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一、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韩艳莉[1](2021)在《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联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划、自然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景观格局,干预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深刻影响人类福祉。理解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管理国土资源的基础。因此,本文以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遥感数据、土壤数据和环境数据为基础,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流域,利用ANUSPLIN插值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了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的气温和降水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利用In VEST模型和CASA模型分析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净初级生产力服务)的物质量,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利用Person相关系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及景观指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驱动因子,探讨青藏高原高寒环境下生态系统服务的驱动机制。最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地域差异性和关键驱动因子,提出青海湖流域县域尺度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对策。为青海湖流域土地资源优化配制、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丰富了我国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案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速为0.3℃·10a-1,降水呈显着上升趋势,增速为73.2mm·10a-1,流域气候整体趋于暖湿。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气温变化显着,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2)在研究期内,荒漠减少了31.43×108m2,草地增加了30.32×108m2,流域西北部荒漠大面积减少并转为草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及流域气候趋于暖湿,植被盖度增加等自然因素。不同年份的同种景观指数以2000-2010年为转折期,景观的结构和空间配置在流域西北部变化显着,其他区域景观格局比较稳定。(3)青海湖流域2000-2018年水资源供给量的多年平均值为3.72×109m2·a-1。2000-2012年,水资源供给量逐年缓慢增加,2012年以后则呈现波动递增趋势;2000-2018年土壤保持量的多年平均值为1.09×109t·a-1,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365.91 t·hm-2·a-1。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土壤保持量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增速较缓,波动剧烈;2000-2018年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的多年平均值为3.70×1012 gc·a-1,单位面积平均值为148.59 gc·m-2·a-1。青海湖流域NPP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速为1.69gc·m-2·a-1。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水资源供给与NPP表现为权衡关系,土壤保持与NPP、土壤保持与水资源供给表现为协同关系。(4)从气候因子看,青海湖流域气温与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呈显着负相关集聚特征,与净初级生产力呈较显着正相关集聚特征;降水与水资源供给呈显着正相关集聚特征,与土壤保持呈不显着正相关集聚特征,与净初级生产力呈不显着负相关集聚特征。从景观格局因子看,除草地外,其它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净初级生产力服务)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在流域的西北部,斑块密度(PD)、平均周长面积比(PARA_AM)和平均斑块分维数(FRAC_MN)与三项生态系统服务均呈负相关。最大斑块指数(LPI)与水资源供给服务呈负相关,与土壤保持和NPP呈正相关。(5)天峻县生态系统服务中水资源供给为优势,净初级生产力为劣势。应注重地表植被保护,防止土地荒漠化扩大,将水资源供给与NPP的权衡负相关通过植被的保护,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转化为协同正相关;刚察县和共和县均以NPP供给功能为优势,水资源供给和土壤保持服务为劣势。应适度开发草场资源、开展旅游服务业活动,减少沿湖区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扩大。将土壤保持服务与NPP的权衡负相关通过植被覆盖度提升,转化为协同正相关;海晏县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和NPP服务均较低。应十分重视植被的保护和植被的恢复,加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增强沿湖区土壤保持服务的提升。将土壤保持服务与NPP的权衡负相关通过植被覆盖度提升,转化为协同正相关。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2](2021)在《2020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文中研究说明综 述2020年是青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擘画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美好蓝图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指导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关心重视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

吴恒飞[3](2021)在《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受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流域生态系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问题严重,受到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生态健康状况对维系地区生态平衡及促进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外界压力的干扰,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气候变化、人类干扰等问题使流域生态健康质量严重退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对了解其生态健康状况、促进流域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RS和GIS手段,通过获取遥感数据、气象数据、景观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包含人口密度、牲畜密度、年降水量、年均风速、SHDI、SHEI、生态弹性度、NPP、生态服务功能价值、CONTAG、破碎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水体密度和人均GDP共14项评价指标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青海湖流域2005年、2010年、2015年、2019年四期生态健康状况作出评价,得出2005-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5年青海湖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范围在0.317-0.656之间,平均指数为0.514,为健康等级。流域病态-很健康五种等级区域面积分别为55.04 km2、540.37 km2、5716.38 km2、16971.53 km2和1733.68 km2,其中亚健康-很健康等级区域总面积占总面积97.62%。