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及物性系统的定义:以意义为中心的模式

对及物性系统的定义:以意义为中心的模式

论文摘要

及物性是理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从各自的理论基础出发,对及物性这一命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早期的及物性研究在及物性的界定层次上模糊不清,对及物性的研究多以核心动词后的宾语形态来界定动词或者句子的及物性。在处理语境依赖型小句时,这种研究模式陷入了形式标准和语义标准的模糊之中,缺乏清晰的界定标准。本文坚持以意义为中心的研究模式,从及物性产生的经验基础入手,提出及物性是将人类经验解构为一系列可操作和可识解过程的概念-语义结构。基于彭(2006)提出的及物性系统新模式,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将“经验域”与“过程类型”进行分离,从作为和关系两种识解方式对及物性概念系统进行尝试性的重建。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相关原理,依据人类经验的划分模式,提出了及物性经验基础的三元说,即在物质和心理两类经验之外,增加了社会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及物性对人类经验描写的完整性。依据彭(2006)的双层加工模式和及物性经验的三元说,尝试性地建构了及物性系统的新框架矩阵,将及物性分解为物质-作为,物质-关系,心理-作为,心理-关系,社会-作为和社会关系六种不同的过程类型。在具体的过程解释时,本文借鉴了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加迪夫学派的双重标注方式,不仅提出了各种过程的原型小句,并且对各种过程小句进行了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的双重标注。通过对各流派及物性理论的梳理和及物性新模式的探讨,本研究试图进一步丰富及物性的理论系统的元研究,从而使及物性对人类经验的描写更加完整。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对新模式中各及物性过程小句的细化和分类,此方面的研究将在大量语篇分析的实例中得到进一步的建构和完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 1.1 The Meaning-focus Motivation
  • 1.2 Aims and Scope
  • 1.3 Overview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Researches before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 2.1.1 Lyons and Chomsky
  • 2.1.2 Fillmore
  • 2.1.3 Hopper and Thompson
  • 2.2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Approach
  • 2.3 Cognitive Grammar Approach
  • Chapter 3 Problems and Merit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 3.1 The Problems of Previous Study
  • 3.1.1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Researches
  • 3.1.2 Problems of Halliday’s Mode
  • 3.1.2.1 Meteorological process
  • 3.1.2.2 Material and Mental Process
  • 3.1.2.3 Relational Process
  • 3.1.2.4 Other Processes
  • 3.2 The Merits of Previous Study
  • Chapter 4 Reconstruction of the New Model
  • 4.1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Transitivity
  • 4.2 Reconstruction of Transitivity
  • 4.2.1 Introduction
  • 4.2.2 Material-Operational Process Configuration
  • 4.2.3 Material-relational Process Configuration
  • 4.2.4 Social-operational Process Configuration
  • 4.2.5 Social-relational Process Configuration
  • 4.2.6 Mental-operational Process Configuration
  • 4.2.7 Mental-relational Process Configuration
  • 4.3 Summary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Future Work
  • Bibliography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设计的物性、人性和神性——兼论中国设计思想的特性[J]. 学术研究 2020(01)
    • [2].物性结构与临泉方言饮食类名词建构[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3].俄语形容词的及物性[J]. 林区教学 2015(12)
    • [4].致使移动构式及物性的认知转喻研究[J]. 外国语文 2013(05)
    • [5].及物性视角下的《不睡觉世界冠军》文本赏析[J]. 科技资讯 2019(25)
    • [6].物性解释在泌阳凹陷毕店多物源沉积交汇区的应用[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04)
    • [7].假发审美物性及其评价[J]. 服装学报 2017(04)
    • [8].“中国梦”及物性建构研究[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4)
    • [9].汉语归附小句在翻译中的及物性转换[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02)
    • [10].也谈日语的及物性——与王欣先生商榷[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03)
    • [11].物性与对新闻语篇的话语分析[J]. 大视野 2008(07)
    • [12].语言及物性的构式研究[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3)
    • [13].从系统功能及物性角度分析中共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07)
    • [14].原型及物性小句的定义问题[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5].从原型理论看英语及物性的分类[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1)
    • [16].从及物性看Scarborough Fair歌词的翻译[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17].《艺术与物性》对剧场性的批判[J]. 当代美术家 2015(05)
    • [18].低渗储层物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 石化技术 2017(04)
    • [19].感觉物性对产品设计的影响:以水杯设计为例[J]. 设计 2016(11)
    • [20].及物性理论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解读[J]. 长沙大学学报 2016(04)
    • [21].从及物性过程理论角度分析《菊花台》歌词[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01)
    • [22].及物性隐喻与英语动词隐喻否定的理解和翻译[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11)
    • [23].“过”“回”的汉英及物性对比分析[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5)
    • [24].国内及物性语篇分析的语料选取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5].基团贡献法物性估算中分子结构自动拆解的多解问题[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2(06)
    • [26].汉语作格结构的及物性和主观性[J]. 兰州学刊 2011(07)
    • [27].及物性与语言的主观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0)
    • [28].及物性理论对英汉翻译中转译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12)
    • [29].及物性的学理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 [30].乳酪对面包物性及品质的影响[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7(06)

    标签:;  ;  ;  ;  

    对及物性系统的定义:以意义为中心的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