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的维、汉、英多语种办公套件的研究与实现

跨平台的维、汉、英多语种办公套件的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符合边疆少数民族语言特色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办公软件开发的复杂性以及自身技术力量不足,因此,在开发中,沿用了目前流行的基于已有的开源软件为基础的开发模式。首先,需要研究软件本身的原理;其次,需要在不破坏原有软件的前提下,添加和修改代码,以产生新的功能。开发中,选择OpenOffice.org 为基础,实现了符合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特色的版本。本版本支持显示维文界面,实现了中英维混合文本的显示,对原有的断行机制进行了修改,支持符合维文特色的断行,并利用原有软件的一些特性,巧妙的实现了维文断行后的加中连线机制。由于软件需要在Linux 操作系统上使用,因此还在Linux 操作系统上开发了一个基于XIM 协议的维文输入法。本文作者参与了国家863 项目的开发,开发出的新疆少数民族版本的办公套件是项目的成果之一,此文是笔者参与开发的经验的总结。在整个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笔者得出结论:开发要以软件的实用性和推广性为基础,要目标明确,有针对性,这是软件开发的关键。

论文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OpenOffice.org 简介
  • 1.1.O penOffice.org 发展轨迹
  • 1.1.1 开放源码的时代背景
  • 1.1.2 OpenOffice.org 的历史
  • 1.2. Sun,StarOffice 和OpenOffice.org 的关系
  • 1.2.1 License 问题
  • 1.3 OpenOffice.org 应用
  • 1.3.1 开源社区
  • 1.3.2 衍生软件
  • 1.3.3 用户市场
  • 1.4 OpenOffice.org 社区
  • 1.4.1 理事会
  • 1.4.2 项目
  • 1.5 小结
  • 第二章 OpenOffice.org 的国际化与本地化
  • 2.1 国际化和本地化概念简介
  • 2.1.1 国际化、本地化的概念
  • 2.1.2 Locale
  • 2.2 OpenOffice.org 技术架构介绍
  • 2.2.1 分层架构
  • 2.2.2 UNO 组件模型
  • 2.2.3 A PI,SDK,与UDK
  • 2.2.4 融合与发展
  • 2.3 OpenOffice.org 的国际化
  • 2.3.1 OpenOffice.org 的国际化框架
  • 2.3.2 多语言文字在OpenOffice.org 国际化框架中的问题
  • 2.4 OpenOffice.org 的本地化
  • 2.4.1 OpenOffice.org 的本地化框架
  • 2.4.2 维文在OpenOffice.org 本地化框架中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维、汉、英多语种办公套件的总体解决方案
  • 3.1 设计目标
  • 3.2 解决方案
  • 3.2.1 输入问题的解决
  • 3.2.2 显示和打印的问题
  • 3.2.3 界面的本地化问题
  • 3.2.4 本地化语言习惯的修改问题
  • 3.2.5 维文的断行与中连线的问题
  • 3.3 小结
  • 第四章 输入法
  • 4.1 输入法简介
  • 4.2 Linux 平台上的输入法分析
  • 4.2.1 Linux 平台上的输入法简介
  • 4.2.2 XKB 协议键盘映射模式
  • 4.2.3 XIM 协议输入法服务器模式
  • 4.2.4 输入法的对比与选择
  • 4.3 维文输入法设计与实现
  • 4.3.1 维文输入法的设计
  • 4.3.2 维文输入法实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维、汉、英多语种办公套件的实现
  • 5.1 OpenOffice.org 代码编译
  • 5.2 OpenOffice.org 本地化
  • 5.2.1 添加维文到资源系统中
  • 5.2.2 添加维文到编译环境中
  • 5.2.3 添加维文的Locale 到代码中
  • 5.2.4 提取和合并维文界面字符串
  • 5.2.5 设置界面缺省字体
  • 5.2.6 编译、连接
  • 5.3 维文断行实现
  • 5.3.1 维文断行机制分析
  • 5.3.2 断行的具体实现
  • 5.4 为维文加中连线
  • 5.4.1 中连线机制分析
  • 5.4.2 中连线机制代码实现
  • 5.5 小结
  •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一
  • py2db.c 源文件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环绕声、多语种播出及其衍生问题的探讨[J]. 电视工程 2012(03)
    • [2].环绕声、多语种播出及其衍生问题的探讨[J]. 现代电视技术 2013(02)
    • [3].浅析多语种传媒集团选择摄制设备的方向[J]. 影视制作 2016(07)
    • [4].多语种同声传译基础课程的研发与人才培养[J]. 创新人才教育 2013(01)
    • [5].多语种大学物理双语模拟平台的创建及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13)
    • [6].高校多语种专业建设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08)
    • [7].基于输入、输出和频率理论的多语种并行习得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03)
    • [8].中文数字报刊系统研究与实现[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0(02)
    • [9].多语种网络学习资料库建设应用创新路径探索[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8(12)
    • [10].多语种语音学及民族语音学实验研究[J]. 新课程(教研) 2011(03)
    • [11].多语种(汉、维、哈、柯文)辅助办案系统的开发[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08)
    • [12].上海市中学多语种课程教学调研报告[J]. 上海教育科研 2011(11)
    • [13].云南面向东南亚多语种多模块汉语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0(05)
    • [14].“一带一路”背景下多语种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师 2019(05)
    • [15].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新需求的一些思考[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15(03)
    • [16].基于Multilingual的音素识别及其在语种识别中的应用[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1)
    • [17].新媒体模式下多语种校友沟通平台的构建[J]. 新闻传播 2018(22)
    • [18].三沙卫视同声传译节目制作及直播方案[J]. 影视制作 2016(06)
    • [19].多语种构件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14)
    • [20].多语种Web新闻语料抓取的通用模型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21].“一带一路”背景下多模态、多语种建筑工程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6)
    • [22].基于.NET的维哈柯多语种网上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11)
    • [23].论掌握多语种发音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J]. 艺术教育 2019(09)
    • [24].多语种缩略语渗透英语语言的形态学表征研究[J]. 武陵学刊 2017(03)
    • [25].多语种医嘱播报系统设计与实现[J]. 软件工程 2016(05)
    • [26].职业院校多语种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9)
    • [27].主题出版“走出去”实施路径探索——以《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为例[J]. 出版与印刷 2019(03)
    • [28].延边州多语种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J]. 技术与市场 2008(07)
    • [29].编制出版多语种防灾应急手册说略[J]. 出版发行研究 2018(05)
    • [30].多文种多向电子词典软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04)

    标签:;  ;  ;  ;  

    跨平台的维、汉、英多语种办公套件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