空间上海晏县生态健康等级较低,以亚健康-不健康等级为主,其余三县生态健康等级较高,整体生态健康状况良好,功能较完善,受外界压力影响较小,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存在一定问题。(2)2010年流域生态健康指数在0.349-0.655,平均综合指数为0.532,处于健康等级。生态健康等级区域面积主要以亚健康-很健康为主,分别为7134.85km2、14342.25 km2和2744.36 km2,共占总面积96.82%。病态-不健康等级区域面积分别为2.5 km2和793.04 km2。空间上病态-亚健康等级区域集中分布在流域东北部海晏县;很健康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峻县东南,健康等级区域分布面积最广。2010年青海湖流域组织结构稳定,生态功能发挥正常,能够较好应对外界压力带来的影响,生态健康状况整体良好。(3)2015年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范围在0.347-0.680之间,平均综合健康指数为0.492,为亚健康水平。其中病态-不健康等级区域面积达1906.29 km2,占比7.62%;亚健康-很健康面积为23110.7 km2,占比92.38%,整体以亚健康-很健康区域为主。地域上病态、不健康区域集中分布在流域天峻县西北处;亚健康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峻县及海晏县;健康区域主要位于刚察县和共和县;很健康区域分布在流域东南部共和县,流域东南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优于西北部。(4)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得分范围为0.279-0.707,平均健康指数为0.476,其中亚健康区域面积最大,为12556.03 km2,占比50.19%,流域整体处于亚健康等级。空间上病态-不健康区域分布在海晏县北部及南部和刚察县西北部地区;亚健康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刚察县和天峻县;健康等级区域位于流域天峻、共和两县东南部地区;很健康主要分布在共和县。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状况整体恶化,其中刚察县、海晏县生态健康质量较差,天峻县生态健康水平居中,共和县生态环境质量最好。(5)2005-2019年青海湖流域生态健康平均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514、0.532、0.492和0.476,整体健康水平由健康转为亚健康。其中2005-2010年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呈小幅上升,流域生态环境有一定改善;2010-2019年流域健康指数逐年下降,流域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一定问题。地域上刚察县、共和县生态状况变化较为稳定,但刚察县环境质量相对下降;天峻县、海晏县生态状况变化复杂,总体呈略微降低趋势。

季雨桐[4](2021)在《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水和地下水是青海湖流域分布最广的自然水体,也是维系当地农牧发展以及生态用水必不可少的水源。河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能够反映流域水环境的特点和水质情况。沙柳河是刚察县境内的主要河流,也是青海湖的重要入湖河流,深入了解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对于评估刚察县自然水质和青海湖流域水环境可持续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青海湖沙柳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20年1、4~12月对青海湖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样品进行高密度采集并测试水化学阴阳离子含量等数据,对青海湖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的离子含量特征、水化学类型、离子来源和灌溉适宜性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掌握该流域河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了解该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水质情况,以期为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水质监测和水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青海湖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的p H平均值分别为7.58和7.33,电导率(EC)平均值分别为383.69μs·cm-1和541.16μs·cm-1。河水阳离子平均浓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Ca2+>Mg2+>Na+>K+>NH4+>Li+;阴离子平均浓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HCO3->SO42->Cl->NO3->NO2->F-。地下水阳离子平均浓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Ca2+>Mg2+>Na+>K+>NH4+>Li+;阴离子平均浓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HCO3->SO42->Cl->NO3->NO2->F-。河水和地下水的主要阳离子为Ca2+,主要阴离子为HCO3-;Piper图表明河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和HCO3-Ca型为主。(2)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不同月份水化学离子Ca2+、Mg2+、Na+、K+、HCO3-、SO42-、Cl-均为总溶解固体(TDS)的来源。受降水影响,流域6~8月河水中Ca2+和HCO3-离子浓度明显低于其它月份,其中6月最低。1、6~8月地下水中Ca2+和HCO3-离子浓度明显低于其余月份,其中6月最低。(3)Gibbs图显示岩石风化作用是影响青海湖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主要因素。河水和地下水的Piper图,离子相关性分析及(Ca2++Mg2+)/(Na++K+)和(Ca2++Mg2+)/HCO3-当量比说明河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性质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作用控制;河水和地下水的Mg2+/Ca2+、Na+/Ca2+和(Ca2++Mg2+)/(HCO3-+SO42-)当量比说明其水岩过程以方解石矿物溶解为主。(4)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中的Ca2+和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的溶解;Na+受离子交换作用影响,离子交换作用是影响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又一重要机制;氯碱指数(CAI)表明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中主要发生正向阳离子交换作用。(5)钠吸附比(SAR)、钠百分比(Na+%)、残余碳酸钠(RSC)和渗透系数(PI)四种水质指数法及USSL图和Wilcox图解法表明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具有很好的灌溉适宜性,水质优秀。

黄芳芳[5](2020)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指出构建学生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响应新时代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地理学科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诉求。