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

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

论文摘要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住房需求的急剧膨胀,住宅小区的建设得以快速发展。由于住宅区建筑物密度大,人口相对密集,高强度的人为活动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了人为热的排放,下垫面性质改变引起的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建筑布局不合理引起的风速死区,这些都会引起区域内微热环境的变化,导致热岛效应的产生。小区热岛效应不仅会影响居住者室外热舒适,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建筑能耗。因此,小区热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重庆市某小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和评价了该小区热环境特征,获得建筑区域内温度分布及气流形式并提出了改善措施。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在比较了前人对城市气候和建筑局部微气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之后,提出采用CFD用于建筑小区热环境的模拟,并建立了模拟计算所需的三维物理模型。其次,对沙坪坝雅豪丽景小区的热环境进行了全面测试,得到了小区夏季热环境特征,主要包括空气温湿度、下垫面表面温度、建筑表面温度、小区不同区域风速及风向的逐时变化规律,并着重讨论了空气温度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下垫面热工特性的差异。第三,对人为排热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包括交通排热量和居民生活排热量。交通排热量的调查以雅豪丽景小区外的道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车流量、车型及车速,计算出小区外道路长度汽车排热量。居民生活排热量以重庆大学东村片区建筑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统计其用电量和天然气用量,分类计算获得居民生活排热量的具体数值。第四,利用实测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作为边界条件,采用PHOENICS模拟了小区热环境,总结了小区内部空气温度场、风场和压力场的分布特征,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三种优化方案分别进行模拟,并将三个方案的模拟结果与小区现状模拟值进行比较,分析下垫面绿化、人为排热以及建筑布局等因素对小区热环境的影响大小,并提出了改善微热环境的几点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小区热环境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小区热环境研究方法
  • 1.3.2 小区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 1.3.3 居住区热环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 2 数值模拟理论及物理模型的建立
  • 2.1 集总参数法相关模式
  • 2.1.1 M.A.Atwater 的一维能量收支平衡
  • 2.1.2 Myrup 的互联能量平衡模式
  • 2.1.3 二、三维动力学模式
  • 2.1.4 改进的CTTC 和STTC 模型
  • 2.2 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解析方法(分布参数法)
  • 2.2.1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理论
  • 2.2.3 PHOENICS 软件的介绍和一些说明
  • 2.3 物理模型的建立
  • 2.4 小结
  • 3 小区热环境实测
  • 3.1 测试概况
  • 3.2 固定点数据分析
  • 3.2.1 空气温度
  • 3.2.2 空气湿度
  • 3.3 流动测点数据分析
  • 3.3.1 空气温、湿度变化情况
  • 3.3.2 下垫面表面温度分析
  • 3.3.3 各测点空气温度和下垫面表面温度比较分析
  • 3.3.4 建筑不同表面温度分析
  • 3.3.5 小区内不同测点的风速、风向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小区人为排热量调查
  • 4.1 小区外交通排热调查
  • 4.2 小区内建筑发热量的确定
  • 4.2.1 用电量引起的建筑发热量
  • 4.2.2 天然气燃烧引起的建筑发热量
  • 4.2.3 空调日建筑单位耗电量
  • 4.3 本章小结
  • 5 小区热环境的数值模拟
  • 5.1 边界条件
  • 5.1.1 入口边界条件
  • 5.1.2 建筑壁面及下垫面的边界条件
  • 5.1.3 出口边界条件
  • 5.1.4 顶面、侧面边界条件及初始值
  • 5.2 求解方法
  • 5.3 数值模拟结果及与实测值比较分析
  • 5.3.1 温度场分布
  • 5.3.2 风场分布
  • 5.3.3 压力场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6 小区热环境优化方案
  • 6.1 优化方案及研究计划
  • 6.2 各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和比较
  • 6.2.1 温度场分析
  • 6.2.2 风场分析
  • 6.2.3 压力场分析
  • 6.3 小结
  • 6.4 改善城市微热环境的建议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7.2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下垫面类型对其温湿效应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论中国传统政治地理中的水域[J]. 历史地理 2016(02)
    • [3].透水铺装下垫面径流量及影响因子研究[J]. 江苏建设 2016(02)
    • [4].下垫面特征变化对于旱区蒸散发的影响[J]. 节水灌溉 2020(07)
    • [5].不同下垫面对云地放电位置的影响[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01)
    • [6].城市不同下垫面湍流通量的观测和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7].绿地对不透水下垫面暴雨径流削减作用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07)
    • [8].北京市6种下垫面不同季节温湿度变化特征[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1)
    • [9].夏季不同下垫面最高温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3)
    • [10].非均匀下垫面对流边界层热通量特征的物理模拟研究[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9(03)
    • [11].热力非均匀下垫面对流边界层流场结构特征研究[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9(06)
    • [12].夏季不同下垫面温度的对比观测及分析[J].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08(02)
    • [13].三亚海绵城市建设中下垫面截流降污效应研究[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9(02)
    • [14].金华市不同下垫面温度特征分析及其预报模型的建立和检验[J]. 浙江气象 2018(02)
    • [15].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热力输送系数的估算[J]. 高原气象 2017(03)
    • [16].干旱区不同下垫面能量分配机理及对微气候反馈的研究[J]. 物理学报 2015(05)
    • [17].非均匀下垫面辐照环境对太空目标温度的影响[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05)
    • [18].下垫面对漓江上游小流域氮磷污染排放的影响[J]. 节水灌溉 2018(02)
    • [19].藏东南地区复杂下垫面能量收支特征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04)
    • [20].三种下垫面温度及结冰预报模型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4)
    • [21].不同下垫面湍流通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3)
    • [22].城市化对城市露水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12)
    • [23].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大气湍流通量比较分析[J]. 高原气象 2017(05)
    • [24].三种下垫面温度对比观测及结冰气象条件分析[J]. 气象 2011(03)
    • [25].下垫面变化条件下径流量修订方法的探讨[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9(12)
    • [26].成都精细下垫面信息对城市气象影响的模拟试验[J]. 气象 2011(03)
    • [27].小区地表温度与下垫面结构关系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 2009(03)
    • [28].非均匀下垫面陆面过程参数化问题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2008(01)
    • [29].不同下垫面环境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8(07)
    • [30].水文下垫面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01)

    标签:;  ;  ;  ;  

    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