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民族优化的思考 ——论潘光旦的民族优生思想

中国现代民族优化的思考 ——论潘光旦的民族优生思想

论文摘要

潘光旦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优生学家,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他就致力于优生学的研究与传播,希望通过优生知识的应用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爬梳了先生的各种优生学著作,力图完整再现潘先生民族优生思想的全貌。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多个角度探究了民族优生思想的渊源;第二部分,以婚姻家庭为中心归纳了民族优生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通过其对民族优生的研究与宣传,来透视民族优生思想的社会影响;第四部分,对民族优生思想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与探讨。本文认为,潘光旦将社会学与生物学相结合,把个人优生上升到民族优生,提出了“优生强种”的主张。并且他立足传统,贯通中西,用西方的优生学理论,诠释中国的婚姻、家庭、生育及性道德,形成了“新母教”、“对民族行大孝”等观点,在学界成一家之言。为宣传民族优生,他首设优生学课程、最早创办优生刊物、著书立说、奔走呼号,在社会上形成很大影响。但由于缺乏同调与追随者,成为了中国近代社会史上独具特色的生物社会学派。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潘光旦在中国社会发展特殊时期的民族优生思想,来补充现代社会优生实践中对民族意义强调的不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潘光旦民族优生思想溯源
  • (一) 求学生涯
  • 1、家庭熏陶
  • 2、求学清华
  • 3、留学美国
  • (二) 寻求民族复兴之路
  • 1、民族复兴话语
  • 2、民族优生之路
  • 二、潘光旦民族优生思想的内容
  • (一) 优生原理
  • 1、性与养
  • 2、本性难移
  • 3、流品的不齐
  • 4、自然选择
  • 5、人文选择
  • (二) 婚姻家庭与民族优生
  • 1、对民族行其大孝
  • 2、折中家制
  • 3、新母教
  • 4、生育节制
  • 5、优生——性道德的最大标准
  • 三、潘光旦民族优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 (一) 民族优生思想的传播
  • 1、译著
  • 2、宣传优生思想的刊物
  • 3、首设优生学课程
  • 4、学术演讲
  • (二) 民族优生思想的遭际
  • 1、在学术界的影响
  • 2、被冷落的救国思想
  • 四、对潘光旦民族优生思想的评价
  • (一)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派
  • (二)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优生之道
  • (三) "未完成"的思想
  • (四) 民族优生再思考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进化论视域下的优生学如何接受伦理的考量[J]. 学理论 2017(10)
    • [2].社会优生学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11)
    • [3].传统医学中有哪些优生观点?[J]. 婚育与健康 2009(15)
    • [4].对优生学和优生实践的批判性分析[J]. 医学与哲学 2019(01)
    • [5].优生受孕避开六个不利因素[J]. 科学大观园 2010(13)
    • [6].鲁迅与优生学[J]. 鲁迅研究月刊 2008(06)
    • [7].医学遗传与优生学课中“分子生物学”部分的教学设计[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09)
    • [8].从基因编辑婴儿看基因优生学的伦理辩护与疑虑[J]. 医学与哲学 2019(07)
    • [9].高职助产专业医学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10)
    • [10].《遗传与优生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 科技资讯 2015(24)
    • [11].遗传与优生学教学中的案例教法的应用探讨[J]. 生物技术世界 2013(02)
    • [12].浅析优生学理论的当代适应性[J]. 旅行医学科学 2010(02)
    • [13].构建适应中职医学专业遗传与优生学基础课程体系[J]. 中华少年 2016(26)
    • [14].构建适应中职医学专业遗传与优生学基础课程体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5)
    • [15].开设人类遗传与优生学公选课的思考[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6].在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 考试周刊 2012(45)
    • [17].医学高职高专《优生学》课程改革初探[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9(03)
    • [18].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9)
    • [19].探究愉快教学法在遗传与优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2(03)
    • [20].从成人疾病胎源说看中医药优生学的现代价值与发展前景[J]. 江苏中医药 2009(03)
    • [21].有理由支持基因改进吗?[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5)
    • [22].浅析情感互动与遗传与优生学教学[J]. 科技信息 2013(09)
    • [23].“优生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10)
    • [24].优生学的波折史话[J]. 科学教育 2008(06)
    • [25].农村医学专业《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0)
    • [26].《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教材在我校适用性的调查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14(20)
    • [27].自由优生学真的“自由”吗?[J]. 南京社会科学 2020(09)
    • [28].优生学技能培训在产科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02)
    • [29].优生学的梦魇[J]. 大众心理学 2018(04)
    • [30].20世纪上半叶美国优生运动的历史轨迹[J]. 医学与哲学(A) 2014(07)

    标签:;  ;  ;  ;  ;  ;  

    中国现代民族优化的思考 ——论潘光旦的民族优生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