“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的产物,主要包括学习者脑海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学生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其认知结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进行中学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其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来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其次,依据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敲定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和影响因素,点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是其认知结构构建的客观基础,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再次,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大区域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大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概念、效益、脆弱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与开发综合措施等知识的具体认知方法,构建形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从次,参考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在知识组块、知识网络、产生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要求,遵从其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教学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并改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和利用先行组织者等措施来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来实施整体性教学、重视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结构化教学、教给学生不同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变式练习优化认知结构的六大构建策略。最后,以教学实习为契机,将构建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检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调查和测查等,验证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策略应用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教学成效,得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有助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结论。

侯威[6](2020)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湖流域生态资源丰富,是我国水汽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还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又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影响着本流域,而且对周边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控制及调节作用。本文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沿布哈河和沙柳河两条主要河流条带的1:5万调查研究结果,研究地质与生态间的关系。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表现为:地壳运动-地形地貌塑造-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演变是一组相生相依的作用过程,地壳运动决定了区域尺度生态环境的缓慢演变与格局形成。在高原隆升-地形地貌塑造过程中,区域尺度高寒的气候特点与水气运移模式逐渐形成,共和运动-青海南山隆起使来自西北的水气受阻,造成了地区干湿情况差异显着。青海湖流域湿润适中,而南部的共和与茶卡盆地显的干旱异常。水土环境差异决定了青海湖流域相对共和-茶卡干盐盆半荒漠化盆地以及柴达木盆地戈壁荒漠化盆地迥异的高寒草甸草原-微咸水湖盆生态环境地区差异格局,受地貌影响青海湖流域西北部相对干旱,又进一步决定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地区与近代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在当前气候环境下,研究区每类植被类型都是基于不同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以及多年冻土等地质环境条件组合下形成的特征群落。在当期气候条件下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的面貌和格局,任意一个地质要素的变化又将引起植被的演替变化。对于陆地生态来说,荒漠化、沙漠化、植被盖度降低、土地覆被变化等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宏观表现,而组成陆地生态各类草地的逆向演替(退化)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过程与实质内容。人类活动与气候均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质环境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地质、气候与人类活动是驱动力,地下水与表土等水土环境变异是中间过程,外动力侵蚀在其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植被的演替和荒漠化是过程的末端。结合大量实地调查数据对流域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按照上述驱动力-水土环境变异-植被演替的过程方式将流域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分为12类,包括:气候-地表水变化/多年冻土变化-地下水下降-退化型2类、气候-包气带干燥-退化型1类、工程建设-地下水下降/地层土壤变异-退化型2类、放牧-风蚀-地层土壤变异-退化型1类、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下降-退化型1类、地壳抬升-地形切割变陡—外动力侵蚀-地层土壤变异-退化型1类以及相对静态的地质环境-地下水或地层土壤条件-退化型4类。

徐海鹏[7](2020)在《基于植被和土壤因子的青海湖流域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因能加剧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而被认为是有害生物之一。高原鼠兔呈镶嵌式分布特征,说明只有在生境适合度较高的地区存在致灾可能。虽然气候和地貌决定着高原鼠兔分布区的可能性,但是生境内植物和土壤因子决定了其是否真正分布。因此,确定决定高原鼠兔生存的植被和土壤因子,有助于判断那些区域是高原鼠兔潜在的致灾风险区。然而目前关于高原鼠兔与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因子关系的研究主要限于种群密度与植物群落和土壤因子关系的描述,并没有遴选出影响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键生境因子,这限制了采用关键生境因子模拟预测该地区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变化。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高原鼠兔是该地区常见的小型啮齿草食动物,被视为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以青海湖流域刚察县和共和县境内高寒草甸为对象,通过分析了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与植物群落和土壤性质的关联性,遴选出决定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键生境因子,并利用遴选的关键生境因子建立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预测模型,为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高原鼠兔的生态防控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他地区高原鼠兔栖息地风险评估提供借鉴。主要结果如下:1、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栖息地植物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禾草类植物生物量和优良牧草所占比例具有高度关联性。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增加,植物群落盖度、禾草类植物生物量和优良牧草比例在两个样点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刚察研究样点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从359个/hm2增加到1312个/hm2时先增加后降低,而共和研究样点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从137个/hm2增加至597个/hm2时表现为增加趋势。