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及体会

品管圈在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及体会

王惠群梁娜蒋维娜(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33000)

【摘要】目的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活动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活动前的缺陷率2.58%到活动后的缺陷率0.81%,降低了1.67%。护士在品管圈手法认识,团队凝聚力,学习极积性,荣誉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工作量。

【关键词】品管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04-01

品管圈(QCC)指的是由同一部门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小组成员在自我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品质各种手法做工具,以全员参与方式对自己工作场所的质量管理品质进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达到不断对自己的工作现场进行维持与改善。品管圈整个过程由10个步骤组成,分别是: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目标、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相关标准化、检讨与改进。2013年2月,我院ICU开展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的活动。通过活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降低,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提升了ICU的护理品质。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

搜集活动前后我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资料,统计“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有关数据。

2方法

2.1成立QCC小组

成立QCC小组由7名护士组成,通过投票评选出圈长一名,ICU护士长任辅导员。第一阶段圈会利用头脑风暴法法确定了“爱细优”圈名和圈徽。并通过讨论,每个圈员搜集科室内的问题,最终选定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

2.2现状分析

圈员们归纳总结VAP主要存在的问题,管理缺陷气道、机体免疫力低下、口腔护理不到位、体位呼吸机使用不当、病房环境。自制调查记录表,观察并记录VAP发生的缺陷及原因,并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值,期望通过QCC活动将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低1.67%;同时,通过调查,圈员们期望通过QCC活动最希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依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拓展思维、掌握QCC品管手法等。

2.3对策拟定与实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圈员们集思广益,主动寻找工作中疏忽的细节,运用“鱼骨图”法,分别对其进行讨论解析,并选定了主要原因。针对这些主要原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出很多相应对策,最终选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2.3.1制定专科培训计划;加强操作技能培训,观看他人操作或录像,每位护士学习呼吸机吸痰、口腔护理操作为期一周;新上岗护士每天培训,老护士每月培训一次,并考核;护士之间相互观看操作,学习、总结经验,扬长避短。

2.3.2加强业务学习,VAP的预防: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及时更换,冷凝水及时倾倒以免流向患者气道。吸痰要严格无菌操作等。

2.3.3学习掌握心理护理、沟通方面的技巧,换位思考,感受患者的心情,吸痰前向患者解释目的,减少患者的恐惧感,耐心的了解患者的感受发自内心真正地关心患者,获取患者的理解、信任。

2.3.3改善病房环境,加强病房管理加强病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温度22-26℃,湿度50%-60%,加强通风及手卫生。

3效果确认

3.1有形成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的目标达成率116%,进步率68.6,超过了活动前设置的目标值10.6%,达到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3.2无形成果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们QC手法运用,团队凝聚力、学习积极性、荣誉感等方面有所提高。

4体会

在QCC活动中,圈员们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圈员们订立目标,提出问题,一起讨论,研究对策,找出解决方法,从而改进工作,从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乐趣。通过问题逐个地解决,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标准化,使工作质量循环前进,阶梯式上升。对失败的原因,经过总结和分析,作为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荣瑞.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57.

标签:;  ;  ;  

品管圈在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及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