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控制股东、治理环境与公司技术效率 ——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终极控制股东、治理环境与公司技术效率 ——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是少数控制股东掠夺小股东利益。本文以38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在2004-2006年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基于DEA方法的技术效率作为公司绩效的衡量,对终极控制股东的代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DEA方法,本文首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估,发现公司技术效率整体表现一般并趋于发散,在地域上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不同所有制公司技术效率亦存在差异。对383家样本公司的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较高,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明显分离。基于面板数据的回归技术,本文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水平和公司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现金流权则存在显著的正激励效应。同时,本文发现,不同类型的终极控制股东有着不同的代理成本特征。相比私人控制股东,国有控制股东更有可能利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来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代理成本更大,其中又以地方国有控制股东为甚。另外,本文发现,外部治理环境对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代理成本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地方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
  • 1.3 创新与特色
  • 1.4 结构安排
  • 2.文献回顾
  • 2.1 所有权集中与终极控制股东
  • 2.2 终极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
  • 2.3 终极控制股东的代理成本
  • 2.4 公司治理与公司技术效率
  • 2.5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现状
  • 2.6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3.制度背景
  • 3.1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 3.1.1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
  • 3.1.2 股票发行制度
  • 3.1.3 改制上市与公司股权设置
  •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
  • 4.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
  • 4.2 终极控制股东的类型与代理成本
  • 4.2.1 终极控制股东类型的界定
  • 4.2.2 不同类型终极控制股东的代理成本分析
  • 4.3 市场化进程、终极控制股东与代理成本
  • 5.实证研究设计
  • 5.1 公司绩效的衡量
  • 5.2 样本选择
  • 5.3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3.1 评价技术效率的投入与产出变量
  • 5.3.2 回归模型的变量界定和说明
  • 5.3.3 数据来源
  • 6.实证检验
  • 6.1 基于DEA的公司技术效率表现
  • 6.1.1 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总体表现
  • 6.1.2 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分行业比较
  • 6.1.3 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分地区比较
  • 6.2 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技术效率
  • 6.2.1 回归模型
  • 6.2.2 描述性统计
  • 6.2.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6.3 终极控制股东类型与公司技术效率
  • 6.3.1 回归模型
  • 6.3.2 描述性统计
  • 6.3.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6.4 治理环境对终极控制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
  • 6.4.1 回归模型
  • 6.4.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6.4.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司治理环境、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与现金持有量价值——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05)
    • [2].治理环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及现金持有量——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01)
    • [3].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企业资本配置决策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0(06)
    • [4].产权性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J]. 财会通讯 2013(15)
    • [5].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财务杠杆与企业投资行为[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11)
    • [6].金字塔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关联担保——基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04)
    • [7].市场化进程、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和盈余管理[J]. 新会计 2011(01)
    • [8].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投资影响研究——基于制造类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财会通讯 2011(02)
    • [9].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资本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J]. 商业时代 2010(29)
    • [10].浅谈K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的影响[J]. 商讯 2020(12)
    • [11].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资本结构——一项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会计研究 2008(03)
    • [12].并购失败原因研究——基于终极控股股东利益攫取的视角[J]. 证券市场导报 2014(11)
    • [13].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与债务期限结构选择[J]. 科技和产业 2010(01)
    • [14].控制权、现金流权及其分离度对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证检验[J]. 财会通讯 2014(05)
    • [15].终极控制、公司治理与地方国有公司过度投资[J]. 科研管理 2011(08)
    • [16].产权性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与企业投资行为[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11)
    • [17].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技术创新投资——基于实物期权的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2008(04)
    • [18].现金流权偏离、专利数量与IPO抑价[J]. 管理评论 2020(06)
    • [19].终极产权与公司价值——对中国上市公司激励与壁垒效应的实证检验[J]. 华东经济管理 2009(01)
    • [20].终极控制权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9)
    • [21].基于终极控制权视角下的股权结构统计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04)
    • [22].终极控制人性质、两权分离与多元化经营[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3].终极控制人特征、代理成本与公司价值[J]. 经济视角(下) 2009(12)
    • [24].对控制权收益实质与大股东侵害机制的探讨[J]. 江淮论坛 2008(04)
    • [25].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股权特征的经验研究[J]. 财政研究 2010(03)
    • [26].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现金持有量价值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08(01)
    • [27].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冲突、公司治理对非效率投资的交互影响[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9(02)
    • [28].基于激励与侵占双重效应的大股东控制治理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6(12)
    • [29].金字塔结构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1(04)
    • [30].企业特征、股权结构与外部环境制约: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例证[J]. 改革 2013(04)

    标签:;  ;  ;  ;  

    终极控制股东、治理环境与公司技术效率 ——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