然而,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植物群落高度和非禾草类植物生物量在两个样点均无显着关联性。2、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土壤水分含量、水分储量、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具有高度关联性。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和水分储量在两个样点均呈降低趋势,刚察样点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和碳氮比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从359个/hm2增加到1312个/hm2时先增加后降低,土壤全氮则逐渐降低,共和研究样点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和碳氮比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从137个/hm2增加到597个/hm2时表现为增加趋势,土壤全氮则先增加后降低。然而刚察样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关系不显着,与土壤酸碱度呈现显着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共和样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土壤容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孔隙度呈现显着线性负相关关系,与土壤酸碱度无显着相关关系。3、发现植物群落盖度、Patrick丰富度指数、土壤全氮和土壤碳氮比是影响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高原鼠兔栖息地其种群密度的关键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和最小数据组分析结果表明,当单个样点单独分析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因子在刚察和共和研究样点不具有共性特征,其中刚察研究样点影响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键生境因子主要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酸碱度,而共和研究样点影响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键生境因子主要是植物群落盖度、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容重、全氮和碳氮比。当两个样点综合分析时,影响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键生境因子主要是植物群落盖度、Patrick丰富度指数、土壤全氮和碳氮比。4、利用遴选的关键生境因子建立了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高原鼠兔栖息地其潜在种群密度的预测模型。采用两个地点综合分析时遴选的关键生境因子建立模型时,Patrick丰富度指数因模型选择时而被去除,最终采用植物群落盖度、土壤全氮和土壤碳氮比建立了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高原鼠兔种群密度(X)的预测模型:X=-88.613 Cover-191.144 TN-19.494 C/N+9777.88(R2=0.837),其中X表示高原鼠兔种群密度,Cover表示植物群落盖度,TN表示土壤全氮含量,C/N表示土壤碳氮比,为判别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是否存在高原鼠兔致灾风险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了借鉴。

才仁卓玛[8](2016)在《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文中提出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湿地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日益频繁,湿地区域正面临着众多的人为干扰因素,盲目的开发滥用湿地资源,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威胁,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生态功能弱化,有些湿地区域甚至出现退化现象。我国现有577个自然保护区,468个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丰富;而青海省作为全国湿地大省,其湿地面积以814.36万公顷(2014年)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其中,湖泊湿地面积占全国的14.75%1。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青海湖湿地以其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青海湖湿地为中心,采用考察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实地调查研究,对位于青海湖湿地核心区的小泊湖湿地保护站和黑马河乡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方法,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制作图表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的数据信息,着眼于了解和掌握青海湖湿地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分析湿地面积、湿地动植物资源,包括湿地主体湖泊面积、入湖河流的干涸情况及其湖滨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情况,以及小泊湖普氏原羚、黑马河裸鲤(湟鱼)生存状况;分析各环境资源间的整体联动关系,主要是“水-鱼—鸟”的关系;环湖地带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当地人口分布、变化情况和人们对草原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考虑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对青海湖湿地保护的影响;另外,还讨论了藏传佛教信徒的宗教活动对青海湖环境的影响,包括祭湖活动、经幡的使用、宗教放生仪式等。旨在指出青海湖湿地的生态系统特征及保护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分析环境保护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述主要国家对本国湿地资源的立法保护和管理制度以及我国对湿地资源法律保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我国现有湿地保护立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分析并提出以应对青海湖湿地现状和面临的威胁所应采取的法律对策,并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点予以补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青海省地方有关湿地保护立法内容,2013年9月1日颁布的《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对标志着青海省的整体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步入有法可依的完善阶段;特别是《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完善建议和《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条例》的补充意见,使地方湿地建设更为规范化。

