案研究[J]. 社会与公益 2019(05)
    • [18].高黎贡山村域社会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及其成因[J]. 山地学报 2014(06)
    • [19].基于CAS理论的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治理进路分析[J]. 学术研究 2018(12)
    • [20].无偿献血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观的视角[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S1)
    • [21].生态位新视角:大学毕业生“傍老族”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 [22].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J]. 湖北档案 2010(10)
    • [23].社会生态系统视域下的中国创业教育发展新思路[J]. 山东社会科学 2017(11)
    • [24].适应气候变化障碍研究综述[J]. 生态经济 2016(03)
    • [25].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探析[J]. 东岳论丛 2011(11)
    • [26].我国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评估框架与方法——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环境—行为”视角[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4(04)
    • [27].构建城市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桥梁[J]. 世界建筑 2010(02)
    • [28].“重庆新政”治理模式分析[J]. 党政干部论坛 2012(02)
    • [29].社会生态系统模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范式[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06)
    • [30].众创社会:基于众创经济的社会生态建构[J]. 学习与实践 2017(09)

    标签:;  ;  ;  

    技术的生态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