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

智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

论文题目: 智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作者: 孙全胜

导师: 王克奇

关键词: 智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光纤光栅,局部评估法,人工神经网络

文献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国内外大跨度桥梁的增多,桥梁结构型式的轻柔化、系统功能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桥梁结构将成为未来理想的桥梁结构,智能桥梁的第一层次即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已经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前沿课题。本文从智能材料结构的理论出发,给出了智能桥梁结构的概念,研究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和桥梁结构光纤光栅监测技术及桥梁结构监测评估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芜湖长江大桥斜拉桥健康监测中。 研究首先从智能材料结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智能桥梁结构的概念,在详细阐述智能桥梁结构的组成和设计准则的基础上,讨论了智能桥梁结构的信息处理、智能类型和设计方法,指出光纤传感器是现阶段最适合智能桥梁结构的感知材料、智能桥梁结构应该以嵌入式为主,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属于智能桥梁结构的第一层次——自感知桥梁结构,智能桥梁结构的设计要遵循两大准则——功能和效益成本分析,从初步设计到试验验证要经多个反复后才能进行施工。 根据智能桥梁结构的特点,本文研究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特点、设计准则和原则、监测内容和截面及项目,总结了现阶段桥梁结构损伤评估方法,给出了斜拉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监测内容和主要构成。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在最少人工参与的条件下,考虑系统的目的、功能、投资额度和关键部位,注重监测的实时性和长期性。系统软件设计应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硬件设计应标准化,监测的主要内容是荷载、环境、几何变形和结构反应。 文中根据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对比了强度型、干涉型和光栅波长型三种光纤传感器,指出光纤光栅更适合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通过对光纤光栅的制作、结构原理以及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推出光纤光栅的波长和应变(温度)成正比,经过标定后就可用于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针对桥梁结构的特点,开发了埋设于混凝土的封装光纤光栅,构建了有多路光开关的光纤光栅监测系统。在探讨光纤光栅布设工艺与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成功地把5个裸光纤光栅和5个封装光纤光栅布设于正在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测试了自重作用下的混凝土应变,试验表明光纤光栅测试值和理论值吻合的很好,实现了光纤光栅的绝对测量;测试了静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应变,试验表明光纤光栅测试值和电阻应变砖测试值吻合的很好,同时也说明了管式封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是解决混凝土内部变形监测的理想传感元件,可用于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 根据整体法进行桥梁评估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建立桥梁结构安全评价指标的局部评估方法,并在结构线弹性范围基础上,导出桥梁结构有限元计算中荷载和反应的关系,证明利用有限元理论计算可以建立桥梁结构安全评价指标。这样早期桥梁结构安全评价指标可以利用理论计算,远期桥梁结构安全评价指标可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自身监测数据得到,并在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斜拉桥结构的温度和索力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 根据芜湖长江大桥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功能,研究了系统监测内容、测点的布置、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概述

1.2.1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概念

1.2.2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

1.2.3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与发展

1.3 智能材料结构与评估方法概述

1.3.1 智能材料结构

1.3.2 智能光纤传感器

1.3.3 桥梁结构评估方法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智能桥梁结构理论研究

2.1 智能桥梁结构概念

2.2 智能桥梁结构的组成

2.2.1 智能感知材料

2.2.2 智能驱动材料

2.2.3 智能器件

2.3 智能桥梁结构的信息处理

2.4 智能桥梁结构的特点和类型

2.4.1 智能桥梁结构的特点

2.4.2 智能桥梁结构的类型

2.5 智能桥梁结构的设计方法

2.5.1 传统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2.5.2 智能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2.6 本章小节

3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3.1 系统的组成

3.2 系统的特点

3.3 系统设计准则

3.4 系统软硬件设计原则

3.4.1 软件设计原则

3.4.2 硬件设计原则

3.5 监测的内容和位置

3.6 桥梁结构损伤评估方法

3.6.1 局部法

3.6.2 整体法

3.7 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

3.8 本章小结

4 桥梁结构光纤光栅监测技术

4.1 光纤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4.2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4.3 光纤光栅智能传感特性的研究

4.3.1 光纤光栅的制作

4.3.2 光纤光栅结构与原理

4.3.3 光纤光栅应变和温度传感原理

4.3.4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的温度补偿技术

4.3.5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标定

4.3.6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标定

4.4 光纤光栅管式封装应变传感器

4.5 光纤光栅监测系统的集成与开发

4.6 光纤光栅监测技术的应用

4.6.1 光纤光栅的布设工艺

4.6.2 桥梁施工中的监测

4.7 本章小结

5 桥梁结构监测评估方法

5.1 健康监测评估新方法

5.2 桥梁荷载和结构反应的理论关系

5.3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学习算法

5.3.1 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

5.3.2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公式推导

5.3.3 LM算法

5.4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设计

5.4.1 温度和索力神经网络建模

5.4.2 数据预处理

5.4.3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芜湖长江大桥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

6.1 健康监测系统的建立

6.1.1 桥梁概况

6.1.2 数据采集系统

6.1.3 系统监测内容

6.1.5 监测系统软硬件

6.1.6 数据通讯

6.1.7 系统运行机理

6.2 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

6.2.1 采样频率的确定

6.2.2 信号的平滑处理与滤波

6.2.3 波形分析

6.2.4 固有频率的提取

6.2.5 轴重测试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6.2.6 监测评估方法

6.3 光纤光栅监测技术的应用

6.3.1 监测位置

6.3.2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布设

6.3.3 测试结果分析

6.4 温度和索力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21

参考文献

  • [1].复杂桥梁结构综合监测系统开发研究[D]. 吴小平.浙江大学2005
  • [2].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安全评价环节的差错控制研究[D]. 胡顺仁.重庆大学2007
  • [3].基于健康监测技术的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和预警方法研究[D]. 李顺龙.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 [4].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材料非线性桥梁结构模型修正与损伤识别[D]. 张明亮.吉林大学2011
  • [5].桥梁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 王子琦.西南交通大学2015
  • [6].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噪声预测与控制研究[D]. 张迅.西南交通大学2012
  • [7].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支座摩擦·限位装置·基础非线性)[D]. 王常峰.兰州交通大学2010
  • [8].大跨斜拉桥断索危险性理论分析及健康监测方法研究[D]. 王今朝.东北林业大学2010
  • [9].大跨度斜拉桥全寿命健康监测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 杨小森.北京工业大学2011
  • [10].竖向地震诱发桥梁结构多次重撞击问题的研究[D]. 徐然.南京理工大学2011

标签:;  ;  ;  ;  ;  

智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