刘宝康[9](2016)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草地与湖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青海湖流域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整个流域位于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过渡地带。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和脆弱,生态地位非常突出。近10多年来,流域生态环境有所改观,青海湖面积更是出现15年的连续增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以草地和湖泊为主的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好转,这些变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海湖流域55年(19612015)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的分析,结合草地和湖泊的地面观测资料,深入研究了青海湖流域草地植被物候期的动态变化,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流域14年(20022015)遥感监测草地地上生物量、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然后对青海湖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研究,并运用多源卫星资料,分析了青海湖水位、面积及湖岸线的变化特征,并对青海湖流域草地和湖泊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青海湖流域草地和湖泊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研究的重点及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展望。主要结论如下:1)55年来(19612015),青海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温、最低温均呈升高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和年最高气温呈显着性升高,夏季最高温与秋季最低温呈显着升高;年降水和四季降水均呈增大趋势,但春季降水增加不显着。四季降水年际增速从小到大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流域春季、夏季、秋季降水均呈显着增大趋势,但冬季无明显变化;年日照时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17h/10a;年平均风速呈显着减小趋势,减小速度为0.14m/s/10a,四季平均风速均呈显着减小趋势。2)青海湖东岸的海晏牧草返青期明显早于流域北部的刚察和西北方向的天峻,海晏牧草返青期呈提前趋势,刚察和天峻的返青期均呈现推迟趋势;海晏站的牧草黄枯期基本持平,刚察和天峻呈推迟趋势;刚察和天峻的牧草生长天数缩短,海晏生长天数延长;青海湖流域草地植被长势呈现好转趋势;草地地上生物量地面观测和遥感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青海湖流域草地生物量等级以30006000kg/hm2为主;遥感监测结果分析表明,14年(20022015)来青海湖流域低覆盖度草地面积缓慢减小,中覆盖度草地快速增大,而高覆盖度草地呈现波动式增加;草地生物量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草地生物量与气温成正相关关系,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温度满足生长需要的情况下,降水能很好的促进生物量的增加;利用滑动平均法评价草地退化情况的结果表明,2009年之后,草地退化的趋势得到抑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海晏沙丘高度和水平移动距离均呈增大趋势,且沙丘水平移动距离比高度增大趋势更为显着。3)57年(19592015)来,青海湖水位年际变化呈显着下降趋势(R2=-0.7572,P<0.01),水位下降速度为0.52m/10a,各月水位的年际变化均与年水位的变化趋势相似,且1-5月的水位年际变化不明显,6-12月的水位年际变化趋势显着;青海湖水位的升降与降水和入湖径流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且与入湖径流的相关性大于降水,气温和蒸发并非水位变化的关键因素。4)过去50年(19572010),青海湖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水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12015年期间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湖泊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自2005年开始,青海湖面积和同期水位均呈现显着增大趋势。丰水期较枯水期水体面积增大趋势更为显着;环境减灾卫星能更加精细化的反映青海湖面积及湖岸线的月际和季节变化,利用TM和环境减灾卫星对湖岸线的遥感监测表明,过去50年青海湖湖岸线变化南北差异很大。青海湖西北部的石乃亥—海瑟皮、泉吉河—沙柳河入湖口以及沙岛湖—海晏湾附近,湖岸线退缩最为明显。5)青海湖流域草地和湖泊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藕合关系,但也存在差异;造成青海湖水位下降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人为因素虽对流域草地和青海湖水位有影响,但并不是造成青海湖升降的主导因素。

展秀丽,严平,谭遵泉[10](2015)在《基于GIS技术的青海湖流域综合整治类型区划分及整治方向》文中研究表明根据青海湖流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特征,以2009年青海湖流域植被分布图为底图,结合DEM高程数据、青海湖流域草场类型图以及青海湖流域行政区划图,综合考虑青海湖流域海拔、植被分布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采用ArcGIS软件对青海湖流域进行3级划分,在分区的基础上提出各类型区生态与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与方向,提出各类型区综合治理土地沙漠化、湿地萎缩和草地退化等生态与环境问题的途径与对策。

二、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区域环境背景
    1.2 生态系统服务综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1.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
    1.3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关键科学问题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研究目标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植被
        2.2.5 土壤
    2.3 社会概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人口与民族
第三章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3.1 数据及方法
        3.1.1 数据及预处理
        3.1.2 研究方法
    3.2 青海湖流域气候因素的时空变化
        3.2.1 ANUSPLIN空间插值精度验证
        3.2.2 青海湖流域气温变化趋势及空间格局
        3.2.3 青海湖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及空间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4.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1.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2 青海湖流域景观类型结构变化
    4.3 青海湖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4.3.1 确定最佳景观粒度
        4.3.2 景观格局时间变化
        4.3.3 景观格局空间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
    5.1 构建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及物质量核算体系
    5.2 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
        5.2.1 数据方法及模型验证
        5.2.2 水资源供给服务时空分布
    5.3 调节服务(土壤保持功能)
        5.3.1 数据、方法及模型验证
        5.3.2 土壤保持量时空分布
    5.4 支持服务(净初级生产力)
        5.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4.2 研究方法及模型验证
        5.4.3 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
    5.5 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温、降水与景观指数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1.1 相关性分析
    6.2 生态系统服务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6.2.1 水资源供给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6.2.2 土壤保持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6.2.3 净初级生产力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6.3 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6.3.1 水资源供给服务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6.3.2 土壤保持服务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6.3.3 净初级生产力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海湖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对策
    7.1 天峻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7.2 刚察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7.3 海晏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7.4 共和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3)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1.3.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1.3.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特征
        2.2.4 土壤与生物
    2.3 社会经济状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经济发展
        2.3.3 人口与民族
第三章 数据信息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遥感影像数据
        3.2.2 气象数据
        3.2.3 景观数据
        3.2.4 社会统计数据
第四章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4.2.2 成对比较矩阵模型构建及检验
        4.2.3 评价指标权重最终确定
第五章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分析
    5.1 评价指标分析
        5.1.1 压力评价指标分析
        5.1.2 状态评价指标分析
        5.1.3 响应评价指标分析
    5.2 评价指标标准化
    5.3 流域生态健康等级划分
第六章 青海湖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1 2005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1.1 2005 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
        6.1.2 2005年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6.2 2010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2.1 2010 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
        6.2.2 2010年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6.3 2015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3.1 2015 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
        6.3.2 2015年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6.4 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6.4.1 2019 年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
        6.4.2 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6.5 2005-2019年流域生态健康发展变化特征
    6.6 青海湖流域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1.2.2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1.2.3 青藏高原地区水化学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测定
        2.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沙柳河流域河水水化学特征
    3.1 河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水化学类型
        3.1.1 河水水化学主要组成特征
        3.1.2 河水水化学类型
    3.2 河水水化学组成时空分布特征
        3.2.1 河水水化学离子时空分布特征
        3.2.2 河水水化学阳离子吸附作用强弱变化
    3.3 河水水化学离子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3.3.1 河水水化学离子来源
        3.3.2 河水水化学离子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沙柳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1 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水化学类型
        4.1.1 地下水水化学主要组成特征
        4.1.2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4.2 地下水水化学组成时空分布特征
        4.2.1 地下水水化学离子时空分布特征
        4.2.2 地下水水化学阳离子吸附作用强弱变化
    4.3 地下水水化学离子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4.3.1 地下水水化学离子来源
        4.3.2 地下水水化学离子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河水和地下水水质评价
    5.1 河水水质评价
        5.1.1 水质指数法评价河水水质
        5.1.2 Wilcox和 USSL图评价河水灌溉适宜性
    5.2 地下水水质评价
        5.2.1 水质指数法评价地下水水质
        5.2.2 Wilcox和 USSL图评价地下水灌溉适宜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实现区域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形成关注环境的地理学科思想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认知结构相关的研究进展
        二、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进展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第二节 基本内涵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特征
    第三节 构建机制
        一、同化:运用认知结构整合新知识
        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知识
        三、平衡: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
    第四节 影响因素
        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二、“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知识结构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水土流失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水土流失整体知识结构
    第二节 区域荒漠化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荒漠化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荒漠化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荒漠化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荒漠化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节 区域森林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森林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森林资源的整体知识结构
    第四节 区域湿地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湿地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湿地资源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
    第一节 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
        一、充分的相关知识和知识组块
        二、具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三、具有灵活稳定的产生式
        四、具有发散灵活的思维方式
        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知识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一般过程
        一、掌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二、了解学生情况,充当构建基础
        三、引发认知冲突,实施结构教学
        四、组织练习迁移,引导主动回忆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结构性原则
        三、问题性原则
        四、个体性原则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三、实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整体性教学
        四、重视“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结构化教学
        五、教会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六、优化“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第四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步骤
    第二节 实验过程
        一、教学实践过程
        二、知识测查过程
    第三节 实验分析
        一、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分析
        二、基于课堂表现、学习材料和课后评价的分析
        三、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分析
    第四节 实验总结
        一、提高了师生对于认知结构的了解和重视
        二、认知结构助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成绩
        三、运用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生态地质研究现状
        1.2.2 青海湖流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2.2 地形地貌
        2.2.1 区域地貌基本特征
        2.2.2 地貌类型及分布
    2.3 气象水文
        2.3.1 气象
        2.3.2 水系
    2.4 区域地质
        2.4.1 地层
        2.4.2 构造
    2.5 生态系统与植被类型
        2.5.1 生态系统
        2.5.2 植被
3 不同生态类型的地质环境条件
    3.1 高寒荒漠
        3.1.1 红景天+地梅型草地
        3.1.2 红景天+高山嵩草型草地
    3.2 沼泽化高寒草甸
        3.2.1 准原生高寒沼泽草甸
        3.2.2 退化高寒沼泽化草甸
    3.3 典型高寒草甸
        3.3.1 准原生典型高寒草甸
        3.3.2 演替和退化型典型高寒草甸
    3.4 高寒草原化草甸
        3.4.1 布哈河段
        3.4.2 沙柳河段
        3.4.3 倒淌河段
    3.5 山地灌丛草甸
    3.6 高寒草原
        3.6.1 布哈河段
        3.6.2 沙柳河段
    3.7 温性草原
        3.7.1 芨芨草草原
        3.7.2 克氏针茅、疏花针茅草原
        3.7.3 低地盐渍化草原
        3.7.4 温性荒漠草原
    3.8 灌丛
        3.8.1 高寒灌丛
        3.8.2 河谷灌丛
        3.8.3 沙地灌丛
4 生态地质演化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4.1 生态地质演化
        4.1.1 区域空间与地质时间尺度
        4.1.2 近代时间尺度
    4.2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4.2.1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内涵
        4.2.2 荒漠化与沙漠化的特点
        4.2.3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重要作用-外动力侵蚀作用
        4.2.4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关键过程:驱动力-地质环境要素变异-植被退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基于植被和土壤因子的青海湖流域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高原鼠兔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1.2.2 高原鼠兔栖息地的选择及影响因子
        1.2.3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栖息地要素的关系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植被和土壤类型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技术路线
        2.2.2 样地选取与设置
        2.2.3 野外调查与取样
        2.2.4 土壤养分分析
    2.3 指标的计算
    2.4 关键生境因子遴选与模型构建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1.1 植物群落盖度和高度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1.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1.3 植物功能群生物量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1.4 草地放牧质量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2 栖息地土壤性状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2.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2.2 土壤酸碱度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2.3 土壤水分含量和水分储量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2.4 土壤有机质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2.5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3.3 影响高原鼠兔栖息地其种群密度生境因子的筛选和确定
        3.3.1 影响高原鼠兔栖息地其种群密度生境因子的筛选
        3.3.2 影响高原鼠兔栖息地其种群密度生境因子的确定
    3.4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3.4.1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栖息地各关键生境因子关系模型的建立
        3.4.2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栖息地各关键生境因子关系模型的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4.2 栖息地土壤性状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
    4.3 影响高原鼠兔栖息地种群密度的关键生境因子
    4.4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预测模型的优缺点
第五章 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概况
    1.1 湿地的概念与功能
        1.1.1《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1.1.2 国内外学界对湿地的认识
        1.1.3 湿地的功能
    1.2 我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
        1.2.1 湿地资源概况
        1.2.2 湿地保护现状
第二章 国内外湿地资源保护的立法考察
    2.1 国外湿地资源保护立法考察
    2.2 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立法现状分析
        2.2.1 全国性立法保护
        2.2.2 地方性立法保护
第三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青海湖湿地面积变化
        3.1.1 水域面积及其变化情况
        3.1.2 沙化面积及其变化情况
    3.2 青海湖湿地动植物资源调查
        3.2.1 关键物种的生存现状
        3.2.1.1 黑马河湟鱼生存现状
        3.2.1.2 黑马河湟鱼资源保护
        3.2.1.3 保护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3.2.2 其他资源的现状考察
    3.3 人口分布及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3.3.1 当地牧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3.3.1.1 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3.3.1.2 青海湖周边环境问题
        3.3.1.3 环保知识与行动
        3.3.1.4 环湖垃圾处理情况调查
        3.3.1.5 宗教活动与青海湖环境
        3.3.1.6 环湖地区环保设施与环保成效
        3.3.1.7 环湖地区牧民生存状况与环境保护
        3.3.2 流动人口和游客与青海湖资源保护
        3.3.2.1 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3.3.2.2 青海湖旅游内容
        3.3.2.3 游客对青海湖环境的影响
        3.3.2.4 游客对湟鱼的食用和知晓情况
        3.3.2.5 游客在青海湖景区的经济支出
        3.3.2.6 游客对青海湖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对策
    4.1 关于湿地保护的全国性立法完善
        4.1.1 关于湿地保护工作的权责
        4.1.2 关于湿地的权属
        4.1.3 关于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
    4.2 青海湖湿地保护的地方立法
        4.2.1《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完善建议
        4.2.1.1 现行《条例》的缺陷与不足
        4.2.1.2《条例》的完善思路与建议
        4.2.2《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补充
    4.3 青海湖少数民族习惯法与青海湖湿地保护
        4.3.1 生态优先和环境优先
        4.3.2 藏族习惯法的吸收和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青海湖生态状况及相关环境问题的调查问卷(藏汉双语)
附录二 关于青海湖生态旅游调查问卷(藏汉双语)
附录三 访谈提纲
致谢

(9)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草地与湖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2 国内外气候变化与草地和湖泊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草地植被监测研究进展
        1.2.3 湖泊遥感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与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处理方法
    2.3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
        2.3.1 气温变化
        2.3.2 降水变化
        2.3.3 日照时数变化
        2.3.4 风速变化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青海湖流域草地植被变化特征
    3.1 资料来源及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数据处理方法
    3.2 青海湖流域草地植被物侯期变化
        3.2.1 牧草返青期动态
        3.2.2 牧草黄枯期动态
        3.2.3 牧草生长天数变化
    3.3 青海湖流域草地植被长势遥感监测
        3.3.1 草地植被长势年际变化
        3.3.2 草地植被长势年内变化
    3.4 草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
        3.4.1 地面观测的草地生物量变化
        3.4.2 草地生物量时空变化
    3.5 青海湖流域草地盖度遥感监测
        3.5.1 地面观测的草地覆盖度变化
        3.5.2 草地覆盖度遥感监测动态
    3.6 草地生物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3.6.1 草地生物量与气温的关系
        3.6.2 草地生物量与降水因子的关系
    3.7 草地退化及沙化评价
    3.8 青海湖东岸沙丘变化特征
    3.9 讨论
    3.10 小结
第四章 青海湖流域水体时空变化特征
    4.1 资料来源与方法
        4.1.1 资料来源
        4.1.2 处理方法
    4.2 青海湖水位动态变化
        4.2.1 青海湖水位年际动态
        4.2.2 青海湖水位月际变化
        4.2.3 青海湖水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3 近50年来青海湖面积变化特征
        4.3.1 近50年来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
        4.3.2 近15年来青海湖枯水期和丰水期面积的年际变化
        4.3.3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青海湖面积季节及月际变化
        4.3.4 青海湖面积季节变化
        4.3.5 青海湖面积月际变化
    4.4 湖岸线变化
        4.4.1 近50年青海湖湖岸线变化
        4.4.2 2008~2011年青海湖湖岸线年际变化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青海湖流域草地与湖泊的关系及其驱动力因素
    5.1 青海湖流域草地与湖泊的关系
    5.2 草地和湖泊驱动力因素
        5.2.1 自然因素
        5.2.2 人为因素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GIS技术的青海湖流域综合整治类型区划分及整治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研究方法及研究区基本特征
    1.1研究方法
    1.2研究区基本特征
2各类型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治方向
3环湖重点类型区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4结论与建议

四、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韩艳莉.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2020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N].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青海日报, 2021
  • [3]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吴恒飞.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4]沙柳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研究[D]. 季雨桐.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5]“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D]. 黄芳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D]. 侯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基于植被和土壤因子的青海湖流域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预测模型研究[D]. 徐海鹏. 兰州大学, 2020(12)
  • [8]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D]. 才仁卓玛. 兰州大学, 2016(11)
  • [9]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草地与湖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刘宝康. 兰州大学, 2016(11)
  • [10]基于GIS技术的青海湖流域综合整治类型区划分及整治方向[J]. 展秀丽,严平,谭遵泉. 地理科学, 2015(01)

标签:;  ;  ;  ;  ;  

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